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回首2005年,"矿难频发"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5年1月1日至12月18日,全国煤矿发生事故67起、死亡2671人,同此增加19起、1141人.矿难触目惊心,却又逐渐麻木着神经.这并非人性的冷漠,实在是频繁的矿难报道已经令人有点"审丑疲劳"了,人们对矿难已经说得太多,几乎无话可说,也不想再说了.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05,(3):7-7
浙江宁波读者凌义斌:本期“图文写真”栏目《“10.20”河南大平矿难》一文中,148条生命的逝去让我们又一次痛彻心扉。矿难、矿难、又是矿难!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有必要说:“珍惜生命,关爱矿工”。“10.20”大平矿难又一次以血的代价提醒人们,煤矿生产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爱惜矿工的生命,让每一个矿工都能平安下井,都能平安回家。编辑:“年关、年关,过年如过关”。对于那些特殊处境的人来说年关是道难过的鬼门关。今年这个“年”,成为矿难家属的鬼门关!郑煤…  相似文献   

3.
近年矿难频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每次事故发生后,政府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要求相关企业、行业普遍“整改”,严格进行安全大检查,甚至停产整顿、排查事故隐患。然而,时隔不久,甚至政府指示的余音未消,一起起矿难仍接二连三发生。严酷的事实说明,“矿难”已非“偶然”,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探讨导致悲剧的原因: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设备隐患未能及日寸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了事故,说明人的素质低下是不安全行为的根源;又如设备、技术落后自然也是矿难频发不能忽视的因素;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政绩”,甚至由于与煤矿有直接的利益关联而  相似文献   

4.
孙家湾煤矿"2·14"特大矿难现场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发生在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的矿难阴影尚未退去,2005年大年初六,214人罹难的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2.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再次给沉浸在春节喜庆氛围中的人们蒙上了沉重的阴影。2005年1月1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消灭百人以上死亡的特别重大的恶性事故”的要求音犹在耳,然而事故还是在会议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猝然而至,从而为200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拉开了艰辛的帷幕。事故发生后,我们赶到了事故现场。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7日15时左右,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井下发生重大爆炸事故。经抢险指挥部进一步核实,共有110人安全升井,74人死亡,32人下落不明。据了解,事故原因被初步认定为瓦斯爆炸。这样的矿难新闻,读者恐怕早已熟悉。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多少人伤亡,多少人下落不明,什么官员“亲赴现场”,谁“高度重视”之类,几乎已经成为矿难报道的固定模式。鉴定矿难事故频发,作为一个读者,想提几点建议:一、不要再用“又”、“再”之类模糊表示频率的副词,让读者搞不清发生矿难的具体次数。建议学习气象预报中热带风暴(台风)编号的办法,称作“今年第×号…  相似文献   

6.
煤矿又出事了。8月18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辽阳镇河南村一村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27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这是自8月份以来山西省继“8.11”大同杏儿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8.14”阳泉市无烟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后的第三起事故。面对这时隔7天共65人死亡、32人生死不明的三起事故,人们在悲痛之余,不禁要问:为何“亡羊”之后却不思“补牢”?引发山西省近期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矿难的罪魁祸首均为瓦斯气体爆炸。试想,如果当山西大同“8.11”矿难事故发生后,全省煤矿企业能警钟长鸣,举一反三,那么后两起事故也许可以避免;如果当第一起矿难…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19日凌晨,承德暖儿河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50个鲜活的生命,再一次血淋淋地被“供奉”在矿难的祭坛上。记者历时月余,采访了相关各方众多知情人士。在采访现场,一些罹难矿工遗属用中国人最虔诚也最屈辱的方式,数次向记者下跪,他们惟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记者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还生命以敬重!  相似文献   

8.
2008年第12期“热点追踪”栏目《警惕地方形成矿难瞒报机制》和《蔚县“7·14”矿难瞒报逻辑链》两篇文章发人深省。我们处在一个法治社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尊严和平等的。竟然有人认为死难者是没有尊严的,对死难者的遗体可以不挖出来,即使挖出来也可以运到外地处理掉,这都是河北省蔚县李家湾煤矿新井“7·14”矿难中发生的怪事。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20日,原本是个很平常的日子,可就在这天发生的两起矿难使这个日子被记入了历史:一起是轰动全国的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瓦斯爆炸;另一起是没有引起媒体关注的河北武安德盛煤矿透水事故。两起事故中有170多名矿工遇难。遇难矿工家属被突然降临的灾难打晕了!人们知道矿难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幸,但不幸究竟有多大?本刊记者赴河南、河北进行实地采访,以“记录片”的手法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呈现出矿难发生后的另一种灾难。该有人站出来为矿难承担责任,可这对一个已经残破的家庭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还得继续,这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将背上更沉重的包袱上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元旦,温家宝总理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遇难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并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在“11·28”陈家山矿难井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副局长赵铁锤和地方领导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事故情况。“要爱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温家宝总理赴铜川慰问煤矿工人看望矿难工人家属@张兆增  相似文献   

11.
“10·20”大平矿难犹如导火索,让我们又看到了一幕幕令人心悸的灾难。无论是包头空难,还是沙河矿难,直至发生在2004年11月28日的陈家山矿难,几百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令人痛心地去了;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难道我们真的就只能被动承受?不绝于耳的警笛声、撕心裂肺的哭喊  相似文献   

12.
10月29日晚上6点左右,衡山霞流;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35人,6人安全升井。此次矿难事故中有29条生命逝去,另有6位矿工因为具有相对丰富的自我救援知识,凭借热爱生命的顽强毅力,最终逃出生天,创造了矿难自我救援的一个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10,(1):52-53
2009年11月21日2时30分,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于11月24日为此发出的通知(安委明电[2009]3号)指出,这起事故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连日来,各主要媒体纷纷就这起矿难发表感言,我们择其精华加以归纳,供大家从“11·21”矿难中省思。  相似文献   

14.
月明 《劳动保护》2006,(2):71-71
对于遇难171人的黑龙江省七台河重大矿难,七煤公司领导称事故发生是因为矿工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要求还差很远(2005年12月1日《新京报》)。不可否认,矿难频发与矿工素质的高低确实是有很大关系,许多矿难中,矿工既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肇事者”。矿工素质不高,主要是由于接受专业培训较少造成的。矿工一直以来很难被培养成产业工人,而依旧是一些不专业的“农民矿工”,原因有许多,但主要原因是煤矿管理层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据统计,80%~90%的矿难属于“人祸”,是和管理者的低素质有关,七煤公司…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年初,1次死亡214人的阜新“2·14”矿难曾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拉开了艰难的帷幕。2005年岁末,1次死亡171人的七台河“11·27”矿难又给200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划上了沉重的句号。七台河东风煤矿是黑龙江省的安全生产“明星矿”,在国家秣马厉兵、不遗余力的煤矿治理整顿中,矿难发生了。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国有大矿,在事故发生后3天居然连入井人数究竟有多少都说不清楚,提供的入井人数一变再变。在事故现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怒斥东风煤矿矿长和总工:“你们连小煤窑主都不如!”  相似文献   

16.
现今矿难高发已不是新闻,一茬又一茬的治理措施难以速效显效才是新闻。近年来,重特大矿难接二连三地发生,用有些论者的话说,人们已产生“审丑疲劳”。确乎如是,如今发生矿难死人似乎已成为常态,不发生矿难反倒成为例外了。善良人们该流的泪似乎已经流干,该想的法子似乎已经想尽,然而,严峻的现实仍然是,人们还没从上次矿难的悲伤中走出,又听到了新的矿难噩耗。难道人们真的对矿难就没辙了?我从来都不认为是这样。矿难高发绝非不治之症,只存在药物无效问题,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按民间的说法,鸡年出生的人一生忙碌。鸡年到任的李毅中撞上了这句话,个中辛苦自有体会。矿难频发,激起全社会对煤矿生产的异常关注:中国缺乏保障劳工权益的有效机制也被媒体称为“中国的矿难政治”:吉林石化的爆炸声又拉近了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之间的距离。人们似乎一夜之间明白,在社会化和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社会一小部分的动荡就会激起整个社会的涟漪乃至波涛汹涌。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开始了一场“安全生产保卫战”;肃清“官煤勾结”、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每一个焦点事件背后总有值得关注和深思的背景,要解决积日已久的问题,国家和全社会对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的清醒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种认识会在实际行动和扩展的思维中更加清晰明了,而我们也希望2005年的经历成为中国安全生产历史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18.
2月14日,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者人数上升到214人。灾难又一次发生了,可是竟然让 人有一种说不出话的感觉:泪已经流过,心灵很早就已经震撼过,我们曾经给予矿工们无限同情,也曾谴责"带血的煤"。但是事故仍然 不以我们的善良愿望为转移,继续发生着,吞噬着生命。现在,我们只能请求有关部门独立、公正、全面地公开矿难单位的所有资料,由 社会大众,由良心来评判,在这样的事故中谁应该负责任。 只有公开信息,才会防止不当转移公众的视线和精力。现在人们只知道发生了矿难,但是发生的原因民众并不知晓,公众的视线和 精力只能集中在为何春节期间加班,为何没有矿山领导带班下井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但是,对于矿难背后的公共政策失误,对于生  相似文献   

19.
安全是天瓦解治理刻不容缓“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何时缚住‘恶魔,,铲除祸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还矿工生命一片艳阳安全天?看看带血的煤炭翻翻沉重的日历-‘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遇难者尸骨未寒死不俱目生者唉声阵阵痛不欲生鸡年报晓喜讯未报却传来噩耗-几百名矿工鲜活的生命和鲜血染红了黑色的煤炭矿难矿难又是吞没生命的矿难血的教训l——呼唤安全拒绝矿难——悲剧决不能重演一次次黑色的矿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警告我们:煤炭不能用生命换取安全生产不能染上鲜血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没有安全做保证生命必将唇亡齿寒不…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6,(2):35-35
日前,《劳动保护》杂志和《中国安全生产报》联合评出了2005年度全国安全生产10大新闻。1.温家宝看望铜川矿工及遇难矿工家属,强调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200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2004年“11·28”矿难遇难者家属,并下井慰问一线矿工,询问安全生产情况,强调“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2.国家安监局升格为总局,全国安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2月28日,中组部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