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在石化聚酯生产过程中,高绝缘聚酯切片在输送过程中易带静电问题,分析了聚酯切片输送包装过程静电产生的机理及危害,提出了静电消除解决方案,介绍了组合式聚酯切片包装静电消除技术设备特点和技术指标,并对系统功能和设备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静电放电形式入手,探讨了粉体料仓内及粉体包装作业过程的静电危害性。结合自建粉体料仓静电实验装置以及现场静电检测设备,分别模拟测试了聚丙烯(PP)粒料风送作业过程和聚酯切片(PET)包装过程物料静电特性,总结了典型化工粉体物料输送与包装过程中静电放电的防控技术与一般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建全尺寸粉体静电试验系统,以聚丙烯颗粒为试验介质物料,测试了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质量流量、输送气体流量以及离子风消电器对聚丙烯颗粒静电带电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粉体物料时,粉体颗粒与管壁碰撞是影响颗粒带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颗粒带电量随颗粒质量流量降低和气体输送流量增加(风速增大)而增大。提高质量流量、降低输送气体流量并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是降低气力输送物料静电危害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聚烯烃、聚酯粒料产品在风送过程中极易积聚静电,甚至诱发静电放电引燃事故。从料仓内静电放电风险分析入手,探讨了料仓内可能存在的静电放电形式及其危险性。利用全尺寸粉体料仓静电实验装置,模拟聚丙烯(PP)粒料风送作业,研究质量流量对PP粒料静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固定风送系统装置,随着PP物料输送的质量流量减小,其物料的荷质比增大,本实验装置中PP粒料静电荷质比可以达到-6~-7μC/kg。为提高料仓装置静电安全水平,可在料仓进料口、放料口或下料包装口设置离子风静电消除器,防止料仓内静电荷积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硫黄粉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静电产生的规律,将管道长度和管径、管道变径及粉体含湿量等主要影响因数作为变量,分析其与产生静电量变化的关系。试验发现:输送管道长度与静电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当管道达到一定长度后,粉体运动产生的静电量趋于稳定;平均增加一个90度弯头增加的静电量为0.050 nC/g;当管径由115 mm变化到100 mm时,硫黄粉体在管道输送产生的静电变化量最大;当硫黄粉体含湿量达到84%时,硫黄粉体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量只有0.232 nC/g,相比硫黄粉体含湿量为54%时,静电量减少了将近3/4。适当增加硫黄粉体的含湿量,有利于硫黄粉体在输送过程中的静电消除。  相似文献   

6.
本体法聚丙烯静电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是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和包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文中简述了粉体静电的特点,以及粉体静电危害的形成过程,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和包装过程中静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生产中,物料利用空气送至料仓,为了产品均化,在料仓内还需进行掺混,在这一过程中会造成静电积聚,进而形成静电放电引起爆炸事故。分析了聚丙烯装置料仓静电爆炸事故原因,介绍了采取消静电设备后的应用数据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中物料的危险性及静电危害 ,提出了消除静电危害、安全检修聚合釜及其他相关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入研究常见化学品在不同物料输送泵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规律,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的形式,设计并搭建了系数测定试验装置,探索并选择甲苯、二甲苯、甲醇和盐酸在该试验装置中的取样、计量和监测方法。经过长期的现场实测,形成了4种常见化学品在典型的5种类型的泵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系数。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总结得知,在三类釜前泵输送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系数从小到大排序为二甲苯、盐酸、甲苯、甲醇;在两类真空泵输送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系数从小到大排序为二甲苯、甲苯、盐酸、甲醇。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尘源约占整个尘源的80%以上。如物料加工、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金属酸洗工艺中产生的酸雾等。传统除尘净化方法是把尘源用封闭罩密封起来,再用引风设备把粉尘输送到收尘净化器加以净化,收尘物料再送回料仓。超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则是应用160~450kV直流负高压形成强大静电场、高浓度的负离子雾把尘源外溢的粉尘、氡子体、酸雾、烟雾、气溶胶就地抑制在尘源的物料上。就地抑制尘源,只要在尘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