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UASB-好氧-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PTA生产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A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排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本工程原水水质参数为:CODcr8500~9500 mg/l,BOD54500~6000 mg/l,pH3.5~5.0,氨氮20~45 mg/l,SS 200~500 mg/l,水温50℃ ±2℃.针对该废水特点,采用UASB-好氧-气浮为核心的工艺处理PTA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方便、抗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处理后出水水质CODcr 64 mg/l,BOD516 mg/l,pH7.2,SS46 mg/l,氨氮:0.5 mg/l,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1997)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沉淀法降低焦化废水氨氮浓度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净化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采用向废水中投加MgCl2·6H2O和Na3PO4·12H2O生成磷酸氨镁沉淀的方法,以去除其中的高浓度氨氮。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Mg^2+、NH4^+、PO4^3-的摩尔比为1.2:1:0.9,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0 min,沉淀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氨氮质量浓度可由3 100 mg/l降低到56mg/l,去除率达到98%以上,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先进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工艺对某酵母厂的二沉出水进行了毒性实验与连续流实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废水对Anammox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影响最终的去除效果;而近一个半月的连续流实验数据则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300~360mg/1的情况下,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可以稳定地上升,出水氨氮在50mg/l以下,亚硝酸盐氮维持在5mg/l左右,氨氮去除率可这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内接种以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为主的活性污泥,期望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处理城市污水。在进水TN为30~40 mg/l、氨氮为30~35 mg/l、COD为250 mg/l左右、pH值为7.50~7.80、温度为25±1℃等条件下,研究不同溶解氧对总氮去除率和亚硝酸盐氮积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浓度为1.5~2.5 mg/l时,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总氮去除率为75%左右,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为65%~82%。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在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时,添加聚合物能提高了悬浮物的效率,从而节约了沉淀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处理成本.研究考查在沉淀剂中添加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3,主要离子的物质量之比为1:1:1、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20mg/L或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200mg/L的条件下,处理初始浓度为1000mg/L的氨氮废水,均可使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AM和PAC的助凝作用综合比较,添加20mg/L可以使氨氮率较未加入时提高5.38%.  相似文献   

6.
某公司环保车间专职处理Vc生产废水。Vc生产废水经中和-厌氧-一级好氧处理后,废水CODcr在200-250mg/l之间,B/C在0.15左右,废水水量约为8000t/d,氯离子11000mg/l左右,盐分18000mg/l左右,Ca2+含量1500mg/l左右。该水质已不能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原来采用二级好氧用活性污泥法进一步处理,几乎无去除效率),必须寻找其它深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使最终出水达到GB21903-2008排放标准(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COD≤100mg/l、氨氮≤25mg/l、色度≤60倍、PH:6-9。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去除效率、投资等方面的比较,公司采用水解酸化+PACT+BAF工艺来对Vc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生活污水处理厂氨氮去除效果,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二级生化出水,通过试验分析了氨氮去除效果和主要研究因素。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5 mg/L、pH 5.5~6.7、反应时间30 min、次氯酸钠投加量59.3 mg/L的条件下,折点加氯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氨氮浓度可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次氯酸钠药剂成本为0.53元/t。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研究了内蒙古段黄河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并探讨吸附反应的可逆性。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反应符合Langumuir等温吸附模型,得出春季最大吸附量为416.67~909.10 mg/kg,秋季为714.29~2 000.00 mg/kg,与沉积物TN、TP、CEC及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沉积物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平均为1.61 mg/L;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行为属于不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9.
溶解氧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高氨氮有机废水,探讨了溶解氧(DO)对有机物、氨氮、总氮等去除效果的影响。当进水COD1500mg/L,NH4+-N150mg/L,TP为15mg/L,pH7.5~8.0,MLSS控制在6000~7000mg/L,DO在0.5~4mg/L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都可高达95%;在DO为4.0和2.0mg/L时对NH4+-N的去除率都很高,最高可达99.17%,在DO为0.5mg/L时明显降低,最低降至48.30%。在DO2.0mg/L时,取得了较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COD、NH4+-N、TN去除率分别高达97%、97%、68%。MBR中硝化反应的比氨氮消耗速率与氨氮浓度成零级反应动力学,比氨氮硝化速率为0.0979/d,比常规处理系统中的污泥硝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10.
以鲁岗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单元的脱氮效果及氮素污染物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在A~2/O工艺中,厌氧段、缺氧段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21%和38%,好氧段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2%,厌氧段对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63%; A~2/O工艺出水总氮、氨氮、硝酸盐氮浓度可分别降至13.6 mg/L、0.4 mg/L和12.6 mg/L,氨氮和总氮去除率高达99%和82%。  相似文献   

11.
折点加氯法脱氨氮后余氯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是指用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和焦化产品回收等焦化过程中煤中的吸附水及热反应的生成水冷凝后生成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酚、氰、氨氮和多种有机化合物。A/O法处理焦化废水,脱氮效率受湿度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采用折点加氯法对水中氨氮进一步脱除,可使氨氮浓度降至10mg/L。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已获得的氯投加量、pH值、搅拌及反应停留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探讨折点加氯法的处理效果,以及最佳的废水处理浓度,并寻求活性炭、焦炭脱除余氯的最佳条件,最终提出适合北方地区焦化废水的系统脱氮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主次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郜洪文 《环境科学》1993,14(2):82-84
在碱性介质中,氨与Nessler试剂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用依据悬浮颗粒对光吸收原理建立显色反应的主次双波长光度测定氨氮(NH_3-N)新方法.方法检出限0.02mg/L,精密度RSD<2%,加标回收率93%-105%,且计算曲线稳定,适合于天然水、废水等环境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3.
结合清江水布垭库区水文监测资料,水功能区划,采用相关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测算了清江水布垭库区的理论水环境容量,进而计算了其有效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清江流域水布垭库区的理论水环境容量分别为:COD58782.8t/a,NH3-N1598.8t/a,TN2763.5t/a,TP1381.8t/a。有效水环境容量分别为:COD45715.4t/a,NH3-N1359t/a,TP2349t/a,TN1174.5t/a。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电化学法处理硝态氮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舒帆  胡筱敏  张杨  董俊 《环境科学》2010,31(8):1827-1833
通过对Pd-Me双金属催化还原NO 3--N和折点氯化法处理NH 4+-N的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法的新型NO 3--N废水处理工艺.即利用具有电子空轨的常见金属元素修饰Ti基获得催化阴极,在电场的作用下,将NO 3--N催化还原;通过调整催化元素的配比和电解条件,控制NO 3--N还原产物主要为NH 4+-N;利用阳极氧化Cl-生成高氧化性物质HOCl,将NH 4+-N氧化为无害产物N2-N.结果表明,金属元素Co和Cu修饰Ti基制得阴极可以有效地催化还原模拟废水中的NO 3--N;按前驱物溶液金属元素摩尔比1∶1制得Ti基Co-Cu复合涂层催化阴极,可以将NO 3--N高效催化还原为NH 4+-N;电解体系中引入Cl-后,通过阳极作用可将NO 3--N还原生产的NH 4+-N有效地氧化为N2-N.在100 mg/L NO 3--N模拟废水中添加1 000 mg/L Cl-,设置极板间距6 mm、电流400 mA,电解2.5 h后出水NO 3--N、NO 2--N、NH 4+-N和TN分别为2.9、0.5、1.7和6.0 m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解酸化-BAF工艺,以粉煤灰固定化絮凝剂颗粒为填料,采用前置反硝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以研究在粉煤灰颗粒的吸附、絮凝、沉降、过滤以及微生物协同作用下,该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着重对废水中氨氮和总氮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各过程的影响因素和脱氮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氮进水平均浓度为87.5 mg/L,水力负荷为1.02 m/h,DO浓度为5.0 mg/L,回流比为200%时,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和76%左右,出水NH3-N和TN浓度分别可达11.37和32.59 mg/L以下,达到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对5个典型人工湿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各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SS为70%~80%,TN及NH3-N约为30%~50%,TP约为20%-40%,CODcr约为40%~50%;TN、NH3-N及TP去除率基本上是随着进水浓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CODcr及SS则是随着进水浓度的下降而逐渐下降;人工湿地的TN削减量为28~33kg/d,NH3-N为5.3-7.34kg/d,TP为1.4~1.7kg/d,CODcr为250—320kg/a,SS为120~300kg/d;人工湿地的污染物表面负荷平均去除量TN为2.00g/m^2。d,NH3-N为0.53g/m^2·d,TP为2.32g/m^2·d,CODcr,为19.24g/m^2·d,SS为374.71g/m^2·d。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中国南方某给水厂传统水处理工艺中v型滤池去除氨氮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厂在长期投加高锰酸钾进行预氧化的同时间接地对天然石英砂滤料改性从而形成生物锰砂滤池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大于1.5mg/L时有利于滤料表面挂膜;当氨氮为2.3mg/L时,生物膜表面活性最强;氨氮穿透负荷为17.3mg/L.  相似文献   

18.
磁湖底泥氮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磁湖底泥氮释放的特性进行实验室静态模拟实验,测定不同温度对磁湖底泥中氮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时,底泥中NH3-N、TN释放通量增大,NO2-N和NO3-N释放通量减小。磁湖底泥的TN释放通量为-120到-25 mg/m3.d,NH3-N、NO2-N和NO3-N和TN释放通量基本呈负释放,说明磁湖大部分氮元素沉积到底泥中。本研究为探讨磁湖水质的改善提供相关的依据,并为以后关于磁湖的治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来宾红水河珍稀鱼类保护区水质指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选择来宾红水河珍稀鱼类保护区水质指标中水温、pH、DO、COD_(Mn)、NH_3-N、NH_3、TN、TP、Chl-a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为水质监测人员和数据审核提供参考,提高数据质量,同时便于通过相关关系的改变及时了解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Chl-a与环境因子具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Chl-a与TN、TP表现为负相关关系,Chl-a与NH_3-N、NH_3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41;Chl-a与水温、pH、DO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Chl-a与COD_(M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N/P变化范围是7.4~166.1,属于磷限制性水域。营养盐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也存在某些较稳定的相关关系,其中,TP和pH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2;NH和3pH、NH_3和DO、NH_3-N和DO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77、0.75。NH_3和NH_3-N相关系数达到0.72。DO和水温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和pH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和COD_(Mn)呈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田退水期阿什河氮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质监测技术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春季农田退水期阿什河河水中ρ(NH4+-N)、ρ(NO3--N)和ρ(TN)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氮污染来源进行解析. 结果表明,ρ(NH4+-N)、ρ(NO3--N)和ρ(TN)除在阿什河上游源头区水体中较低外,其余大部分区域均较高. 上游源头区采样点 δ 15N值为3.68‰~6.09‰,主要受大气沉降氮和土壤有机氮的污染;中下游区域中一部分采样点δ15N值为5.32‰~7.72‰,主要受农田退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影响,另一部分采样点δ15N值为8.45‰~11.86‰,主要受畜禽养殖污水影响较大;下游采样点δ15N值较低(3.25‰~4.15‰),主要受工业来源废水污染. 农田,特别是河流两岸的稻田退水对阿什河水质影响较大;城区对阿什河TN和NH4+-N影响较大,对NO3--N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