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3,(12):17
华北平原位于重要的经济战略发展区域,地下水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着力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分必要和紧迫,对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粤绿讯     
《环境》1996,(10)
花都依法管理巴江河今年六月底,花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花都市巴江河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把巴江河饮用水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巴江河不仅是花都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源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沿河两岸地区工农业废水和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的不断增加,使巴江河水源水质污染逐年加重。目前,巴江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为19.39,属于严重污染,保护巴江河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源水质状况监测一直是环保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但近一段时间来,有的部门发布消息称,广州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引起广大市民不安。为此,广东省、广州市环保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广州市五大水厂的吸水点进行了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结果表明,广州市的饮用水源水质基本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1-10月,广州市生活饮用水源的水温、pH值、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铁、铜、锌、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硫化物、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等23个项目指标在5个水厂各月份的监测值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无一出现超标。但因受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饮用水源的污染严重,对人类的各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大地下水环境防控力度,对解决中国地下水环境和人类生存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地下水主要环境问题及目前防控政策现状,弥补当前地下水分级分区防控措施的缺点,改善划分方法,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价,根据风险等级形成三级防控体系,以及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三级防护区划分的建议与构想。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几年里,地下水污染因其对饮用水源潜在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美国50%以上的人口把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地下水的抽取总量在今后预计将会增长。地下水中人为化学物的存在代表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美国环保局已认定65类化学化合物为危险物质,100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主要污染物。在40个州的饮用水井中已发现至少有33种有毒有机化学品,这个数字估计会随采集的样品数量而不断增加。清除这些  相似文献   

6.
流溪河是广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之一,其沿途水厂的供水量约占广州市生活饮用水的70%,章介绍了1981~2001年流溪河水质量监测结果,并概要总结了流溪河水源保护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是广州市城市动脉,维护民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分析广州市水源地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前瞻、高效、针对性强的管理策略和规范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缓解饮用水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徒骇河高唐段两岸地下水水质情况 ,保护群众饮用水源 ,高唐县环保局于近日对徒骇河沿岸村庄的地下水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由县环保局和县防疫站分别按各自职能进行调查 ,有关乡镇政府配合 ,通过现场调查 ,取样化验 ,走访农户 ,召开座谈会等方式 ,对徒骇河高唐段两岸 10 0 0米范围内的 39个自然村的 12 0眼生活用水井的水质情况进行了15个项目的监测化验 ,获得了 15 5 5个数据 ,为进一步防治污染、保护群众饮用水源提供了依据高唐县调查徒骇河两岸水质@孙新华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在呻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中 《沿海环境》2002,(5):22-23
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宣布的一条消息格外引人注目:“全世界地下水的一半正在受到污染。”其实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更加严重,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因为地下水本来是供人类饮用的最好水源,它以水量稳定、水质甘甜和处理费用低而备受人们青睐,世界上有条件的国家都把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首选目标。许多国家的饮用水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很高,如法国是65%,德国是72…  相似文献   

10.
有机污染源标志物的探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广州市饮用水源水及自来水厂沉淀地底泥、市售洗衣粉、洗洁精等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基础上,探讨正构烷烃、藿烷、多环芳烃、苯基长链正构烷烃、长链烷基酚等化合物的污染源指示作用,由此探索判别污染源的特征性污染物(污染物标志物),从而探讨广州市饮用水源水的污染源,这将对于评价水体污染状况、控制污染源排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岩溶山区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这些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堆存过程中,主要由于降水的淋溶作用,引起了二次水污染现象,对地表地下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南昌市地下水特征及其应急水源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地下水类型、含水岩(层)组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等方面介绍了南昌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扬子洲—南新一带和广福—向塘一带作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并阐述了各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考虑随机输入信息的浅层地下水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浅层地下水系统的特点,把地下水系统放在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整体水文循环中来研究。建立了以地下水位为参数的水量转换模型,并在地下水运动基本微分方程的差分离散式中进行线性化处理。同时考虑浅层地下水系统输入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构造了一个考虑三水转化关系和随机输入倍息的浅层地下水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红旗岭镍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岭镍矿是我国第二大镍矿。根据红旗镍矿区开采情况,采集了矿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测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矿区水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矿区地表水受矿山采矿、选矿等活动影响严重,浅层地下水相对受到影响较弱,但仍有几种元素超标。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煤矿开采影响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析,以及对地下水流失量的计算的讨论,揭示了矿区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地质环境的角度阐述了哈尔滨市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动态变化预测.一方面优质的地表水供应增加,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另一方面松花江水位升高,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加大.受上述因素影响哈尔滨市地下水在不同地貌单元产生不同程度的上升,坐落在松花江漫滩上道里、原道外两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地下水水位将受到阶地地下水、松花江地表水补给,两种补给的叠加将使两区地下水明显提升4~5米,两区建筑物、特别是地下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不良影响,地下水水质也将受到江水的大量补给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大系统多级递阶优化控制理论,将水资源系统分解成地面水资源系统与地下水资源系统。在地面水系统中,给出了多目标开发利用管理模型;在地下水系统中,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管理模型。区域经济涉及区域内的各种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部门──用水系统。对该用水系统提出了分解──协调优化管理模型。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系统的特点,在最高级设置总协调器来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与用水系统,进而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前几年地质大调查和地质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水土污染、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软土变形与地基失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水土盐形成演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黄河三角洲形成与演化规律基础上,研究了浅层地下水赋存分布与水质特征以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了地下淡水、微咸水形成与演化规律。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泥沙填海造陆而成,据三角洲形成年代,将黄河三角洲划分为古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2)近年来,人类活动成为影响河口三角洲发育不可忽视的因素;(3)黄河三角洲咸水含水层广布,浅层地下淡水和微咸水主要赋存在黄河现代河床、古河道带和决口扇高地;(4)黄河三角洲地下淡水、微咸水的分布与形成演化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状况与三角洲形成的早晚、黄河河道的变迁、所处微地貌部位及现代河道与渠系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5)三角洲形成时间越晚,浅层淡水和微咸水分布面积越小,水量越贫乏。  相似文献   

20.
Irrigated agriculture is a major sector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where high value crops are grown with substantial input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and pesticid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ground water beneath irrigated areas in humid regions, where irrigation is practiced on sandy soils that have low water-holding capacity. Data from these areas indicate that irrigation wells are typically screened in the bottom part of the aquifer (which contain coarser deposits) whereas the domestic wells are screened just below the water table. Monitoring results from several irrigated areas have shown the stratifica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and organic chemicals in the aquifer. Nitrate in such systems is typically highest near the surface. This has serious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the rural population that relies upon shallow ground water for drinking.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towards pollution reduction focuses on improved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reduce the loading of the chemicals to ground water. However, an engineering issue, dealing with the design of the irrigation and domestic wells has not been addressed. A design modification for the irrigation and domestic wells can reduce the risk of high nitrate ground water being pumped by domestic wells. A proposal to convert a deep vertical irrigation well to a series of small-capacity shallow vertical wells or a large-capacity horizontal well and slight deepening of the domestic wells was examined through simulations. This can reduce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of ground water in domestic wells dramatically and use the high nitrate water for crop irr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