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研究以定位为"国际生态岛"的崇明岛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技术预见"方法在区域产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从分析"技术预见"与"产业生态"的内在关系入手,提出了崇明岛产业生态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并着重对其三次产业的布局展开系统分析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典型海岛景观生态网络构建以崇明岛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不断增大,构建景观生态网络是缓解海岛生物多样性压力的重要途径。基于RS和GIS,运用最小阻力距离法和重力模型构建了崇明岛景观生态网络,结果显示:崇明岛景观生态网络由重要生态功能斑块和生态廊道构成;重要生态斑块共17个,面积170.6 km2,占崇明岛总面积的12%,其中东滩湿地为核心生态源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附近区域为核心生态节点;生态廊道共25条,包括核心生态廊道17条,总长度分别为164.2 km和74.1 km,其中东滩湿地和北湖湿地之间廊道以及东风西沙周边廊道是崇明岛生态连接的关键;随着生态廊道宽度的增大,景观生态网络中最适宜景观比例相应减少,中等适宜景观和不适宜景观比例则有所增大,网络构建的难度也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3.
刘书俊 《环境保护》2007,(3B):62-65
崇明岛地处我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作为世界上特大型河口的岛屿湿地,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是唯一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也是“上海最后一块真正的生态净土”。上海“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按照环境优先、生态优先,统筹岛区产业发展的要求,实施产业发展的生态保护。这就是说在崇明岛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生态规律,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对崇明岛生态环境采取一定的对策及措施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基于渗透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及社会经济可行性三方面的分析,对崇明岛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种情景下的绿地格局进行优化分析,并提出了不同情景下的岛区优先绿化区、绿化区和补充绿化区,对崇明岛未来绿化及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其中,状况较好的优先绿化区、绿化区和补充绿化区面积在规划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补充绿化区增长幅度较大.而绿地可行性稍差的加强管理区和维持原状区较现状都有一定减少.  相似文献   

5.
崇明岛是位于长江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河口冲积岛。笔者构建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现实性与前瞻性、针对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并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发挥了“引领生态岛建设方向。规范建设行为,调控建设进程”的作用,崇明生态岛建设成效初显。为了进一步发挥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示范作用。笔者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特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共担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和优质生态产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新路。文章分析总结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背景、条件,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存在的经验、做法以及问题,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态岛建设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崇明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生态岛概念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均权法,以集约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创新作为五大目标层,确定了49个基础指标,构建海洋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并以崇明岛为评价对象,结合资料收集情况,选取出36个指标评价其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结果显示,在崇明海洋生态岛建设中,森林覆盖率、COD排放强度等10项指标未达标,建设得分为0.925,评价结果为良。评价结果与崇明岛现实情况较为一致,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方法体系具有良好的显示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较晚,目前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尤其是如何保障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简要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以及实施机制,然后通过参考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对生态补偿保障机制进行综合的阐述,主要包括“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补偿费用征收机制”、“补偿费用使用的机制”、“补偿费用使用的监督机制”这几个方面,并结合山东省南四湖退耕还湿生态补偿实例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生态补偿保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和监督保障体系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议适合崇明生态岛定位的环保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崇明作为"上海最后一块生态净土",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文章在综合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环保产业的分类,并结合崇明岛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崇明生态岛定位的环保产业发展项目,并给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国内外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于2011年9月对威海、深圳、厦门等3个沿海城市有关海洋生态补偿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概念界定、研究内容、补偿标准的确定、资金来源和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山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海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划分得到8个生态功能区。为了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各功能区的生态特征,同时也为了便于进行各功能区之间的比较,开展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黄浦江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区是生态敏感性最强的区域,而长兴岛功能区的生态敏感性最弱;黄浦江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区是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最高的区域,而长兴岛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最弱。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0年3月、6月对舟山六横岛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调查资料,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Cu、Pb、Cd、Zn、Hg、As、Cr元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与2010年8月舟山嵊泗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综合污染程度为中等水平,各种元素污染程度高低依次为Zn>Cu>Cd>Pb>Cr>As>Hg,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Zn、Cu、Cd元素。总体而言,该海域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性低,风险程度高低依次为Cd>Hg>Cu>Pb>As>Cr>Zn,其中各站位Cd的生态风险参数均值大于40,Cd为该海域的最大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魏丽珍  毕勇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2):24-25,47
介绍了葫芦岛市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了各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葫芦岛市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了各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海岛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旅游开发将对海岛带来环境影响.为保护和利用海岛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以蜈支洲岛旅游开发为例,采用矩阵法识别海岛开发生态影响因子,建立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滩、植被、保护动植物、珊瑚、珊瑚生态、景观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预测和类比分析等方法预测、分析和评价旅游开发活动的生态影响,并提出减缓对策,从而避免旅游开发造成岛屿的生态破坏,维护岛屿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崇明岛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和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为研究崇明岛农田土壤中PAHs浓度分布和生态风险,于2008年采集崇明岛农田表层土壤33个.使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300)进行萃取,经净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在采集的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24.92~1 014.61 ng·g-1(干重),均值为192.83 ng·g-1(干重).16种美国EPA优控的多环芳烃,只有茚并(1,2,3-cd)芘(IcdP)和二苯并(a,h)蒽(DahA)未全部检出.PAHs主要以2~4环为主,其中2环和3环多环芳烃所占比例为42.6%;4环多环芳烃的比例为42.2%;5~6环多环芳烃的比例为15.7%.使用浓度比值法判定,主要来源为石油源以及煤和木材的燃烧;崇明岛生活燃烧和汽车等尾气排放可能是农田土壤中PAHs的重要来源之一.生态效应区间法评价显示,崇明岛农田土壤中PAHs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5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即九澳岛重点海洋倾倒区、黄茅岛重点海洋倾倒区、汕头重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分析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集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集度相对最高,Hg和Cd元素的富集度较低,从空间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