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采用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法不仅能大大延长活性炭床使用寿命,降低处理成本,而且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优于单独活性炭吸附法。所考察的 COD、BOD_5、NH_4~+-N、OR-N、SS 等水质指标均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对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研究、应用,重点应放在给水和污水深度处理及其回用领域的观点,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炭纤维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活性炭的基础上,以活性炭纤维替代颗粒活性炭,研制了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新型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微生物在ACF上的固定情况,以水处理常用指标CODMn、UV254及,GC-MS图谱分析考察BACF对于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BACF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结合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对源水的净化效果,提高出水水质,同时也可以扩大水源水的取水范围,是一项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对饮用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尤其对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如活性炭吸附、膜处理工艺、化学氧化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纤维在饮用水深度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玉明  姜蔚 《环境保护科学》1999,25(3):16-17,27
活性炭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效功能吸附材料.通过实验对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机理、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对饮用水深度净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饮用水微污染的现状及危害;综述化学氧化,吸附及生物等饮用水微污染的预处理技术,着重介绍强化混凝,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臭氧生物活性炭,光化学催化,膜法及新型生物反应器等深度处理的方法原理及应用前景,并阐明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臭氧化学氧化、生物氧化降解及臭氧灭菌消毒4种技术合为一体的工艺,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并据此研制净水器。结果表明,本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紧凑,管理方便,并能高效地去除常规水处理工艺不能去除的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及致突变物,获得安全、优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将来沿海不锈钢企业排水标准的可能提高,文章研究了活性炭深度处理不锈钢工业重金属废水。用NaOH改性活性炭后,吸附重金属容量增加了4倍。分析表明,改性使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增大了6.25%和3.38%,官能团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活性炭表面羰基含量增加了145%。改性活性炭吸附重金属容量的增加基于表面羰基含量的增加,再生引起活性炭吸附容量的衰减源于活性炭孔道的坍塌。用其深度处理不锈钢废水,出水中重金属含量指标可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Ⅱ类标准规定的要求。改性活性炭可再生性能好,再生5次后,再生率仍达95%。以海水Ⅱ类为目标,改性活性炭深度处理成本接近5元/m~3,与"反渗透-回用"工艺的成本相近。  相似文献   

8.
X332(X)l(X) 757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于秀娟(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污染与防治/浙江省环保局一200。,22(4)一l一3 环图X一3 在臭氧接触反应柱中填装陶粒填料,构成了臭氧一陶粒~生物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净化流程,用该流程对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一陶粒~生物活性炭工艺充分发挥了臭氧的强氧化性、陶粒的辅助作用和生物活性炭的吸附过滤及生物降解作用,使cOD。去除率达到近40%,有机物由原来的58种减少到30种,潜在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到4种,表明该工艺是一种适宜的饮用水深度净化工艺。图2表…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城市污水地下水回灌为回用目的 ,研究不同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研究结果表明 ,原水若未经深度处理 ,直接由土壤含水层处理的出水不能满足推荐的回灌水水质要求 .对原水分别采用混凝沉淀、过滤、臭氧氧化、粉末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单元及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效果的对比 ,最终选用由混凝沉淀 ,砂滤 ,粒状活性炭过滤与土壤含水层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中的 DOC可降至 3mg/L以下 ,且活性炭柱的产水床体积可达 350 0 BV.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纤维球过滤和生物活性炭吸附氧化法处理印染厂二沉池出水的试验情况及不同状态下的试验结果,对纤维球过滤和生物炭吸附氧化法的试验结果和运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选择过滤技术提供参考数值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俊峰  范举红  刘锐  陈吕军  张永明 《环境科学》2014,35(12):4596-4601
针对某印染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采用处理规模为15 t·d-1的中试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填料和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探讨了用低价、轻质悬浮填料替代活性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色度分别为50.2 mg·L-1和58倍时,活性炭和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最终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35.0 mg·L-1、18倍和44.3mg·L-1和26倍,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但是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达标所需沿程的高度为2 400 mm,高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的1 800 mm.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色度、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及沿程变化趋势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相仿,但COD去除效果不佳,主要是与其生物量少有关.因此,用悬浮填料替代活性炭在该污水厂是可行的,但仍需要对填料大小和材质进行优选,增大生物量,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活性炭和悬浮填料的组合工艺减少造价成本.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净化尿素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曝气方式、载体特性及运行方式对BAF启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曝气方式对加快BAF启动进程有利,但以预曝气运行3~4d为宜;作为BAF的载体,活性炭较陶粒更有利于BAF的启动,只需运行4d,前者对尿素去除率便可稳定在75%以上,且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相比于低滤速启动运行,高滤速(2.8m/h)运行方式能够加快BAF启动进程。  相似文献   

13.
O3-BAF深度处理制革废水中沿程污染物降解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浙江省某制革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开展了处理规模36 t.d-1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中试研究,考察了不同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沿程高度上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在沿程1 500 mm处的平均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55.4 mg·L-1和12.6倍,混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在沿程1 800 mm处的平均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55.6 mg·L-1和9.4倍,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要求.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在整个沿程高度上COD和色度变化幅度较小.在沿程高度上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和混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COD和氨氮在1 200 mm内降幅较大,之后降幅趋缓.3个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量在沿程900 mm时达到最大,分别为30.69、28.87和15.94 nmol·g-1.  相似文献   

14.
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地区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组分的去除效果,以及对DOM组分的光谱学特性和卤代活性的影响.利用XAD树脂将DOM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结果表明,A/O法、曝气生物滤池、浮动填料法和A2/O法对DOM都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其中曝气生物滤池对DOM的处理效果最好.经4种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5种组分的芳香性和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均升高.A2/O法对HPO-A和TPI-A的芳香性增强程度最高,而曝气生物滤池对HPO-N,TPI-N和HPI的芳香性增强程度最高.浮动填料法对HPO-A,TPI-A和HPI的STHMFP升高最显著,A2/O法对HPO-N的STHMFP增加最显著,曝气生物滤池对TPI-N的STHMFP升高最显著.4种污水处理工艺对HPI中荧光物质的去除率高于非荧光物质.而对于其他4种DOM组分来说,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不同荧光峰的改变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邹金龙  代莹 《环境科学》2007,28(10):2404-2408
以含重金属的干污泥为添加剂,自行研制出生物滤料,并以此滤料为对象进行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为24 h和30 d时,Cd、Cr、Cu和Pb在pH=1时浸出量最大,当pH≥3时,Cd、Cr、Cu和Pb的浸出量迅速下降,说明强酸性条件是影响重金属迁移特性的重要因素.XRD分析表明,原料中的重金属经过一系列的物相转化和反应过程,固定在Si—O等玻璃结构网格中,在晶体结构中以Pb2O(CrO4)、CdSiO3、CuO等稳定的形态存在;在曝气生物滤池(BAF)中应用自制滤料进行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效能研究,当原水C/N为11.5和25.5左右时,对NH+4-N和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5%、90.3%、46.6%和49.6%,高于江西陶粒、广州陶粒和山西活性炭的去除率;试验结果对重金属固化、迁移特性机理研究和自制滤料广泛应用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Effect of media heigh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optimum media height of carbon oxidation and nitrification in a down-flow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was determin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eterotrophic and nitrifying populations through studying the changes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media height was go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a down flow BAF with granular media, the active layer of nitrifiere was deeper than heterotrophs in BAF. And the optimum media height for the removal of SS, CODcr and NH4^+ -N was 40 cm,60cm and 80 cm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S, CODcr and NH4^+ -N was 79.1%, 63.9% and 96.4% respectively under theinfluent CODcr and NH4^+ -N of 122.1 mgCODcr/L and 14.84 mgNH4^+ -N/L, the influent flux of 15.8 L/h, air to liauid ratio of 3 : 1.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生物活性炭滤池活性炭上细菌数的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的预处理方法,本研究考察了4种物理预处理方式(机械振荡、低能量超声、高能量超声、机械振荡耦合高能量超声)以及4种化学预处理方式(含10%的柠檬酸(Citric Acid,CA)和2.5%的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GA)混合液(CA+GA)、溶菌酶、吐温20、乙二胺四乙酸)对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炭滤料上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菌超纯水为提取液时,机械振荡耦合高能量超声预处理后测定的细菌数最高(9.7(±1.2)×107 cells·g-1(以WW活性炭计,下同)),是最佳的物理预处理方式.0.1% CA+GA为最优的化学分散剂,耦合机械振荡与1次高能量超声预处理后细胞累积回收率较空白组(无菌超纯水)提高了21%±17%,其活细菌数也最高(约1.0×107 cells·g-1);耦合机械振荡与3次高能量超声预处理后,分离的生物膜细菌量最高(1.5(±0.2)×108 cells·g-1),证明0.1% CA+GA耦合机械振荡与3次高能量超声是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炭生物膜的细菌数的最佳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曝气生物滤池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结构类型、特征及其在中水回用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深圳布吉秀峰工业城污水进行现场中试研究.出水中有机物BOD5,CODCr及悬浮物去除率一般在8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污泥质量浓度2倍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密度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高出1~2个数量级.试验中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稍好,从反应器中污泥质量浓度(ρ(MLSS))及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数量的比较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七项技术及技术组合并对其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强调环境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得分最高(0.797 0),为最佳控制技术.而专家判定法与强调经济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一致,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最具经济优势,是专家认可的最佳可用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采用洗选煤+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污染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排放标准,必须采用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