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责任,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约定,在特定的情况下,它还是一种指令,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或分内应做之事。安全责任,就是在确保人身和生产安全方面,必须履行的分内义务。用制度的形式将部门和个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必须履行的义务或应做的事明确规定下来,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它存在于安全文化的制度层次,是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的核心;而领导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按规定履行责任的实践活动,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全行为,它是安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层次。  相似文献   

2.
有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比较注重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等内容的提炼和宣传,而忽视安全礼仪、仪式的培育,以至于安全文化飘浮在空中,员工没有认同感;此外,有些管理人员认为仪式感是繁文绸节,是大张旗鼓地走形式,根本没有必要强调仪式感。  相似文献   

3.
陈世华 《劳动保护》2021,(11):51-5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从企业安全文化到行业安全文化,一直延展至社会的安全文化发展,而民众安全教育则是社会安全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民众安全教育听上去很新鲜,但其实它一直存在我们身边,在民间以嘱咐或经验的形式口口相传的生活常识,在一定范围内传承与沉淀,形成一村一镇一地的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中海石油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及其管理体系 ,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 ,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 ,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时空、每一个环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理念 ,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是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时所创造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标准与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命权,所以,企业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工作展开,这是人生命的需要,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第一”的需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把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从而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风气,建立良好的群体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安全文化。虽然有些企业提出了它的安全理念、价值观、愿景等,但不一定形成了自己的安全文化;有些企业没提出来,也并非就没有安全文化。有企业说,我们的安全文化就是没有文化,就是去做实实在在的事。笔者认为,这家企业是有安全文化的,它的特点是做实在的事。也有人用最简洁的一句话定义安全文化,即行为规范和做事的方式,笔者也非常认同这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体现人本关爱人生、尊重人权的崭新的文化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文化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水平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其核心是生命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我非常赞成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庄古先生的一句话他说“中国需要尽快提高国民的安全文化意识”戴维克里迪博士说: 只有当安全文化意识存在于各个行业各个层次中时安全管理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8.
工作场所行为安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行为如果我们不去观察,我们就发现不到它,当理论体系和实践不能充分结合的时候,有些不安全行为就会被我们忽略掉。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我们在做安全生产工作时,通常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设备上、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给我国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些腐败现象是发生各类事故的一种社会根源,所以有必要研究其对安全工作的危害和防范对策。1社会腐败现象对安全工作的危害1.1建设工程审批工作和劳动保护监察工作中腐败现象的危害在建设工程的项目审批工作上存在着没有把好关,不实行或不认真实行"三同时"的现象。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下,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于不顾,为各种违法行为大开绿灯,特别是职业病发病率高、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和造成环境污染的建设工程项目,把不好审批这一道关口,其结果给安全工作带来无穷后患。在劳动…  相似文献   

10.
“安全无小事”,这似平是很多企业或单位领导的“口头禅”,以表明自己对安全工作重视和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但在实际安全工作过程中,有些企业或单位领导却并非了解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或行为,并非了解本企业或单位工作环境及存在的问题或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工作不仅要靠掌握生产操作的安全规程、熟悉工艺操作的安全要求,认真执行企业劳动保护的安全规定,还需要有"信心、恒心、细心";和"诚意"和"谢意"。即我们要有坚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持之以恒得朝着安全生产这个向奋斗目标前进,"细心"做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安全生产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带着虚心求教的诚意去请教、学习、思考问题,并对发现的不安全的隐患或违章操作,及时制止或报告。  相似文献   

12.
<正>一、企业安全文化基本概念(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含义: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科学、合理地影响和激励员工每时每刻的思维和行为。体现在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追求自我保护和健康,抵御灾害,保护企业财产及员工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应是企业常抓不懈的问题。其重要性,每个工人都很清楚,可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呢?安全生产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书本上的几大段话,而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一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永久性的表现。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依赖于每一位工人,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安全工作,首先应立足现场,要以防范于未然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能了如 掌,将整个安全工作过程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抓,将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来认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能进行充分的预想、分析、评估,制定出有力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必须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将事故预防编入操作规程,并对每一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强化操作水平,对设备、工艺、安装应都能满足生产的安全性能,这样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上任伊始,提出安全生产五要素,将安全文化列为五要素之首,应当说体现了一种立足根本,把握关键的深远眼光。社会的进步靠先进文化,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意识的反映,文化又包舍意识文化,安全包含于文化之中,文化又作用于安全。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和规范人的行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全面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并为人类生命繁衍与健康成长,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受或少受损失服务的。同时,安全文化也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并渗透于人们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的。其核心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其实质是:安全文化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具体体现;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的深厚积淀。现实中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长期性、艰苦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它、重视它。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之更深地融入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假,4月7日,不少学校的部分年级学生终于要开学复课了。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消防安全教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校园防火安全校园是同学们日常学习、活动的乐园,但它不是永远安宁的“保险箱”,也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因此,每一位同学都要掌握学校防火安全知识,遵守学校防火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很多时候,我们对安全价值观的理解就是企业要遵循哪些安全原则,其实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安全价值观应该是一个小体系,它包括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安全禁令,笔者把这些内容统称为安全价值观体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安全价值观体系,否则安全文化建设无法开展,也不能起到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绩效改进的作用。那企业怎样去构建安全价值观体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