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太湖县饮用水水源地花亭湖水库为例,基于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MIKE21,结合数值模型法与传统类比经验法对花亭湖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分和论证.结果表明:(1)经过分水期验证,花亭湖水库TN、TP与DO模拟误差均在20% 以内,模拟精度较好且满足应用要求;(2)划分的花亭湖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与陆域面积分别...  相似文献   

2.
富营养化是人工景观湖建成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做好其富营养化的预测和防治。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出多个总磷、总氮模型,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一个总磷、总氮计算公式,经过实测、资料验证和筛选,最后选用较好的模型对一人工景观湖富营养化进行了预测,为人工景观湖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鸭河口水库水体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鸭河口水库受纳点源及面源污染负荷情况,选择枯水期为预测时期,采用迪隆模型对鸭河口水库水体总氮、总磷进行预测研究,为鸭河口水库水质保持和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浮岛作为有效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技术之一,现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浮岛面积的优化配置及其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以重庆彩云湖水库为例,探究在低温条件下不同面积旱伞草浮岛对于水库中NH_3-N、P的吸收、净化效用及二次污染效果,同时,针对彩云湖水库实际情况对人工浮岛的最适面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浮岛面积的增大,对于总体而言,旱伞草浮岛对N、P的吸收量分别由531和92 g增加至3 965 g和727 g;旱伞草腐解所造成的N、P释放量由不足100 mg/d增加至600 mg/d以上,而浮岛对于水体NH_3-N、P的总体净化效率分别由50.52%和15.88%明显下降直至负值;对于单位面积浮岛而言,其对于水体中N、P的吸收量及其对于NH_3-N、P的净化效率与总体净化效率变化趋势一致;对于彩云湖水库而言,其最适浮岛面积为50~70 m~2。  相似文献   

5.
在1991-1993年间用封闭罩测定了对照田、施肥田N2O的排放量。结果表明,N2O通量显示出时、空变化规律。对照田,施尿素田和施混合肥田(尿素加有机肥)N2O排放量分别是1.03±0.4kgN/hm2a;1.91±0.6kgN/hm2a和2.11±1.0kgN/hm2a.尿素和混合肥释放N2O系数分别为0.29%和0.35%。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速效氮浓度等土壤变量建立了N2O排放的统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闸坝河流水质模型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巍 《污染防治技术》1995,8(4):233-236
分析了闸坝控制河流具有水库特征,在比较已有闸坝河道水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在以下两方面改进,必须考虑蓄水量的变化,应能反映出水质沿程变化,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的闸坝河道水质模型,并进行了案例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养殖水体和水库水体总氮(TN)、总磷(TP)含量的监测,分析了养殖污水排入前后的水库水体营养盐变化情况。从上游到下游的各点,营养指数有下降的趋势,由此得出结论,养殖污水的排入,是导致水库营养盐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为水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SWAT模型的大宁河流域污染物负荷分布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给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SWAT模型分析了大宁河巫溪水文站控制流域污染物负荷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耕地是泥沙和总磷污染的主要来源,泥沙和总磷负荷分别占整个流域的95%和50%以上;后溪河流域是整个流域内污染负荷最高的支流流域,泥沙贡献率为46.02%,总磷负荷贡献率为60.15%;流域西南部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子流域17和20;东溪河内子流域7是总磷负荷较高的地区,应重点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沉水植被构建对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辰山植物园景观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景观湖建成初期沉水植物群落构建对水体水质因子的影响;并应用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对各水质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湖沉水植被建成1年后,水体水质处于Ⅲ类,其中叶绿素a含量5.48±1.930μg/L、总氮1.40±0.136mg/L、总磷0.080±0.015 mg/L、透明度108±20 cm、高锰酸盐指数5.50±1.26 mg/L;除高锰酸盐指数(CODMn)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较构建前有显著改善;并且景观湖水质显著优于外河道补充水源水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景观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N、P营养盐呈显著正相关,但却与水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这显示了草型景观湖水质的显著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包含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活性磷、叶绿素、水温、透明度和pH等变量,第二主成分包括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变量;第一主成分中的水质参数可作为辰山植物园景观湖后续水生态管理中的主要监测对象;此外,主成分分析还显示TP对水体叶绿素的增加具有很高正权重。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175m成功后,水库水生态环境的管护成为水库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目前三峡水库渔业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巩固取消三峡水库网箱养鱼的成果,防止反弹;开展三峡水库增殖渔业研究;建立三峡水库渔业开发总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实现渔业科学、有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加强水库增殖渔业的行政管理等建议。为政府在完善保护三峡水库水质和发展增殖渔业决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山水库的浮游植物与营养类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鉴定青山水库藻类58属101种,其中有多污水体指示种5种,α-中污水体指示种24种、β-中污水体指示种49种,寡污水体指示种21种。优势种为窄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var.angustissima)、颗粒直链藻(M.granulata)和小颤藻(Oscillatoriatenuis)。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为8.53×107个/L,生物量为16.34mg/L,叶绿素a为16.86mg/m3。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化学分析结果,青山水库已属富营养型水体,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控制污染,保护水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长荡湖入湖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在综合考虑主要入湖河流和污染源类型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析入湖河流中溶解氧(DO)、pH、氮磷比(TN/TP)、水温(WT)、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共7个理化因子的分布特征。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Circos、ANOSIM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微生物群落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类型的长荡湖入湖河流中优势菌门、菌属种类相似,但相对丰度却有所差别。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菌属包含hgcIclade、 CL500-29marinegroup、 Acinetobacter、Comamonadaceae-Unclassified和Hydrogenophaga。ANOSIM分析表明长荡湖入湖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污染源类型相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pH、TP与长荡湖入湖河流的优势菌门呈显著相关(P<0.05);DO、...  相似文献   

13.
九寨沟公路和栈道降雨径流污染负荷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寨沟国家公园中的公路和游客栈道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的设计、操作和测试数据分析.模拟试验选择6处公路和栈道试验区,采用人工降雨方法模拟雨量出现概率60%、历时30 min的降雨.试验按3 min间隔对各试验场降雨径流带出的总磷负荷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提供了在具有代表性的降雨条件对总磷营养物输出的定量估计.尤其对公路和栈道降雨径流特征获得了认识:污染物初始冲刷浓度期延续约3 min;在降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污染物负荷率接近常量.大部分污染物负荷可由出现频率较大的小降雨事件输出.表明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思路,即可采用平均负荷方式取代过去的平均浓度方式去构建公路和栈道的负荷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西安金盆水库热分层演变特征和降雨径流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对水库垂向不同点位的水温、溶解氧、浊度、p H、总磷、总氮、氨氮、总有机碳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持续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RWCS/H指数能有效判断热分层稳定水平,稳定分层期RWCS/H指数在1.56~6.99 m-1之间;RWCS/H指数与TP、厌氧层厚度显著相关,温跃层的变化特征对厌氧层变化起支配作用,分层期水库底部厌氧条件致使沉积物中营养盐大量释放,其中滞水层TP最高达0.062 mg·L-1;汛期暴雨径流一方面破坏水体热分层稳定性,另一方面携带大量颗粒态污染物以间层流的形式潜入水库中下层水体,使污染负荷提高,TP、TN、NH+4-N、TOC浓度分别达到0.052、1.589、0.42和3.784 mg·L-1;随暴雨径流潜入带来的大量颗粒态污染物和下层水温、p H上升导致沉积物厌氧释放加剧,雨后下层水体TP、TN、NH+4-N、TOC浓度分别达0.022、1.474、0.595和4.559 mg·L-1,显著高于上层水体。分层期内源释放是加快金盆水库富营养化过程的关键因素,汛期暴雨径流引发的水库水环境系统改变使得水质突发性污染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5.
复合人工湿地对水源地库区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皎口水库是水源地,皎口复合人工湿地位于皎口水库的进水口,采用多种水流方式复合,对提高水库水质及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探明人工湿地在微污染地区的应用价值,对人工湿地水源地水质净化效能进行了研究。在1年的监测调查调查中,研究探讨了复合人工湿地及其不同模块在不同季节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对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为34.7%和42.6%,对COD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28.5%和21.6%。COD、NH4+-N和总磷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93、0.215和0.021 mg/L,均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在比较不同模块去除效果方面,提出了具有填料的生态滤池更有利于磷的去除,而对于氮、有机物等营养元素,复合多级强化生物膜系统及营养盐集约式植物资源化系统则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藻类功能组与水库水动力条件即水位及出入流量之间的关系,选取西北某深水型水库,引用了藻类功能组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水库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藻类功能组的演替特征;并结合冗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库藻类功能组与水温、营养盐等因素的相关性关系;同时重点分析了优势藻类功能组B和P与水库水位及出入流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深水型水库整体为贫-中营养状态;水库藻类可分为8个功能组(B、P、D、X1、MP、J、M和S1),其中功能组B和P为优势功能组;由冗余分析可知,藻类功能组B和P与水库水位及出入流量呈负相关性。高水位时藻类生物量较少,低水位时较多;出入库流量较小时,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出入库流量接近或超过平均值时,藻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测定了环嗪酮有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在直径为2cm长为30cm的玻璃管中的淋溶移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环嗪酮在pH为5、7、9三种不同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5179.3、2413.9、866.4天;在东北黑土、江苏黄棕壤、浙江黄壤与江西红壤四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0.3、9.6、77.1和120.3天;在上述四种土壤中的移动速率次序为东北黑土<江苏黄棕<浙江黄壤<江西红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环嗪酮在试验区土壤中的淋溶性能极高,施药后半月内即可淋溶到60~120cm深的土层中,淋溶到60cm以下土层中的量占环嗪酮总使用量的14.7%,在试验区内外的观测井中也检测到它的残留。但其在土壤的消失速率也很快,施药2个月后,在试验区各土层与观测井中均已无残留检出,在试验区环境条件下,它的使用将不会导致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安汉城湖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对湖体沉积物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共设4个采样点,研究不同温度下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性及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结果表明,沉积物磷等温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特征符合修正的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Qmax的范围为507.21~786.77 mg·kg~(-1)。磷动力学吸附主要发生在实验进行前12 h之内,吸附量基本达到或超过72 h吸附平衡时吸附总量的85%。磷动力学释放量范围为2.02~11.058 mg·kg~(-1),且在6 h达到最大值。沉积物总磷的含量范围为655.37~1.809.38 mg·kg~(-1),以无机磷为主,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含量为TPIPHCl-POPNaOH-P。沉积物富营养化风险指数ERI的范围为5.92~11.86,在10℃和20℃时,4个采样点的ERI均在10以下,属于低风险,在30℃时,4个采样点的ERI均在10以上,属于中等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微量元素Cu2 、Fe2 、Zn2 、Mn2 、Mg2 和PO3-4 对柠檬酸中和废水发酵的影响。在经过“碱沉淀—离子交换法 (AIE法 )”处理后的废水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1× 1 0 -8g/mlMn2 、1× 1 0 -7g/mlZn2 、1× 1 0 -6 g/mlMg2 、1× 1 0 -5g/mlCu2 和 1 .5× 1 0 -2 g/mlPO3-4使产酸依次提高 2 .8%、9.0 %、1 0 .5 %、8.3%、7.2 %和 3.4 %。Fe2 的加入降低了柠檬酸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三维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多箱模型对石家庄市区特征污染物SO2的浓度进行了计算,把计算结果与地面监测值和1994年1月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空航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用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比单箱模型产生的误差要小。从而证明用三维多箱模型预测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是最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