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新疆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对新疆社会的危害和影响出发,讨论了自然灾害区划的原则、指标和方法。并且在新疆的地震、洪水、干旱、农业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区划的基础上,对新疆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2.
智利是世界上遭受地震危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年记录的9000次地震中,有21%,即1890次发生在这个国家,每天平均大约5次。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习惯于这种讨厌的震动,但谁也没有想到,1939年1月24日这天大地震会发生的如此强烈。这天夜  相似文献   

3.
程强  郑同健 《灾害学》2014,(1):131-135
芦山7.0级地震诱发公路沿线大量地质灾害,通过调查掌握了350 km灾区公路沿线158处崩塌及滑坡灾害点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庐山地震区高陡边坡崩塌落石问题突出,陡坡硬岩段是地震崩塌灾害高发区。芦山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白垩系-第三系巨厚层状砾岩,二叠系、泥盆系灰岩,以及澄江-晋宁期闪长岩、花岗岩边坡上。实测剖面统计表明边坡失稳区坡度在40°以上的占总数量的95.3%。根据震后崩塌对公路通行的危害程度,划分了严重、大、中、小四个危害等级,考虑崩塌灾害发生可能性、崩塌失稳形式及规模、坡高、坡面形态及坡度、公路位置及构造物形式,进行震后崩塌灾害危害评估。  相似文献   

4.
清朝,闽台已经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常见的灾害有洪水、干旱、台风、地震与瘟疫等.对福建危害最大的是水灾,对台湾危害最大的则是风灾.两岸人民为抗击自然灾害而共同努力,清地方政府采取多项救灾措施如蠲免、赈粮、捐赀及赋予台湾官员独断财权以应付突发灾情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李耀庄  尚国龙  吴小华  熊伟 《灾害学》2011,26(1):104-108
在介绍地震火灾危害基础上,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地震与火灾引起的破坏形式,论述了同时考虑抗震与抗火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相悖与相符的设计因素及其依据,给出了相悖设计因素的弥补方法。相关结论对需要同时考虑抗震与抗火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万玉  陈晓清  高全 《灾害学》2010,25(2):26-29,86
汶川8.0级特大地震诱发了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典型的大量堰塞湖,对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对震后堰塞湖的处置成为今后次生山地灾害减灾的一大关键性课题。在回顾和总结唐家山堰塞湖的应急排险经验的基础上,对泄流槽纵、横断面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在开挖过程中,也应考虑堰塞体组成物质、抗冲稳定性、施工设备等因素选择泄流槽体型。震后5~10年是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活跃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堵江事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期望研究能够为堰塞湖的排险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50%以上的城市和70%左右的大中城市位于7度及以上烈度区内.地震的发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主要的损失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和云南-四川-陕西-内蒙古相连的南北带上,另外新疆的西北部也是地震损失较大的地区.所谓地震灾害风险是指建立在各地防震减灾能力基础上的未来地震损失估汁,风险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首都圈地区及内陆的个别地区防震减灾能力较强,而未来地震危险性则以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通过对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风险的研究,可以认为,中国的东部地区虽然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但由于其经济发达,减灾能力很强,因此未来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较小;中国的中部(南北带)和西部地区地震危险性很大,同时经济欠发达,减灾能力较差,因此未来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8.
地震诱发的次生山地灾害类型包括:崩塌、滚石、滑坡和重力地裂缝。其规模为中、小型,但类型较多,分布密集,造成不同程度危害。按照危险性区划,震区可划分为高、中、低三种山地灾害危险度区域。各区域面积为:UD=9.4km^2;MD=25.9km^2;LD=40.4km^2。斜坡可分为梯状破坏模型:①Rc崩塌、滚石阶梯;②Ld滑坡阶梯;③Gf重力地裂缝阶梯。  相似文献   

9.
2.危害地震观测环境。地震前兆信息是弱信号信息,必须采用精密仪器设备来捕获地球物理场、地壳形变场、地应力场、地球化学场等的变化信息;同时.记录地震波的仪器也要求有足够的精确度,以便识别并分离出来自地球深部的更多信息,这就要求地震监测仪器本身具有很高的抗十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有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塌陷以及火山爆发等而产生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这种现象称为地震.世界每年平均发生五百万次地震,而造成严重破坏的每年约十几次.我国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随时间和地理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尤其是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回顾了我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发展与现状,介绍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探讨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地震风险评估中灾害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凡  汪明  刘宁 《灾害学》2012,(2):109-113
介绍了以美国地震灾害模型为例的地震风险评估在金融保险业和土木工程两大领域的应用,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发展的历史背景,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模型更测重于对历史理赔数据的分析,土木工程业的模型则注重于对工程结构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评估模型中地震灾害部分的建立,其中包括致灾因子模块及孕灾环境模块。针对建模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等的关键要素,如地震源及震级、地震衰减方式、场地土壤土质条件、地震复发率等,作了分析及归纳总结,并系统地介绍了所涉及要素的数据信息获取过程及对应的建模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风险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包头6.4级地震多层砖房震害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于如何抗御地震灾害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地震的经验,本文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对包头地震中多层砖房的震害进行了统计,对不同设防情形的多层砖房震害进行了比较;还选取5栋多层砖房进行了抗震验算,并与其实际震害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对日本关东、阪神二次大地震作了概述 ,并将其灾情作了比较与分析。进而提出了日本首都的地震危险性问题 ,针对东京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的特点 ,提出几点防震减灾建议。并希望以上分析工作能对中国大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GIS在城市防震减灾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概况。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操作、分析、管理等功能,以及易于与其它应用模型结合的开放环境是它在城市防震减灾应用中迅速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军  宋峰 《灾害学》2001,16(4):27-32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其明显的自然属性,而地震灾害则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地震灾害是相对于人类活动而言的。本文借用胡焕庸线,将中国大陆分成东区和西区两个区,并初步探讨了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的防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海原大地震极震区内烈度衰减异常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海原大地震极震区所存在的南北两侧地震烈度衰减异常及伴随的震害程度差异现象,严格受极震区内黄土微地形地貌、土层厚度、显微结构、工程地质特性和发震构造断裂的控制。上述诸因素与地震波耦合后,达到进一步激化和放大地震能量的效应,导致研究区内黄土强度瞬间丧失,并因之具更高的地震易损性而加重震害。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李忠生 《灾害学》2003,18(4):64-70
对地震灾害较严重的美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在地震滑坡灾害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与我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国内外对地震滑坡的分类,论述了地震滑坡在面积范围、密度及滑坡体积等方面与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震中距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地震时易于触发滑坡的地貌坡度及地质构造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外地震滑坡灾害预测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崔力科  郭履灿 《灾害学》1995,10(4):80-85
1994年世界重要灾害地震32条(其中中国4条),因地震死亡者2400人(中国5人),受伤15500人(中国1149人),其中最严重的5次地震造成约3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全球6级以上地震134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5次),地震多发生于环太洋地震带,尤以西太平洋地区地震活动性较高,并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预估的一般模型。根据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具有离散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泊松过程模型作为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的初始估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时、场域分离的原则和贝叶斯估计原理,发展了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模型,建议了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经实例验证,本文所建议的模型与方法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