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环境保护》2007,(23):44-46
宝鸡市以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建设最佳人居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在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十五"时期,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狠抓环境保护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综合功能得到快速提升,迈开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成都市将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创模成果,加快实施以"城乡环保一体化833 1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环保模范城市群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切实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徐琦 《环境保护》2006,(8):16-17
全国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全会4月19日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在全会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六次环保大会为动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接再厉,不断开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环保事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国家强调了经济与环境双向平衡发展,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环境保护,充分以为子孙后代谋取福利。在此背景下,我国环保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环保信息化工作为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鉴于此,本文对当前环保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宝鸡市以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建设最佳人居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在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1,(1):8-9
环保社会组织是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保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为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制定本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定义和内涵,通过对吉林省环保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制度的梳理和优化,以制度建设为手段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实现以环保电子政务为中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同时以制度为保障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项目组根据全国南、北方不同自然条件和东,中、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调查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的现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宣教为魂,倡树农村环保新风尚,精神是动力;以规划为先,绘就农村环保新蓝图,规划是基础;以管理为本,建立农村环保新体系,机制是保障;以发展为要,开创农村环保新局面,增收是核心;以科技为纲,提高农村环保新水平,人才是关键,这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鉴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建设过程的多元参与特征,本研究将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与参与机制角度入手,以环保社团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辨析开始,层层推进,分析目前中国环保社团的发展现状,归纳指出中国环保社团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就中国环保NGO在“十三五”期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若干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07,(12A):44-46
宝鸡市以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建设最佳人居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在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沂市环保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滨水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城市"为目标,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大力加强污染防治,统筹城乡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环保产业发展也有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2.
周继仓 《环境保护》2011,(23):70-71
"十二五"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着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浙江省江山市环境保护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着力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高度融合、互惠共赢,谋划创新真抓实干,敢抓敢管敢碰硬,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在江山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创了生态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促工作上.实现了在制度上向规范化,素质上向专业化,管理上向科学化,监测上向自动化,环保产业向市场化五个跨越,有力推动了全市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6,(4A):46-48
“十五”时期,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狠抓环境保护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综合功能得到快速提升,迈开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成都市将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创模成果,加快实施以“城乡环保一体化833+1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环保模范城市群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切实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体现,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1],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不断做出努力,包括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建筑环保节能设计标准,开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筑环保节能性,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国内外针对建设环保节能建筑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方法做以介绍、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勤俭建校方针,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宣传教育和强化管理为抓手,认真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探索构建节约型校园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学校综合优势,组织多学科力量,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积极开展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节能环保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环境科技的发展,结合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提出了环保科研院所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环保科研院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开展社会公益性科学研究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以政府宏观指导为方向,发展高新技术,加强科技综合实力的建设,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支撑点的科技发展运行机制,使环保科技活动成为联接政府目标和环境保护市场之间的纽带,推动环保科技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和硬件配套设施配置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材料和办公材料,为图书馆馆员和读者提供一个培养生态文明观的绿色场所,形成生态环保氛围。通过高校图书馆生态环保建设,形成一个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价值观,以建设生态环保的高校图书馆为中心,进一步培养读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观,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文化给养,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保产业是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环保事业的一项硬件建设,也是环保部门的一项亟待开拓组织、引导、规划、决策的新工作。为此,我们在全局工作步署上,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环境保护中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把全省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组织起来,以强化环保产品质量管理为重点,以推广获得认可的环保优质产品和最佳应用技术为突破口,积极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提供优质、高效、经济和配套的环保技术装备。同时,促进环保认可产品、技术的产业化,培育和造就一批产值…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我国环保工作中主要是使用污染源监控系统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同时它成为环保管控中的主要应用手段,因此有必要及时加强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大力研究,通过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入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问题发生,更好的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为主题,主要对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采取了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