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主要利用检测单个粒子的薄膜法,探讨了中国珠海海洋大气中甲磺酸(MSA)粒子的数量浓度、粒子百分数、大小和酸性(pH值)及其一般变化规律。根据在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采集的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甲磺酸粒子在大气中的数量浓度在8.6×10-11~26.6×10-11nmol/m3之间变化,粒子百分数在11.4%~34.8%之间变化,当量直径在1.0964~1.5171μm之间变化,酸性(pH值)在1.86~2.71之间变化;甲磺酸粒子的数量浓度、粒子百分数、当量直径和pH值的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甲磺酸粒子的数量浓度、占总粒子的百分数随气温的升高和海洋生物生长的旺盛而增大,在夏季达到最大值,而随着气温的降低和空气湿度的增大,甲磺酸粒子的当量直径增大、酸性增强,在春季和空气湿度较大时,其当量直径具有最大值、pH值则具有最小值;1天当中,MSA粒子的浓度在下午时达到最大,早晨最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检测单个粒子的薄膜法,探讨了澳门岛海洋大气中甲磺酸(MSA)粒子的浓度、粒子百分数、粒径和pH 值及其一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SA 粒子在大气中的浓度为6.7×10-11~24.5×10-11nmol/m3, 粒子百分数为9.3%~33.8%,pH 值为1.63~2.51, 当量直径为1.1294~1.4371µm.上述指标与季节及日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MSA 粒子的浓度、占总粒子的百分数在夏季达到最大值;随着气温的降低和相对湿度的增大,MSA 粒子的当量直径增大、酸性增强,在春季,其当量直径具有最大值,pH 值则具有最小值;而一天当中,MSA 粒子的浓度在下午时达到最大,早晨最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拉格朗日法求解了低Reynolds数雨滴以终端下落速度时对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捕集效率,为考察雨滴表面流体滑移效应,采用Hadamard-Rybczynski流场描述低Reynolds数下雨滴的绕流特征,数值计算中考虑了粒子的惯性碰撞与拦截捕集机理,分析和讨论了雨滴表面流体滑移及粒子重力效应作用对粒子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忽略雨滴表面流体滑移及粒子的重力效应,则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分析结果一致.当考虑雨滴表面流体滑移效应,则粒子捕集效率有一定程度增加,增加幅度与雨滴尺寸、粒子尺度及粒子密度等参量均有关.粒子所受的重力对雨滴捕集粒子的能力起削弱作用,其削弱程度依赖于粒子拦截参数(R)和Stokes数(St)的大小,在0.2St0.3区间,重力作用对粒子捕集的削弱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级数的 FA- 型、FA- 型和由 FA- 型 6级简化为 2级型的 3种类型的 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 ,在室内外对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粒子大小分布的采样效果进行了比较 ,同时对 FA- 型生物粒子采样器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5台 FA- 型生物粒子采样器的第 1级、第 2级采集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数和所占粒数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别 ;逃失率为 3.3%。FA- 型和 FA- 型采样器对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的采样效果也没有明显差别 ;由 FA- 型 6级简化为 2级型的采样器与 FA- 型采样器对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和粒子大小分布的采样效果有明显差别 ,FA- 型采样器不宜简化为 2级型采样器使用  相似文献   

5.
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种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大气细菌粒子的沉降量与大气细菌粒子的浓度、大气真菌粒子的沉降量与大气真菌粒子的浓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大气细菌粒子,用平皿沉降法分别与A·S采样器法、THK-201采样器法测定的结果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平皿沉降法测定结果比后二者方法高出2.9倍和4.0倍;A·S采样器和THK-201采样器测定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大气真菌粒子,A·S采样器法和平皿沉降法与THK-201采样器法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平皿沉降法与A·S采样器法测定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用直线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大气细菌粒子浓度与大气细菌粒子沉降量及大气真菌粒子浓度与大气真菌粒子沉降量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兰善红 《环境》2006,(Z1):21-23
本文对雨季东莞大气中的硝酸盐粒子进行了两年的观察,以探讨大气中硝酸盐粒子的形成机理以及它在大气中的作用.粒子主要通过Anderson中的二级粒子撞击器分为二部分粗大粒子(r>1.0(m)和微小粒子(r≤1.0(m).对单个粒子用复合薄膜法和X能谱分析法进行了分析.每月采集的粒子总量用离子色谱进行了总体分析.对单个粒子的分析发现,细粒子主要是硝酸和氨气通过均相反应而形成的硝酸铵,粗粒子中的硝酸盐主要是硝酸与海盐粒子生成含NaNO3的混合粒子或与陆地土壤粒子中的Ca2+、Mg2+等碱性离子生成盐.总体分析法结果表明,NO-3,Ca+2和Na+主要在粗大粒子中.说明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由于东莞大气中的硝酸盐粒子中的粗大粒子比微小粒子易沉降且不易挥发,粗大硝酸盐粒子有可能起着最终消除东莞大气中硝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是多孔介质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群落,会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并影响粒子的迁移沉积。采用格子玻尔兹曼-离散单元耦合方法(LBM-DEM)研究了悬浮粒子在覆盖生物膜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发现生物膜的存在会降低孔喉尺寸和DLVO排斥势垒,这有助于增强悬浮粒子的沉积。进出口压差是影响粒子滞留率的主要因素,低进出口压差下粒子无法突破排斥能垒,高压差下流体力通过改变粒子的沉积位置可提高渗透率。溶液离子强度变化主要影响排斥屏障。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粒子滞留率对压差变化响应较小;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粒子滞留率受进出口压差的影响较大。此外,从介观角度观察入流速度对悬浮粒子黏附与滚动的影响,发现粒子的初始沉积点与来流方向的角度随着粒子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大气细菌粒子与飘尘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光散射气溶胶粒子计数器,在北京西单和丰台对大气细菌粒子与飘尘粒子的浓度和浓度分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气细菌粒子的日平均浓度为2.882个/l,浓度分布是从第6级至第1级逐级增大;飘尘粒子的平均浓度为149464个/l,浓度分布是从0.5~32μm依次减小:大气细菌粒子浓度与≥2.0μm的飘尘粒子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丽萍  周敏 《环境工程》1995,13(2):37-41
本文综述了现有的高温吸收剂喷射对粒子性质影响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的有关高温吸收剂喷射对尘粒的比电阻、粒子分布、粒子结构形态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除尘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室内外环境中空气细菌的粒子大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危害与其粒子大小分布密切相关,我们使用Andersen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医院病房、实验室及动物房等处的室内环境,进行了空气细菌粒子大小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空气细菌粒子大小的分布范围,中值直径,季节分布,还是革兰氏阳性球菌粒子大小的分布,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粒子都要比室外空气中的小并对其产生原因及其在疾病传播上的意义,做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对酸性红R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壳聚糖的吸附性能,用苯甲醛保护壳聚糖氨基,通过与环氧氯丙烷和β-环糊精的反应合成了新的吸附剂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研究了其对偶氮染料酸性红R的吸附行为,考察了酸性红R的初始浓度、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酸性红R的浓度≤100mg/g时,合成物的吸附量随酸性红R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浓度进一步增大时,吸附量趋于平衡。合成物对酸性红R的吸附效果在pH为2~4之间最好。相比于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R2=0.8476),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对酸性红R的吸附规律明显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R2=0.9977)。吸附动力学采用了准一级速率方程(R2=0.8609)和准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R2=0.9945)。β-环糊精接枝后的壳聚糖对酸性红R的平衡吸附容量可以提高20.2mg/g。  相似文献   

12.
Fenton试剂处理酸性玫瑰红B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酸性玫瑰红B染料废水,考察了FeSO4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和TOC的变化规律,评价了它的可生化性。结果表明,最佳pH值为3,FeSO4的适宜投加量为8mmol/L,H2O2最佳投加量为50mmol/L,此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77.1%和92.8%,处理后该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硼氢化钠与硫酸亚铁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用制得的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对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随纳米铁用量的增加、pH的降低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活化能为25.68kJ/mol。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速率比普通铁提高了4.7倍,反应活化能降低了65%。  相似文献   

14.
用气流输送轨迹分析上海,重庆,贵阳的酸雨特点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降雨时的气流输送轨迹,分析了上海、重庆和贵阳三地的酸雨特点和成因。研究表明,重庆和贵阳的酸雨,主要是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远距离外来污染影响不大;但贵阳在静止锋天气时的酸雨,可能也受远处输送来的外来污染的影响。上海地区的酸雨,除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外,还受远处外来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硼氢化纳还原法制备了铁纳米颗粒,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进行保护。所得铁纳米颗粒大小在13nm左右,体心立方相。对比了在机械搅拌和超声辅助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G的降解率,超声条件下纳米铁和微米铁对酸性红G的降解率,以及纳米铁投加量、pH值对酸性红G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下,pH=6~7时,4min内纳米铁对酸性红G有较高的降解率。机理分析表明超声辅助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G的降解主要是超声分散下纳米铁的还原作用得到提高以及纳米铁氧化产物的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的酸沉降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城市之一,大气酸沉降污染及危害严重,每年排放SO280万吨左右,尘20余万吨,空气中的SO2,TSP,降尘普遍超过国家标准。酸雨,酸雾,酸性气溶胶酸性黑雨使重庆大气环境酸化,并对人体健康,森林,土壤作物,金属构筑物,建筑材料等造成广泛危害。重庆市为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采取了减轻污染的一系列措施,基本控制住大气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厦门地区酸沉降造成的影响及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地区的酸沉降主要为SO2和酸雨,而酸雨对该地区的农作物?森林乃至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危害?综合厦门地区酸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每年5292.8万元,占厦门地区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98%,故由酸沉降的影响造成的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Dyes are one of the hazardous water pollutants.Toxic Acid Blue 25,an anthraquinonic dye,has been decolourised by photo-catalysing it with nitrogen doped titania in aqueous medium.The photo catalyst was prepared from 15% TiCl 3 and 25% aqueous NH 3 solution as precursor.XRD and TEM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well crystalline anatase phase having particle size in the nano-range.BET surface area of the samp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anatase TiO 2.DRS showed higher absorption of radiation in visible range compared to pure anatase TiO 2.XP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nitrogen in N-Ti-O environment.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namely,photocatalyst dose,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solution pH influence the decolourisation process.At pH 3.0,the N-TiO 2 could decolourise almost 100% Acid Blue 25 within one hour.The influence of N-TiO 2 dose,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cid Blue 25 and solution pH on adsorption-desorption equilibrium is also studied.The adsorption process follows Lagergren first order kinetics while the modified Langmuir-Hinselwood model is suitably fitted for photocatalytic decolourisation of Acid Blue 25.  相似文献   

19.
重庆的环境空气质量和酸雨十年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庆是中国酸沉降的一个代表地区。本文对过去十年的空气质量和酸雨的时空分布,化学特征,污染来源,途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与评价。重庆近年的空气质量没有随城市的发展而恶化,然而,酸雨影响的区域却在扩大。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biofilm configured packed column system in the deeolodzation of azo dye Acid Orange 7-containing wastewater.The Acid Orange 7-degrading microbial from 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hich treating the azo dye-containing wastewater for more than 200 d was immobilized on spent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through attachment.The GAC-biofilm configured packed column system showed the ability to decolor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