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特性比较: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在宁波市工业区和商业区地表水中采集了85个水样,检测了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水平,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特征和计算重金属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推测了主要污染源;通过计算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指数评价了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宁波市工业区和商业区地表水中重金属污染都比较严重,但存在差异.在工业区,重金属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Zn?NiPbCrCuCd,而超标的严重顺序为:CdPbCr?Zn,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生产排放物.在商业区,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rPb?ZnNiCdCu,超标的严重顺序为:CdPb?Cr,主要来自公路源污染.2个区所有采样点的地表水均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和很高的致癌风险,在工业区和商业区潜在健康风险最大的重金属均是Cd、Cr和Pb;潜在致癌风险最大的重金属均是Cr,且商业区是工业区的1.7倍,相关部门应当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评价中国华东沿海城市地表水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以宁波为例,在城区地表水中采集了255个水样,检测了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水平,计算了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宁波市地表水中重金属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ZnPbCrNiCdCu;有3种重金属超过国标GB 3838-2002中的Ⅴ类限值,且严重顺序为CdPbCr,电镀废水、金属加工废弃物、交通污染物、染料和涂料废物是主要污染源.70%以上的地表水存在健康风险,镇海区和海曙区风险最高,3种潜在风险最大的重金属及顺序为:CdCrPb.地表水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致癌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达到临界值的17 600倍和24 800倍,且95%以上因Cr引起,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致癌风险指数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宁波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严重,相关部门应当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的进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中国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为水体重金属的治理提供一定依据,通过对地表水体重金属来源、中国各地区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状况、水体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风险及趋势分析和防治对策这五个方面进行综述.道路雨水径流的无处理排放易造成地表水体重金属的污染;中国许多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都存在重金属污染现象,不同地区污染来源不同,外源污染物输入是重要因素;致癌物镉、铬和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要远远大于非致癌物.  相似文献   

4.
象山港流域入湾河流水体中重金属风险评价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磊  汪文东  刘懂  李刚  于红梅  黄沙  徐耀阳 《环境科学》2020,41(7):3194-3203
本文根据丰水期象山港8种溶解态重金属的浓度调查,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P_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_n)和重金属污染指数(HPI)评价方法研究了重金属流域内入湾河流中重金属的污染.基于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与重金属浓度的相关性,结合实地走访调查,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区域内重金属平均浓度大小表现为:FeMnZnCuAsCrPbCd;除Mn和Fe外,其余6种重金属浓度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Ⅰ类水标准;区域内重金属风险较低,无污染现象,但存在沾污情况;以水产养殖为代表的农业面源污染是区域内重金属出现沾污的主要因素.为了合理规避区域内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金属风险,重点在于加强以农业面源为主的污染源监管.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地表水重金属时空分布特性和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从宁波市工业区和商业区地表水中采集了120个水样,检测了6种重金属(Cd、 Cr、 Ni、 Pb、 Zn和Fe)的浓度水平,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了重金属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结合时空特征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推测了主要污染源;通过计算健康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指数评价了地表水中重金属对暴露人群存在的风险.结果表明,宁波市工业区和商业区不同季节地表水重金属的污染特性有很大的差异.工业区丰水期和枯水期重金属浓度平均值的大小顺序分别为:Fe>Zn>Ni>Pb>Cr>Cd和Fe>Zn>Cr>Ni>Pb>Cd,超标的严重性顺序分别为:Cr>Cd?Pb和Pb>Cr=Cd,含重金属工业废水是工业区地表水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商业区丰水期和枯水期重金属浓度平均值的大小顺序分别为:Fe>Pb>Ni>Zn>Cd>Cr和Fe>Pb>Ni>Zn>Cr=Cd,丰水期超标的严重性顺序为:Cd>Pb;枯水期仅有Pb超标,超标率60%,公路源污染物是商业区地表水...  相似文献   

6.
小浪底水库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是我国黄河流域水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4~2022年期间,调查了6种重金属(Cu、Zn、Pb、As、Hg和Cd)的时空分布并采用重金属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和污染程度对其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HPI平均值为18.15),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阈值. 6种重金属检出率为91.6%~92.9%,浓度中值范围为0.020(Hg)~1.850(As)μg·L-1.呈现出丰水期浓度低于平枯水期,下游断面浓度较高,且在过去的9 a呈现下降趋势的时空特征.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为排放.此外,结果发现TN、高锰酸盐指数和NH+4-N与重金属浓度有很强的相关性(P <0.05),这表明水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吸附沉降可能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金属浓度(贡献率为56.56%~92.27%)是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虽然重金属暴露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但在极端条件下实际风险可能较高.总之,研究对公共健康和环境管理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湘江源头某河段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沿岸居民健康的影响,在丰水期、枯水期以及平水期对该河段13个地表水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As、Cu、Pb、Zn、和Cd)进行监测,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该河段水体中5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和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中重金属浓度...  相似文献   

8.
齐鹏  余树全  张超  梁立成  车继鲁 《环境科学》2015,36(12):4486-4493
为了解永康市城区地表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永康市122个地表水表层沉积物中Ti、Cr、Mn、Co、Ni、Cu、Zn、As、Pb和Fe共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解析重金属的来源并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0种重金属的含量顺序为:FeTiMnZnCrCuPbNiAsCo,与金衢盆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相比,除Ti外,其它9种重金属超标1.17~3.78倍;大多数重金属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说明大多数重金属之间存在相似污染来源,主要为五金制造等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rZnNiCuFeAsPbMnTi,Cr、Zn、Cu和Ni这4种元素部分样区达到中度污染或偏重污染;9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为:CuAsNiCrPbCoZnMnTi,Cu和As对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贡献分别是22.84%和21.62%,其他7种元素平均贡献合计55.54%,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中89.34%为低生态风险,10.66%为中等生态风险.综合以上分析,永康市城区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整体较轻,局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抚河南昌段流域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2019年08月在抚河南昌段共采集了23个地表水样及8个地下水样,对水体中的重金属V、Mn、Ba、Fe、Sr、Zn及类金属元素A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体中不同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趋势一致,即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污染特征空间差异性为中等及以上.地表水中V、Fe、Mn的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地下水中类金属元素As平均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水质标准.多元统计分析表明Sr、Ba、Mn可能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污染物的排放,Fe、V、Zn可能主要来源于农业渔业及交通污染,类金属元素As主要来源于沿岸及河流底部淤泥及岩石碎屑.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抚河南昌段流域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2019年08月在抚河南昌段共采集了23个地表水样及8个地下水样,对水体中的重金属V、Mn、Ba、Fe、Sr、Zn及类金属元素A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体中不同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趋势一致,即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污染特征空间差异性为中等及以上.地表水中V、Fe、Mn的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地下水中类金属元素As平均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水质标准.多元统计分析表明Sr、Ba、Mn可能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污染物的排放,Fe、V、Zn可能主要来源于农业渔业及交通污染,类金属元素As主要来源于沿岸及河流底部淤泥及岩石碎屑.  相似文献   

11.
电镀厂周边地表水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选取东莞市麻涌镇、沙田镇、虎门镇、长安镇和大岭山镇为研究区域,对区域电镀厂周边30个地表水样中8种重金属(包括Cd、Cr、Cu、Ni、Pb、Zn和类重金属As、Hg)进行测定,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地表水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Cr、Pb最大浓度和Hg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Cr、Cu、Hg、Ni、Zn和Pb含量均呈现出雨季高于旱季.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Cr、Cu、Ni和Zn主要来源于周边电镀企业污染,Pb和Hg受交通污染源影响较大,As与自然源有密切关系.地表水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对儿童威胁大,经饮水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比皮肤接触途径大2~3个数量级.此外,Cr和As致癌风险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性重金属健康风险大小呈现出PbNiCuHgZn,风险水平在10-10~10-7a-1,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2~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
安宁河是攀西地区的母亲河,安宁河谷是四川省的第二大粮仓,评价安宁河上游水质情况,对保障该流域的饮水用水安全和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安宁河上游冕宁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的32个采样点的地表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安宁河上游冕宁段地表水中各元素的来源,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重金属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法对安宁河上游冕宁段地表水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安宁河上游冕宁段地表水整体呈弱碱性,地表水中各元素的平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s、Ni、Cr、Zn、Sb、Mo、Mn、Hg、Cu和Co, 43.75%的地表水样品中Hg单因子污染指数值大于1,其他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值远小于1,地表水水质整体处于清洁水平;(2)地表水中5种元素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Hg、Cr、As、Zn、Cu,其中Cu、Zn、As和Cr无污染,局部地段地表水存在Hg污染,地表水不同采样点的重金属污染指数(HPI)差异显著;(3)地表水中pH值以及Co、Cr、Ni、As、Cu和Mn等元素主要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影响,地表水中Sb元素主要...  相似文献   

13.
秦岭安河矿区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岭安河铅锌矿开采区和选矿区为研究范围,通过现场调查和系统采集地表水、沉积物样品,借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中Cu、Pb、Zn、Cd、Cr 5种重金属全量,并对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含量进行了测定,综合分析了各类重金属在地表水、沉积物中的富集迁移规律,实现了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矿区沟道地表水、沉积物已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元素自上游到下游呈累积现象。下游地表水重金属含量超出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中游、下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指数达到Ⅲ级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b、Zn。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有效态所占比例较高,对周围环境直接威胁大,显示出外源重金属直接注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煜  王国兰  金梓函  张军  耿雅妮 《环境科学》2021,42(11):5333-5345
为了研究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采集千河下游表层沉积物19份及水样20份,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分析了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和健康风险,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进行探析,以DEM、气温和降水等11种因子为自变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分异探究.结果表明,千河下游8种水体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标准,其中Pb元素变异系数为3.11,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岭冶炼公司和凤翔火车站周围.水体成人致癌物Rc均值为7.72E-06,呈较轻风险程度,儿童致癌物Rc均值为1.17E-04,呈强风险程度,成人与儿童非致癌物风险均为可承受风险程度,儿童R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凤翔火车站周边,呈较强风险程度;千河下游沉积物重金属除As和Mn外,其余6种元素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元素含量均值为1.12 mg ·kg-1,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2倍,Cd、Zn和Pb污染较严重,主要分布在长青村、南湾村地区、牛家滩村、高庄和东岭冶炼公司周围;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PLIzone为1.71,属于轻度污染;DEM、温度和降水是沉积物重金属PLI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其交互作用均为非线性增强,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污染扩散起到一定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佛山市饮用水安全,2013至2014年佛山市对案例江河金属元素污染情况开展调查与评价。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佛山市案例江河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案例江河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均符合地表水质量Ⅱ类,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轻微。  相似文献   

16.
水质是岩溶区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为探讨铅锌矿周边岩溶流域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采集了思的河岩溶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样品18组,测定了9种重金属的浓度(Cu、Pb、Zn、Cd、Mn、Fe、As、Cr和Sr),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水质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危害商和危害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思的河水呈微碱性,河水中Cu、Pb、Zn、Cd、Mn、Fe、As和Sr浓度距离尾矿库越远其浓度越低.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思的河岩溶流域的重金属主要来自矿山废水的排放(55.42%)、碳酸岩风化溶解(21.41%)和人类活动(14.72%).河水中82%的样品为优质水,地下水样均为优质水,河水中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4.12,属于强污染级,所有危害指数均在1以下.Pb、Zn、As、Cd和Cr是思的河岩溶流域内有潜在威胁的金属.重金属进入岩溶管道后浓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岩溶含水层特有性质影响着重金属浓度的空间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思的河流域和类似岩溶水流域的水资源污染防治和人类健康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铅锌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某铅锌厂周围土壤的地形、气候调查分析,在该铅锌厂周围纵向和横向共设27个取样点,进行实地取样和样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该铅锌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确定了铅锌厂的污染区域。重金属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是Pb、Cd和Cr;重金属空间分布表明,Pb和Cd主要分布在铅锌厂周围,Cu和Cr的浓度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渐次增加,Ⅱ级污染区域为0~6 km,复合污染区域为0.5~3 km;重金属浓度相关分析表明,铅锌厂周围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来自两个污染源,Pb和Cd的污染源是铅锌厂,其中通过研究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各重金属的同源关系,可以确定污染区域与污染源的数量,为后期确定污染源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成都人口密集的文娱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采集并分析了川大望江校区、八宝广场、沙河驷马桥段、人民公园和春熙路30个表层土样中Cd、Zn、Cu和Pb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水平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与土壤背景值相比重金属Pb的浓度较高(高出背景值的1~2倍);综合指数显示除人民公园表土重金属达到中度污染外,其余各区处于轻度污染。在健康风险方面,文娱区表层土中这四种重金属尚不能对人体造成非致癌健康风险;但无论儿童还是成人,由Cd可导致的致癌风险已不能忽视。因此,应将Cd作为成都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中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9.
茅尾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集了茅尾海11个表层沉积物并进行了Cu、Pb、Zn、Cd、Hg和As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系数、综合污染指数对其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并采用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潜在危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空间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依次为CdHgAsZnCu=Pb;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系数平均值小于1,且各站位综合污染指数Cd均小于8,重金属处于低污染状态,各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PbAsZnCuCdHg;各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远小于4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远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范畴。与南海区其他近海(湾)相比,茅尾海重金属潜在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养殖活动对该海域重金属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某炼铁厂遗留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区域,共采集土壤样品598个、地下水样品7个,在详细调查研究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结合GIS插值方法研究了该炼铁厂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超标率依次为CdAsHgPbNi;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局部点状污染为主;受地层岩性变化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羽范围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地下水中重金属仅As浓度存在局部小范围超标现象,超标率为28.57%,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壤中重金属在下渗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溶解度较低,不易溶解于地下水中,加之局部地下水循环较快不利于地下水中各组分的进一步富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P_(zone)=1.05,属轻微污染,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_(平均值)=714.16,存在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该炼铁厂3、4号高炉区域生产过程中遗留的重金属废渣是造成该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