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FI型沸石吸附分离水体中混合硝基氯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FI型沸石(HZSM-5与Silicalite-1沸石)为吸附剂分别吸附水体中的对硝基氯苯和邻硝基氯苯,研究了温度与沸石的结构特性对硝基氯苯吸附的影响,以及2种硝基氯苯分子在MFI型沸石中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对硝基氯苯与邻硝基氯苯在HZSM-5与Silicalite-1沸石中的吸附行为明显不同;对硝基氯苯在2种MFI型沸石中的扩散系数都显高于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与邻硝基氯苯在吸附量与扩散性上的差异导致HZSM-5与Silicalite-1沸石对对硝基氯苯的吸附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尤其HZSM-5沸石在低温下更有利于从水体中选择性吸附分离混合硝基氯苯。  相似文献   

2.
王菲 《环境工程》2012,(Z2):164-167
采用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对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了动态吸附研究,探讨了流速、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动态吸附、脱附的影响,并确立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D418离子交换树脂处理K.D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铅离子,吸附、脱附性能稳定。上批次20mL低浓度的脱附液套用于下批次的脱附,树脂的脱附率保持稳定。适宜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速60mL/h,吸附温度313K,脱附流速30mL/h,脱附温度室温,脱附剂3mol/L的硝酸,用量50mL。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工艺处理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不仅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进行回收利用,因此是一种较好的处理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硝基酚在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701上的脱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洪昌红  黄本胜  邱静  张炜铭 《环境科学》2011,32(5):1388-1393
通过碱当量选择、脱附动力学以及固定床吸附-脱附实验,研究了对硝基酚在自制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701上的脱附行为,考察了2个温度下不同碱当量比(MNaOH/4-NP)对树脂脱附率的影响;研究了3个脱附温度和3种MNaOH/4-NP值情况下NDA-701的脱附动力学性能;考察了NDA-701的固定床吸附性能和不同脱附...  相似文献   

4.
选取工业涂装VOCs废气作为试验对象,以蜂窝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设计固定床小试装置进行VOCs吸脱附试验。结果表明:蜂窝活性炭的碘值、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微孔孔容均大于沸石分子筛,分别是沸石分子筛的1.79,2.93,1.55,2.02倍;相同脱附温度、进气风速条件下,VOCs从蜂窝活性炭表面脱附更容易,其脱附时间远低于沸石分子筛;相同反应条件下,蜂窝活性炭对VOCs的饱和吸附量明显高于沸石分子筛,但沸石分子筛的饱和吸附量受反应温度和VOCs浓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循环吸脱附10次后,蜂窝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对VOCs的吸附率分别下降为第1次时的71.35%和81.15%,沸石分子筛的吸脱附性能更为稳定;蜂窝活性炭饱和吸附量大、脱附时间快,适用于宽负荷、低风量、中高浓度VOCs废气处理;沸石分子筛空气动力学及循环吸脱附性能较好,适用于处理初始温度相对较高、中低浓度VOCs废气。  相似文献   

5.
不同孔径HZSM-5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HZSM-5分子筛孔径对其在等离子体场内催化降解甲苯的影响.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XRD、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样品的骨架结构和表面性质,并用择形吸附实验对样品孔径进行表征.同时,评价了HZSM-5分子筛体系中降解甲苯的性能,研究了分子筛吸附甲苯性能及臭氧的产量,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反应产生的有机副产物.结果表明:液相沉积法成功调控了HZSM-5孔径,样品孔径随沉积剂用量增加而减小;同时,样品均具有相同的MFI骨架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相差不大.HZSM-5的孔径尺寸对甲苯去除率影响不大,但对碳平衡有影响,孔径越大,碳平衡越好.孔径较大的HZSM-5分子筛对甲苯具有更大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同时更多臭氧参与反应,生成·OH和O·,促进甲苯深度氧化,减少副产物,提高碳平衡.  相似文献   

6.
ZSM-5沸石分子筛吸附-脱附VOCs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Si/Al比的ZSM-5分子筛为吸附剂,考察了硅铝比对其疏水性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Al比的增加,其微孔孔体积和微孔表面积变大,当Si/Al100时,ZSM-5分子筛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对甲苯的选择性吸附能力,但脱附温度随之升高.同时,以4类VOCs(醇类、酯类、烃类、酮类)为吸附质,研究了ZSM-5分子筛吸附-脱附不同VOCs的性能.发现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更适合吸附小分子VOCs,对于同类VOCs分子,随着碳数的增加,分子大小和极性均增大,其与分子筛的作用力越强,热脱附温度越高,但VOCs在ZSM-5分子筛表面300℃左右就能脱附完全.  相似文献   

7.
NDA-150 树脂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NDA-150 树脂为吸附剂,研究了该树脂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树脂的吸附率受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其最优pH 值为2.0.静态吸附动力学显示,树脂初期吸附速度较快,24h 内可使最终出水的COD 满足直排标准(<100 mg/L);72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 方程,吸附放热,且为促进吸附过程.动态吸附脱附试验表明,1.000gNDA-150 树脂的COD 吸附量为175.6mg/g 树脂,且脱附峰比较集中,当NaOH 脱附液体积为120mL 时,有机物脱附率为99.8%.  相似文献   

8.
2种孔径沸石分子筛对水中土霉素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黎园  赵纯  邓慧萍 《环境科学》2010,31(4):990-995
选择2种不同孔径的亲水性沸石分子筛5A和13X作为吸附材料,对水中的土霉素(OTC)进行吸附和脱附实验,重点考察pH、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进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计算,分析亲水性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2种分子筛对OTC均有较大的吸附量,吸附过程可用单层吸附模型拟合,在温度为298K、pH=7.0条件下5A和13X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67mg/g和1429mg/g;同一温度下13X的吸附量明显大于5A;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2种分子筛对OTC的吸附动力学,在解吸时,5A和13X分别得到91%和95%的OTC脱附率;溶液pH值对吸附影响较大,中性条件下分子筛对OTC的吸附量达到最大;热力学计算显示2种分子筛对OTC的吸附均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综合表观为化学氢键力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和法对2-氨基吡啶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NDA-88复合功能吸附树脂固定床工艺对预处理过的废水进行动态吸附和脱附.实验结果表明,NDA-88树脂对2-氨基吡啶的吸附量为150.1 mg/g.每个周期处理废水30 BV(床体积),前12 BV出水COD由2 800mg/L降至100mg/L以下,后18BV出水...  相似文献   

10.
两种介孔分子筛动态吸附VOCs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板剂法制备了孔道规整、大比表面积的2种介孔分子筛MCM-41和SBA-15,并以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为吸附对象,考察了介孔分子筛动态吸附VOCs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加VOCs分子尺寸和浓度,降低床层温度可大幅提高介孔分子筛吸附性能.SBA-15由于介孔壁上的微孔结构适合吸附低浓度、小分子VOCs;MCM-41更适合吸附高浓度、大分子VOCs.TPD脱附试验表明,VOCs在介孔材料表面150℃下就能基本脱附完全.  相似文献   

11.
天然沸石吸附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浙江某地天然沸石吸附废水中低浓度氨氮,研究了pH、天然沸石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动态吸附和脱附研究。结果表明,pH对天然沸石吸附有较大影响,吸附的最佳pH为8.0;随着天然沸石投加量的增加,氨氮的去除率逐渐增大,但吸附量随之减小。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氨氮在天然沸石上的吸附行为,且此吸附是优惠吸附。假二级方程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吸附速率常数k2随着天然沸石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装填105g天然沸石吸附柱处理含氨氮20mg/L废水的水量为15L,出水氨氮浓度小于5mg/L。用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作为脱附剂,脱附率为95.5%。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场辅助活性炭吸附水中的Cu2+,分析吸附机理,pH值对Cu2+吸附的影响以及活性炭电极的再生性.结果表明,活性炭电极添加电场后,Cu2+的去除率明显提高,当活性炭电极间施加1.0V电压时,Cu2+的去除率提高了223.5%.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添加电场后,活性炭电吸附Cu2+主要是带电活性炭表面形成的双电层作用,而不仅仅是活性炭表面化学吸附点位.pH值对电场辅助活性炭吸附水中Cu2+的影响极大,pH值太低时,水中H+会与Cu2+竞争活性炭表面化学吸附点位以及双电层点位.研究发现采用电极短接方式可提高Cu2+后的脱附率及脱附速率,脱附率达到79.1%.通过FTIR图谱可知,表面官能团-COOH和-C=O吸附的Cu2+难以脱附出来,但得益于此,再循环吸附-脱附2~4次时,主要以双电层静电吸附为主,脱附效率提高,电极的再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螺旋藻为吸附剂,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的稀土Er3+进行吸附特性研究.研究了被处理液的pH值、螺旋藻的剂量、初始Er3+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Freundlich,Langmuir,Redlich-Peterson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伪一级、伪二级、Elovich方程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进行探讨,以了解该吸附过程的机理.吸附结果显示:当被处理液的pH值为5、螺旋藻的剂量为2.0g/L、吸附温度为298K、初始Er3+浓度为100mg/L和吸附时间为60min时,螺旋藻对模拟矿山废水中Er3+的吸附去除率为90.73%,通过HNO3解吸附,回收率可达97.12%,表明螺旋藻的吸附速率快、吸附和回收效果较为理想.研究表明: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且吸附等温线能较好用Langmuir方程进行模拟(R2>0.9),属于自发吸热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利用ZnCl_2溶液对褐煤进行浸渍后在700℃条件下热解制备改性半焦,采用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ZnCl_2处理前后两种半焦表面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ZnCl_2溶液浸渍处理前后褐煤半焦对气态单质汞(Hg~0)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经过ZnCl_2处理得到的半焦(ZSC)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其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和数量有所提高,并出现了新的C-Cl基团;在100~360℃温度范围内,制备的改性半焦ZSC的脱汞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在中高温条件下仍表现出良好的脱汞性能;在化学吸附过程中,气态Hg0被C-Cl基团氧化为HgCl或HgCl_2,同时Hg~0与半焦表面含氧官能团结合生成HgO,Hg~0最终以HgCl_2或HgO的形式附着在半焦表面.  相似文献   

15.
秦庆东  刘可  马军  杨忆新 《环境科学》2007,28(10):2203-2207
考察了臭氧在H型沸石上吸附与分解情况,发现臭氧在H型沸石上发生了吸附与分解,并且吸附过程与脱附过程是不可逆的,其脱附速率很快.在吸附分解平衡后,臭氧在H型沸石上的吸附分解量与进水臭氧浓度成正比.而在1×10-3 mol/L Na+存在条件下,被Na+交换的H型沸石基本不吸附分解臭氧.考察不同阳离子和不同型号沸石对臭氧/沸石工艺去除硝基苯的影响,发现Ca2+的影响最大,另外Na型沸石和NH4型沸石在降解硝基苯的过程中,硝基苯的去除效率逐渐提高,并且Na型沸石中的Na+发生溶出,表明盐析效应影响臭氧扩散进入沸石孔道进行自分解和催化分解的能力.脱铝后的H型沸石没有体现降解硝基苯的效果.最后在pH 3.0时,H型沸石也能吸附分解一部分臭氧,说明H+的影响不如其它阳离子.  相似文献   

16.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得到污泥活性炭AC-Z。借助比表面积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污泥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瓶点法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AC-Z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中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瓶点法静态试验表明:AC-Z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AC-Z对COD和色度的吸附为吸热过程,COD的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303 K时单层最大吸附量为117.65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的描述303 K时AC-Z对COD的动力学吸附行为,吸附速率常数为2.55×10-3g(/mg.min)。动态试验表明:吸附流速10 BV/h,污泥吸附剂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可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选择质量分数5%NaOH为脱附剂时,脱附流速为5 BV/h,COD和色度的脱附率分别可以达到94.1%和91.1%以上。  相似文献   

17.
The elemental mercury removal abilities of three different zeolites (NaA, NaX, HZSM-5) impregnated with iron(III) chloride were studied on a lab-scale fixed-bed reactor. X-ray diff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porosimetr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TPD) analys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and active chloride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s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physisorption and oxidation of Hg0, respectively. Relatively high surface area and micropore volume are beneficial to efficient mercury adsorption. The active Cl species gener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s were effective oxidants able to convert elemental mercury (Hg0) into oxidized mercury (Hg2 +). The crystallization of NaCl due to the ion exchange effect during the impregnation of NaA and NaX reduced the number of active Cl species on the surface, and restricted the physisorption of Hg0. Therefore, the Hg0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samples were inhibited. The TPD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pecies of mercury on the surface of FeCl3–HZSM-5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mercuric chloride (HgCl2), while on FeCl3–NaX and FeCl3–NaA it was mainly mercuric oxide (HgO).  相似文献   

18.
29种湿地填料对氨氮的吸附解吸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出性能更好的人工湿地填料,采用等温吸附-解吸试验,测定了29种天然和非天然人工湿地填料的孔隙率、渗透系数及其对NH3-N的吸附-解吸特性. 结果表明:锯末、瓷砖、鸡蛋壳、瓷砂陶粒、火山岩等材料的孔隙率较大,瓷砂陶粒、海绵铁、石灰石、页岩陶粒、砾石等材料的渗透系数较大;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各填料对NH3-N的吸附特征,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计算,对NH3-N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居前5位的填料依次是火山岩(1.700 0 mg/g)、瓷砂陶粒(1.620 0 mg/g)、生物炭(1.353 0 mg/g)、沸石(1.350 0 mg/g)、石榴石(1.190 0 mg/g). 吸附速率的变化与填料吸附NH3-N的途径密切相关. 吸附饱和的生物炭、焦炭、大理黏土、沸石、磁铁矿、石英砂主要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NH3-N,稳定性好,解吸率均小于20%;瓷砂陶粒和火山岩对NH3-N的解吸率分别为24.50%和35.51%,既有物理吸附也有离子交换作用. 火山岩、瓷砂陶粒、生物炭、沸石对较高浓度NH3-N的吸附效果较好. 研究显示,火山岩、生物炭、瓷砂陶粒、沸石等适合作为人工湿地中吸附NH3-N的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