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也演变成全球性问题。长期以来人类以掠夺自然界资源为主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引起反思,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及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立足我国社会现状,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1):18-22
井冈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井冈山精神是对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为长征的胜利及长征精神的孕育提供了宝贵的革命经验。井冈山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中国革命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的理论逻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井冈山精神的现实逻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井冈山精神的实践逻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井冈山精神的历史逻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因此,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5.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促使人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间的存在关系,寻求生态建设和经济增效间的发展、F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取向,为人们缓解环境危机,开拓生态保护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基于原理论的内涵与观点转化而来,是在稳定经济发展脚步的基础上,更加贴合... 相似文献
6.
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5):127-136
杜国庠提出文艺大众化问题既是中国革命和文艺形势发展的客观推动,也是当时革命文学的勃兴对革命文艺理论建设的迫切需求的结果。他对卢那察尔斯基、藏原惟人、拍高根等人的理论译介活动,也促使他较早地认识到了进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建设的重要性。杜国庠在《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中主要从文艺大众化的根本目标、阶级意识的获得、文艺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及作家与文艺大众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策略。杜国庠等人的理论建设构成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结构中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型批评话语,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毛泽东、周扬为代表的政治型批评话语。杜国庠的理论译介工作,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问题的深刻思考,构成了我们理解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问题不可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9.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类自媒体及短视频平台的盛行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但也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带来了一种无法名状的空虚感,人们常常很难再静下心来追随一种信仰,理解一个理论,阅读一本书籍.人类正面临着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人们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在不断更新过去过渡开采的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自然观以劳动这一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为理论的逻辑起点,揭示了实践的观点在环境哲学自然观中的基础地位,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在环境视觉下,传统的复杂建筑物测量方法,由于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大,并且带有一定的复杂因素,无法进行准确尺度的测量,提出一种在环境视觉下的复杂建筑GPS测量控制技术.通过分析环境与建筑间关系后,以此为基础们进行GPS测量控制分析.使用GPS技术能够从空中的角度进行作业测量,避免了地面测量过程中数据累加的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率,GPS自带的激光影像技术已经能够进行虚拟演化,保证测量过程中的精准度,GPS测绘过程中能够调动多个卫星进行多视角的测量,保证了测量的精度.为了验证设计的复杂建筑中的GPS测量控制技术的有效性,设计了模拟仿真实验,利用实验过程产生的数据,有效的证明了设计的复杂建筑中的GPS测量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探究沟通满意度对煤矿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以组织愿景、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及非正式沟通、沟通氛围、媒介质量、个人反馈作为沟通满意度的变量,提出沟通满意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假设,基于SEM理论构建了沟通满意度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通过对239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沟通满意度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呈显著负相关(-0.627);沟通满意度在上行沟通、平行及非正式沟通、沟通氛围、个人反馈4个维度上与不安全行为的相关关系显著,而其在组织愿景、下行沟通、媒介质量3个维度上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该研究从新的视角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有助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环境科普的实例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活动实例,提出农村环境科普存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耕地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缺乏,科技知识普及、传播效率低下、覆盖面小等问题。基于农村科普的需求分析,认为农村环境科普应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的知识和理念、工业污染防治知识、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技术。提出农村环境科普工作的建议,包括需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环保决策能力,以服务农民为目标,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针对领导干部、农村妇女、青少年开展差异化环境科普工作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