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风险提示: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其相关的活动中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事故与职业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工伤,会对工伤职工的身体、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工伤保险条例》作为一部保护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立法,从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2.
法律风险提示: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其相关的活动中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事故与职业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工伤,会对工伤职工的身体、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工伤保险条例》作为一部保护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立法,从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3.
正工伤,又称"工作伤害"或"职业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七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  相似文献   

4.
第一讲职业伤害的发生及后果在国际劳工术语中,职业伤害又称职业事故,包括劳动者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两类伤害。工伤保险是对职业伤害实行劳工赔偿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的“工伤”一词均涵盖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能理解为狭义的工伤事故。1996年10月实施的《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5.
王川  许珂  杨一博  尹旭虹 《安全》2013,(8):42-44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有近2亿人,而每年新发职业病高达数万例,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人数均居世界前列。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各行业工业企业对职业健康伤害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职业伤害和职业病是严重危害我国职工生命和健康的大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控制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注意。据报导,工业化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用于职业安全和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的资金,约占基本建设投资的20%。相对来说,我国这个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每年因职业伤害和职业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国家的政治声誉带来不良的影响。 为此,有关专家、学者都试图从理论上、实践上寻找到控制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办法。笔者拟就我国的经济管理和决策,主要在生产资料补偿基金的使用上,谈谈职业…  相似文献   

7.
<正>工伤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遭受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赔偿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那么,是不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伤害都能得到工伤赔偿呢?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姚国文说,并非所有工作中的伤害都可享受工伤待遇。受伤后1年内申请工伤梁成是乌市某公司职工,2013年3月,他在工地上干活时被吊车挤压,致全身多处受伤,左腿截肢。2014年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职业病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职业病是由于职工在工作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健康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根据职业健康伤害的发展特性分析,除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固有特性和强度外,个体因素对职业健康伤害的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企业来说,职业健康伤害预防不仅要关注对作业环境和防护条件的改善,还应通过开展职业健康宣教工作,引导提升员工的主动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机构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年代中后期,美国处在一个动荡时期。国家面临严重内外交困,人权问题、妇女权力、越南战争和环境污染等所有问题,都困扰着国家。同时,职业伤害和职业病,无论是在人数方面,还是危害性方面,迅速增长。使人致残的职业伤害,在十年内增长了20%,每年平均工矿企业死亡14000人,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日趋严重,大大促进了它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0.
4月29日,常熟市安监局、卫生局等相关职能科室深入支塘镇蒋巷村,联合开展以“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现场咨询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宣传、发放科普读物、职业健康知识咨询等厅式,分别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劳动暂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和义务、常见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流程等内容与企业职工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陡康局今日宣布它将与列文斯顿的玛勒特房屋公司进行合作,帮助该公司创建安全健康管理系统,保护雇员防止职业伤害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12.
旨在介绍一种新型的职业健康科普教育培训模式—职业健康体验场馆。通过对比课堂培训、在线学习、现场体验等培训形式,引出职业健康体验场馆在职业健康培训中的优势,其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模拟和实物等展示手段,向职工展示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和特点、职业病防护的方法和措施、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内容,并探讨了职业健康体验场馆的建设和发展的措施建议。职业健康体验场馆培训模式使职工通过实地体验和感性认知,直观地感受职业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了解和预防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提高职工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认识和技能,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借助这一创新的培训模式,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职业健康素养,推进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0多年的努力,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职业场所伤亡率大幅下降,职业伤害与职业病人数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和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增强,公众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认识也大幅增加。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在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凸显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胡伯特·汉弗莱奖学金项目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中后期,美国处在一个动荡时期。国家面临严重内外交困,人权问题、妇女权力、越南战争和环境污染等所有问题,都困扰着国家。同时,职业伤害和职业病,无论是在人数方面,还是危害性方面,迅速增长。使人致残的职业伤害,在十年内增长了20%,每年平均工矿企业死亡14,000人,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日趋严重,大大促进了它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立法进程。1970年,在以上所叙述的背景情况下,理查德M.尼克松总统在国会的压力下,签署了"1970职业安全卫生法"。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为了纪念威廉姆和斯坦格两人经过不懈努力,而被称为"威廉姆…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小企业占总企业数的97%,雇佣的工人占总工人数的60%。由于日本工业局和劳工局双方的不断努力,小企业的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在过去三十年中已呈现出稳步下降趋势。然而,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职业伤害指数仍然相对较高。小企业中职业和非职业健康状况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合适的职业安全健康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事故和费用     
一、事故的种类事故 ,就是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不期望事件。事故根据其伤害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两类 :1.职业伤害事故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的不期望事件被称为职业伤害事故。其中主要是 :骨折 ,外伤 ,烧伤 ,急性中毒 ,窒息 ,电伤害 ,辐射伤害 ,等等。职业伤害事故还包括上下班事故和导致职业相关病症的事件。上下班事故 :上、下班途中发生而导致死亡或人身伤害的事故。“职业相关病症”(workrelatedillhealth)由“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拓…  相似文献   

17.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14,(12):I0010-I0011
一、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病诊断通则》标准?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职业、工种和劳动方式不断产生,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也采取了动态调整的原则,不断增加新的职业病病种。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制化的进程,进而有力地推动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开展,其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不必讳言,两部法律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项建议:制定《职业(劳动)安全卫生法》(一)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必要性职业安全卫生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其惟一宗旨是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其中的“安全”是指劳动中不发生导致人体急性伤害的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加强职业病危害重点防治场所的监测与管理要求,本文研究基于物联网DCM体系架构,设计了一套职业健康智能化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在线监测、预警及管理。实现企业及监管机构对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的全过程监测、预警及管理,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保障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