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亮  徐力杰 《灾害学》2021,(4):152-155
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由于无法准确定位救援位置,导致救援速度比较慢,因此,研究基于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方法,构建一个包含校园内所有人员的基础信息库,并安装相关人脸识别设施。地震灾害发生后,对设备采集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地震灾害中校园内被困人员数量以及被困人员最后出现区域(即被困区域),以建筑破坏指数表示地震灾害下校内建筑结构风险,将建筑结构风险由高至低划分为5个等级,结合智慧校园人脸识别、校内建筑结构风险等级以及路网模型,生成包含基础资料、校内复合灾害分析与应急救援要素规划等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救援方案完成救援力量的合理部署,再加上多种救援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有效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并提出安全优先、安保优化等校园防震减灾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1,(3)
川藏铁路自东向西横穿雅砻江段高山峡谷区,沿线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且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链状性、强破坏性等特点,严重威胁川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了实现对深切峡谷区重大滑坡地质灾害早发现早防范,采用孕灾环境条件分析、高精度遥感、InSAR监测技术、无人机航拍等"星-空-地"识别技术,对深切河谷滑坡进行早期识别。获取深切峡谷区滑坡包括孕灾环境、斜坡空间几何结构、斜坡灾变演化特征等指标,构建深切峡谷区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识别方法对典型滑坡甲西滑坡进行识别验证。以期为深切峡谷区滑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18,(2):88-89
据外媒报道,英国航空公司正在将生物身份识别闸机投放到更多机场,美国境内的纽约(JFK)、迈阿密(MIA)和奥兰多(MCO)机场有幸增设。2017年11月起,英航就已经在洛杉矶国际机场(LAX)试用过这种"生物电子闸机",其支持面部识别功能,可匹配护照、签证或移民照片是否一致,免去了登机时还需要出事登机牌或身份证明的麻烦。  相似文献   

4.
小泉 《防灾博览》2002,(2):33-33
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生物识别技术,各大IT公司的算法正将指纹检测术武装进ATM、蜂窝电话、网络金融交易和防盗门等各个领域。但科学家们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 眼纹:眼纹是指人眼内视网膜的图纹。因为人的视网膜结构都存在差异,所以眼纹也各不相同。通过电子照相机可取得人的眼纹,用来做身份鉴定,其可靠性可与指纹相媲美。 唇纹:唇纹就是人的口唇图形。人的唇纹各不相同,而且人的唇纹并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桥梁高耐久性拉索,已经在多个桥梁中得到应用,但是对这种新型桥梁拉索的损伤监测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本文拟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碳纤维桥梁拉索疲劳损伤。首先,通过疲劳试验,得到了拉索整个损伤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参数,并将声发射特征参数两两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计数、能量、持续时间、幅值和时间的相关点图可以来综合表征损伤。其次,基于声发射监测信号特点,考虑用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来处理声发射信号,分析小波系数的奇异性,采用"节点-幅值"定位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拉索的损伤识别。与相关点图相比较,小波分析方法在处理声发射信号时,图形更加清晰,特征更为突出,损伤更易识别,而且还可以利用小波阈值去噪、对声发射信号实行信噪分离、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损伤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历史、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基于遥感进行的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个遥感技术发展阶段所采用的震害识别技术,对震害识别技术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每种分类方法的划分标准和原则,并对每一种震害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各自的技术关键、优势和不足.根据现行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状况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19,(3)
以2018年河北省中南部两次冰雹天气过程为例,探索了利用雷达资料跟踪冰雹灾害路径和影响区域的方法。通过台站观测冰雹与雷达识别冰雹区域的对比分析,发现依据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三个参数能够基本识别"冰雹最有可能发生的路径和影响区域"。对雷达识别区域与农业受灾面积进行分析,得知二者成正比关系,进一步说明可以用雷达识别得到的区域对冰雹灾害进行跟踪和鉴定,为更加科学的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理技术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技术。从滑坡的风险因索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滑坡风险防范措施等风险管理流程人手,对基于风险管理技术的边坡安全与滑坡预防思想进行了论述,指出应用风险管理技术是帮助管理者有准备地、理性地面对所可能遇见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最终减少或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预防手段。最后概括了滑坡灾害研究的进展和风险管理在滑坡灾害预防方面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16,(1)
对公共安全国际标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综述,对公共安全标准化组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详细介绍了ISO 22312:2011《公共安全——技术能力》国际标准的作用、使用范围和内容,提出了公共安全技术能力的研究方法以及三维安全缺口模型。并具体分析了公共安全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来源于科学技术、人为、经济、地质、生物、气象、气候、环境、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天外、自然资源、社会凝聚力以及火灾的威胁),需保护的目标(包括文化、卫生医疗、能源、资源、基础设施、运输、网络、政府、人员、银行与金融),以及危机的阶段(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危机发生后)。重点强调了公共安全的关键技术能力,给出了7大分支的具体内容及其解释,包括传感技术、指挥和控制,通讯和协调能力、模拟技术、对公众提供保护的能力、监控技术、实体防护技术、后勤保障能力。还包括对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系统、火警探测系统、识别、信息和计算机、汽车导航系统、船岸无线电、纳米、人机界面、抗震结构等技术的运用能力。以为我国公共安全及其相关组织实施该国际标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据报道,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学生正在研制用于搜救行动的智能蜘蛛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识别周围的物体,并在不平的表面进行移动。此款机器人被命名为"蜘蛛",因为它通过六个机械手移动,外形就像蜘蛛一样。它可以识别周围的地形,并在图形处理器的帮助下决定该如何行动。学生制订了一套能让机器人自己学习的算法,使它可以分析情况并作出决定。另外,一套可以让机器人识别其"主人"容貌、并对物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5,(2):88-89
3D打印方兴未艾,4D打印渐行渐近。在两年前知名的美国TED环球大会上,计算机科学家斯凯拉·迪比茨首次通过视频向外界展示了魔术般的4D打印技术——一根奇特材质的小棍扔到水里后,慢慢扭曲变形成麻省理工学院的缩写字母"MIT"。斯凯拉·迪比茨称,这一新技术的灵感来自于生物的自我复制,他相信机器和建筑很快也能够自我组装、复制以及修复,因为这是自然系统的内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与早期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学》2019,(2)
作物干旱是干旱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的粮食产量。为了积极应对干旱灾害影响,实施对作物干旱的早期精准预警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展的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研究进展,包括干旱临近—发生阶段作物根系、气孔、叶水势等对早期干旱响应的敏感信号和指标;干旱发生—发展阶段中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同化代谢与干物质累积等对干旱的响应过程;干旱发展—结束过程中的复水效应与干旱影响损失定量模拟评估技术等;梳理了农业干旱监测预警综合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农业干旱监测和预警指标种类和应用情况、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以及作物干旱地面监测与识别技术等相关成果。探讨了未来通过开展作物对干旱应激响应的生理生态过程机制研究,进而准确捕捉到作物响应干旱胁迫的早期信号,为实现作物干旱的早期识别、提前预警和应对作物干旱灾害的不良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工程风险识别的效率较低,也缺少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分析工程特性、风险特点和现有的风险识别方法,提出了在工程风险识别中大规模地引入故障树技术,以实现风险知识共享,提高风险识别和度量的效率。初步构建了以分部分项工程为识别单位,以故障树为主要分析模型,依托信息技术的工程风险识别和度量系统。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涛  吴丽萍 《灾害学》2011,26(3):139-144
在界定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识别出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应急联动组织机构、应急联动法律法规、应急物资协同调配、应急队伍协同调配、应急预案动态协同、应急信息实时沟通、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灾害特征和区域合作基础。同时,运用ISM技术,确定区域应急联动9个影响因素的关联性,计算和分解可达性矩阵,绘制4级递阶有向图,得出区域应急联动影响因素的内在层次性,即划分出"基础层"、"过渡层"和"直接层",为有效构建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2010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为: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全球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  相似文献   

16.
在7月一个炎热的中午,我的一位好朋友冒着骄阳在动物园里游览。他打电话来告诉我:"此行不划算,大多数动物都在睡觉。"在炎热的夏天,大多数动物都会尽量减少活动,以躲避高温的伤害。过了一会儿,这位朋友又打电话来问我:"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人们可以躲在有空调的屋子里。而那些可怜的生物,尤其是野生环境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印象     
神农架享有"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天然药草库"、"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控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与识别,准确获取安控系统运行状态,对分散的安控系统策略进行结构化统一建模,实现了安控当值策略的快速识别,为离线策略在线校核提供基础数据,并进行了安控系统的静态安全、暂态安全和动态稳定的全面校核。研究结果表明一种计及多类安全稳定约束的安控系统在线校核技术对防止安控系统离线策略控制量不足或者不匹配等情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份以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陕西兴平市、江苏南京市等多个地区的地震谣传,谣传中发生地震的地点不同,但是主要内容基本相同,都是"据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预测:中国某地几级大地震于2010年几月几日几点降临,震中为某某地……"一系列地震谣言,引起了当地群众的恐慌,扰乱了生产和生活秩序,给人民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请他谈谈如何识别地震谣言科学应对地震。  相似文献   

20.
为给大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模态参数,利用润扬悬索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HMS)记录的主梁加速度响应,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开展了该桥的模态参数识别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麦莎"台风期间该桥模态参数与所测环境的风速、温度因素间的偶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HHT识别的低频段阻尼比值普遍要大于高频段,阻尼比总体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识别结果与成桥试验所得现场实测参考值以及有限元值几乎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台风期间各阶模态的频率相对稳定,受风速、温度影响程度小;模态阻尼比的波动性则较为明显,受风速、温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更好地掌握台风期间大跨度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其全过程变化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