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暴潮灾害分级是风暴潮灾害风险管理和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的理论基础。风暴潮灾害大小的分级应既能反映风暴潮本身强度的大小,也应包括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风暴潮灾害分级包括危险性等级划分和灾情等级划分,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风暴潮灾害分级标准。基于风暴潮致灾强度、风暴潮防御能力、灾害损失及发生频率4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风暴潮灾害不同等级的划分标准,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分级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对风暴潮灾害分级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未来风暴潮灾害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于良巨 《灾害学》2021,(1):13-17
我国温带风暴潮灾害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沿岸,其中莱州湾沿岸是频繁发生的重灾区。以识别莱州湾沿岸发生的温带风暴潮灾害链的组成为研究目标,通过2次典型灾害事件分析了温带风暴潮灾害的成因、发生及其演化规律等问题,进而识别了温带风暴潮灾害链发生过程中的灾害类别及相应致灾因子,根据致灾过程提出了5种灾害链条,最后区分了不同行业灾害损失中主要致灾因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对温带风暴潮灾害链的预警及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风暴潮是河北省沿海最主要的灾害之一。本文收集整理了最近2044年的史料,分析了河北省风暴潮的成因,讨论了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危害程度及区域评价,提出了河北省风暴潮的预警要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沿海验潮站和水文站典型重现期数据,综合考虑风暴增水和超警戒潮位,分析了我国沿海一般潮灾、较大潮灾、严重潮灾、特大潮灾的发生频率,揭示了不同等级潮灾的发生频率在我国沿海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受风暴潮灾害影响,鸭绿江口沿岸、河北秦皇岛和唐山北部沿岸、成山头-青岛沿岸、广西防城港沿岸、海南东南部和南部沿岸风暴潮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不大;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等区域是风暴潮易发区,发生特大潮灾概率较低但严重潮灾发生的频率较高;福建北部福州到浙江南部台风沿岸、广东珠江口到阳江沿岸、雷州半岛东部沿岸是风暴潮灾害严重区,特大潮灾发生频率最高。基于不同等级潮灾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提出了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防御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迎春  林艳 《灾害学》1998,13(2):47-52
本文收集整理了最近2045a的史料,论述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评价,分析风暴潮的成因及分类,提出风暴潮的预警要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暴潮灾害对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影响,选取风暴潮危险性、海水淡化工程脆弱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海水淡化工程风暴潮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天津为例,对不同海水淡化工艺进行了风暴潮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天津沿海地区采取4种方案的海水淡化工艺,其风暴潮灾害风险都是可接受的。由计算风险值可知,取用冷取水或海滩井取水的海水淡化工程,风暴潮灾害风险较低;其次为采取热法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在选取直接取水方式的膜法海水淡化技术时,应加强风暴潮灾害的防护。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风暴潮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暴潮是指在大气强迫力作用下局部海面的异常升降现象,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达上百亿元,风暴潮科技减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基于Oracle和GIS技术的风暴潮减灾信息化、网络化实现框架,阐述了风暴潮减灾数据库设计、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集成、基于GIS的减灾辅助决策分析、基于3s技术的灾害监测和调查以及基于GIS的灾损评估等5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沿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风暴潮灾害的高发区。在分析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特点、广东省风暴潮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国栋  康建成  闫国东 《灾害学》2010,25(3):114-118
对风暴潮灾害形成机理、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灾害风险区划与等级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①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多为主要社会因子和经济损失因子,而忽视主要气象水文指标(最大增水、中心风速等)对风暴潮灾害的影响,研究发现,最大增水和风暴潮灾害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主成分分析等相关数学模型提取指标因子,避免指标选取主观随意性,又能够客观的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②应建立统一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指标;提出建立灾害熵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定量的反映所研究区域灾害损失整体水平,灾害熵值也可作为划分灾害等级的分级量度。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是全球少数几个风暴潮风险最大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灾害风险理论出发,在对风暴潮风险的认识、风暴潮危险性评估、风暴潮易损性评估,以及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风暴潮风险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现阶段风暴潮风险评估研究还比较薄弱,未来的风暴潮风险研究应该由单要素评估走向综合评估,加强风暴潮风险评估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全球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未来风暴潮风险的影响,完善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体系,提升风暴潮预报预警能力,为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风暴潮灾害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一红  肖嗣荣 《灾害学》1999,14(3):70-75
较详细地分析了天津、河北沿海地区风暴潮时空分布规律、灾情、产生的原因, 指出近年来本区风暴潮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增长更快。在过去40 a中, 每过10 a 灾损约增加10 倍。并提出了防潮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千年中国重大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背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不同分辨率建立了近二千年和近五百年中国重大气象灾害频率分布曲线。得出近二千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频率分布,在11世纪前低处于低发时期,11~12世纪灾害迅速增加,以后通过两峰两谷于19世纪进入灾害群发时期。近五百年,17世纪和19世纪中叶后为两个灾害群发时期。上述灾害群发时期都发生在数百年气候变化暖的背景下的暖期和冷的背景下的冷期。另外在气候转折时期,我国重大气象灾害也群发。根据上述关系,估计现今至2030~2050年,具有灾害群的气候变化背景,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将群发,特别是洪涝与风暴潮增加,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对于大面积干旱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海洋灾害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及时获取海洋灾害发生及其影响的监测信息,并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根据渤海湾海洋灾害发生的特点,从风暴潮、赤潮、海冰、海域污染等海洋灾害的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入手,介绍了河北省海洋灾害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的功能。应用服务情况表明,该系统对渤海的风暴潮、赤潮、海冰、海域污染的遥感监测效果良好。重点对利用NOAA/AVHRR数据开展的1998—2006年春季渤海海域污染遥感监测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近海水域从1999年开始出现大范围污染,其中,2002年最为严重,2003年以后有所好转,但是近两年的污染状况又趋严重。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风暴潮减水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岛大港观测站连续30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年、季、月等时段分别抽样,对风暴潮减水进行了长期统计分析.考虑到海岸地区风暴潮减水的诱因不同,在一维复合极值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分布法".新方法探讨了假设所有数据源于同一分布而产生的重现值估计误差.与年极值法和阈值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以往算法得到的重现值偏低,并给出了青岛地区受季节变化影响的风暴减水设计重现值.统计表明,青岛大港春、秋、冬季均有风暴减水发生.由于寒潮大风是其产生的主导因素,以冬季的极值减水序列为样本,所得重现值与考虑季节变化得到的重现值相当.说明在实际工程区域,选取主要天气形势产生的水文要素为样本,替代所有观测数据,使统计计算得以简化的做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客观有效的指标体系是精准估算台风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广东省为案例研究区,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灾害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脆弱性、抗灾能力3类风险要素进行指标甄别遴选,并将研究区按照经济发展条件分为3个时段,分别分析不同时段内各个风险要素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对于不同时段,各风险要素的影响指标变化不大,但与风险要素的关联程度会有差异。与传统的指标体系构建相比,本文结合历史案例构建备选指标更具有事实依据,并且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指标遴选,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增强了指标与研究对象的关联度,减少了指标冗余,使得结果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为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变化及未来趋向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受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的国家之一,风暴潮灾一年四季,从面到北均可发生,本文基于中国沿海近50年风暴潮灾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近500年全国及长江、黄河、珠江三角洲的历史记录和近50年实测风暴潮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及其与气候波动的关系,并对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风暴潮灾的变化趋向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近500年来,中国沿海的风暴潮灾的气温较高的偏暖时段  相似文献   

17.
影响黄渤海域热带气旋的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71—2000年北上影响辽东半岛及黄渤海域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路径分类及灾害特点,结果表明,台风是造成黄渤海域风浪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辽东半岛地区,最大暴雨是由台风引起的;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不同;热带气旋活动具有群集性,在产生风暴潮、暴雨的同时,常引发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加重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