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一、我国水污染的特点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和众多的主客观原因,纵观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传统的污染物(COD、BOD)未能控制住,富营养化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都相继增加;点源污染未有效控制住,非点源污染在一些地区又突出起来。由于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已造成我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引起了普遍缺水和严重的生态后果。造成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 相似文献
2.
王亚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18-21
盲目建设、过度开发以及人口的急速增长,致使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凸现。针对这一情况,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目标,治污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不完善,立法中出现了忽视政府作用、农村水污染问题未引起重视、部门规章与地方立法相互冲突、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足等问题。为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需在立法理念与立法制度上不断完善,以期改善我国的水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3.
当前,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环保政策也应当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针对淮河治污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全国环保工作的一点认识,试图提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国环保政策的一些方向。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国家把淮河治污工作作... 相似文献
4.
李伊萍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Z1):61-64
从技术类型、机理、行业分布、综合效益等方面分析了1992—1996年评定的水污染防治最佳实用技术,讨论了环保最佳实用技术开发管理体制,提出了统筹规划、建立专项开发基金、完善制度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湿地保护的长效措施。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在立法上仅有原则性规定、湿地概念的缺乏、行政管理体制混乱、补偿责任主体过于单一、未考虑受偿意愿等诸多问题。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提高湿地资源的法律保护地位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湿地生态补偿立法进程、明确湿地法律概念、理顺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变湿地生态补偿责任主体单一的状况、遵循公众参与原则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了菏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现状后,分析了本地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屈振辉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11,(4):18-2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因此农业生态补偿占据着我国生态补偿的最大比重,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生态补偿制度。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现在存在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经济手段运用不充分且补偿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科学的补偿标准和管理体制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完善农业状态补偿制度的法律依据、充分发挥农业生态补偿中的经济手段并使其生态补偿形式多样化、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和管理规范化等方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碳信息披露义务作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支撑,须经行政法律责任规范的具体适用保障履行。实践中,碳信息披露呈现披露内容真实性存疑、披露程序违法较为普遍的现象,偏离“双碳”目标实现的规范性要求。现有碳信息披露行政法律责任体系,忽视了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信息披露与碳排放相关信息披露之间的行为一贯性,对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信息披露的行政法律责任预留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对碳排放相关信息披露的行政法律责任规定过于简略。通过对既有分散式立法模式的反思,应以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作为顶层立法,对碳信息披露的行政法律责任体系进行框架性规定,同时在下位法中予以细化规定,以实现法律秩序的内在统一。在细化行政自由裁量区间方面,宜将“违法所得×倍率”“损害结果×发生概率”作为弹性指标;在丰富行政法律责任的类型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罚款数额、对披露义务主体及直接责任人员采取双罚制等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7年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中国环保产业》2008,(11)
本文在对行业重点水污染治理企业调查的基础上,综述了2007年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的技术开发应用情况、技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案情】
案例1:
原告: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被告: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是1990年初成立的台商独资企业,主要从事各种卫浴设备、黄铜阀门及水道器材零配件等产品的生产。其中黄铜铸造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有刺鼻的恶臭气体排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保产业》2007,(10):16-19
本文综述了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淮河水污染治理始于1994年,是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役,从此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向水污染宣战的序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洽淮十年来,沿淮四省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下降,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过去淮河流域高速度的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十年淮河治污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点源污染负荷在水环境污染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而农业生产活动又是最大的非点源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污染源,控制非点源污染要比控制点源污染困难得多.扼要介绍了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农业非点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政策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控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目前还普遍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不足,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本文就此问题,对园区企业在废水预处理、收集和处理、末端排放、水循环利用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技术和管理两大方面,对园区水污染防治的需求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对环境主管部门、园区管理者和环境服务商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资源的流动性,水污染事故常常影响到上下游不同的行政区的生态环境,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几乎成了中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制度痼疾。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对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解决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所以根据该条的规定对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范围、解决方式的效力以及救济方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的解决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总体环境形势可概括为:局部地区和行业的部分环境指标有所改善,环境恶化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未来的环境压力将继续加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应对污染事故的机制建设,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废电冰箱的环保处理及污染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废电冰箱隔热泡沫材料的构成、数量、污染物类型及对大气层的污染破坏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废电冰箱这种特殊固体废弃物的环保处理技术方法和工艺特点,并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使用的成熟的工艺技术路线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