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又名四氯甲烷,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易挥发、不易燃的油状液体,有类似氯仿的微甜气味。分子量为153.84,沸点76.8℃,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四氯化碳曾广泛用作溶剂、灭火剂、有机物的氯化剂、香料的浸出剂、纤维的脱脂剂、粮食的蒸煮剂、药物的萃取剂、有机溶剂、织物的干洗剂,金属切削中的润滑剂等,也可用来合成氟里昂、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碳中毒 四氯化碳又叫四氯甲烷.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微甜气味,不燃烧,易挥发,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遇火或烧红的物体时,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工业用的四氯化碳不纯,含有硫化碳、硫化氢、盐酸、光气、有机氯化合物和硫化物。 四氯化碳蒸气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蒸气和液体均可经皮肤吸收侵入人体。口服四氯化碳液体胃内吸收较少,主要在小肠吸收。因此,在接触四氯化碳时,要防止它从呼吸道、皮肤、口腔进入人体,特别要防止从呼吸道和皮肤的进入。 四氯化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肝…  相似文献   

3.
<正>溴甲烷(Methyl Bromide,Monobromomethane)又称甲基溴、溴代甲烷、一溴甲烷,分子式为CH3Br,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有甜味的液体。分子量94.95,比重1.6755(20/4℃),沸点4.6℃,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其本身也是一种溶解性很强的有机溶剂,能腐蚀铝、镁和它们的合金。它在氧气中易燃,在  相似文献   

4.
四氯化碳(CCL)英文名称:Carbontetrachloride;Tetrachloromethane通用或商品名称:四氯甲烷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液体,具有酸样气味。相对容庞:1.597(20℃)溶点:-22.6℃沸点:76.8℃闪点:-22.9℃蒸气压:13.33kPa(23℃)溶解性:l毫升可溶于2000毫升水中。可与醇、苯、氯仿、醚、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混溶。危险性:加热分解,放出高毒的光气烟。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亵现四氯化碳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及肝、肾损害。中毒同时摄入乙醇可使病情加重。四氯化碳遇热可分解成光气,发生光气中毒。短期内吸入…  相似文献   

5.
石棉 存在于制动器内层表面,流水管道和滤色片中。 砷 存在于杀虫剂、合金制品及除草剂中。 苯 存在于化妆品、化学溶剂、涂料、粘胶剂中。 镉 存在于补牙物及电池中。 四氯化碳 存在于化学溶剂、旧的灭火器中。 氯仿 存在于氯化物及饮料  相似文献   

6.
二硫化碳,英文名称:Carbon disulfide,CAS:75-15-0,分子式:CS2,分子量:76.1,一种无色液体。实验室用的纯的二硫化碳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但是通常不纯的工业品因为混有其他硫化物(如羰基硫等)而变为微黄色,并且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味。二硫化碳主要作为制造黏胶纤维、玻璃纸的原材料,也是生产人造丝、赛璐玢、四氯化碳、农药杀菌剂、橡胶助剂的原料或中间体;在生产油脂、蜡、树脂、橡胶和硫  相似文献   

7.
<正>二氯乙烷概念二氯乙烷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正己烷,俗称白电油、除白水等。常温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9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进而引起燃烧爆炸。  相似文献   

9.
四氯化碳是不燃也不助燃的液体,易挥发,遇热迅速气化,1公斤四氯化碳液体可以气化为145升蒸气。这种蒸气比空气重5.5倍。能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隔绝空气,窒息燃烧。四氯化碳液体的电阻率很高,2.5毫米厚的四氯化碳液体能耐2万多伏电压,其蒸气的绝缘强度比空气高5-6倍,可以扑灭电气火灾。因此,四氯化碳灭火机的主要用途是扑救电气设备火灾和少量油脂、易燃液体火灾。 但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用四氯化碳灭火机扑救金属钾、钠、镁,电石,二硫化碳等火灾,这是因为四氯化碳与灼热的金属钾、钠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分解,甚至爆炸。 二、四…  相似文献   

10.
<正>1,2-二氯乙烷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油状液体,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制造氯乙烯、乙二酸、乙二胺、苯乙烯等;在农业上可用作谷物的熏蒸剂、土壤消毒剂,是杀菌剂稻瘟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的中间体,还是药物灭虫宁、哌哔嗪的制造原料;在纺织、石油、电子工业用于脱脂,在机加工用于金属脱脂,也用作油脂、树脂、橡胶的溶剂,以及咖啡因、维生素、激素的萃取剂。1,2-二氯乙烷有氯仿样甜味;熔点-35.3℃,沸点83.5℃,密  相似文献   

11.
苯(Benzene,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冰乙酸和油类任意混溶,微溶于水,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一、五氯硝基苯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有发霉的气味,熔点146℃,沸点328℃,相对密度(水=1)1.72,可燃,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苯、氯仿、二硫化碳。五氯硝基苯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用作中间体,及用于土壤杀菌、除草剂等。对人体的危害:本品有毒,侵人人体途径主要为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造血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很多,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毒物等;按物理状态可分为固态、液态、气态毒物;按毒理作用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神经性、溶血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性毒物等。一般将生产性毒物按其综合性分为以下几类:金属及类金属毒物:如铅、汞、锰、铬、砷、磷等;刺激性和窒息性毒物:如氯、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等;有机溶剂:如苯、甲苯、汽油、四氯化碳等;  相似文献   

14.
一、五氯硝基苯 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有发霉的气味,熔点146℃,沸点328℃,相对密度(水:1)1.72,可燃,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苯、氯仿、二硫化碳.五氯硝基苯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乙炔是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氯仿、苯,属极易燃气体:经压缩或加热可造成爆炸.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乙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原料.也用于氧炔焊割。  相似文献   

16.
刘凤领 《安全》1995,16(6):11-12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氯,其分子量70.91,比重2.49,沸点—34.6℃,多呈现为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我国工厂企业车间空气中工业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 1mg/m~3。工业使用的氯多由食盐电解而得。主要用于冶金、造纸、纺织、染料、制药、农药、橡胶、塑料及某些化工生产的氯化工序,也用于漂白粉、光气、染料等生产过程。氯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的粘膜,导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量废弃铁尾矿砂再资源化新途径以解决当今环境污染这一重要问题,并获得隔声兼备吸声功能的新降噪材料,基于废弃铁尾矿砂的再资源化和声学材料的降噪理论,将铁尾矿砂粒径微纳米化,并以不同粒径的铁尾矿砂为基体材料,添加少量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SiO2气凝胶为气孔改良剂及短玻璃纤维(GF)为增强剂等成功模压制备吸声和隔声兼备的微纳多孔吸隔声板.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铁尾矿砂粒径、试样厚度、SiO2气凝胶添加比例、CMC添加比例以及GF添加比例等对试样吸声和隔声的影响.结果 表明,铁尾矿砂粒径为首要影响因素,微纳化可有效提高其隔声量和吸声系数.研究最佳制备条件为:铁尾矿砂粒径为200 nm,试样厚度为20mm,SiO2气凝胶添加比例为12.5%,CMC为2.5%,GF为2%,该条件下试样孔隙率和体积密度分别为34.5%和1.02g/cm3,最大吸声系数可达0.44,平均吸声系数为0.31,平均传声损失隔声量可达到34.1 dB(A).微纳铁尾矿砂材料实现了隔声与吸声兼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剂类型、萃取剂体积、分散剂类型、分散剂体积、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萃取时间对水样中痕量十溴联苯醚(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对萃取回收率(ER)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分散剂体积与萃取剂体积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极值法确定的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下的萃取回收率为88.24%.以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以分散剂体积、萃取剂类型、pH值、离子强度及萃取时间为输入,萃取回收率为输出,建立了影响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检验样本预测输出值和试验值的决定系数为0.873 4,表明模型可以预测水样中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回收率.采用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的优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下的decaBDE萃取回收率平均值为99.94%,比通过极值法确定的萃取回收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荧光法在目前水质石油类测定分析方法中,干扰成分主要有:苯酚、LAS、S、邻硝基酚、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硝基苯、丙酮等。荧光法测定过程中萃取剂中的干扰有机物在特定波长的吸收效果要比紫外法和红外法少。因为萃取剂中的有机物对紫外光和红外光有吸收的物质大多不产生荧光,尤其在激发状态下测定石油类的定量分析实验中,能产生荧光的干扰物质则会更少。实验部分主要仪器及试剂主要仪器:日本岛津生产的RF-52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721  相似文献   

20.
厨余垃圾堆肥蓬松剂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解决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大等问题,分别添加锯末、树叶、秸杆和干马粪为蓬松剂进行厨余堆肥技术研究。采用翻转式堆肥设备,利用出口气体检测仪、温度计及扫描电镜,研究添加蓬松剂堆肥过程中耗氧速率,温度,出口CO2、H2S、O2浓度,堆料结构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蓬松剂堆肥,堆料所能达到的高温及其停留时间、好氧速率、产CO2气体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很好地控制出口H2S气体浓度。特别是以干马粪和锯末作为蓬松剂,可明显改善堆料孔隙率,吸收多余水分,加速氧和有机物的传输速率,改善好氧堆肥微环境。因此,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加入干马粪、锯末等蓬松剂是保证堆肥顺利进行、提高堆肥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