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制备及其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城市垃圾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以焚烧为代表的传统垃圾焚烧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此文章提出了垃圾衍生燃料制备及燃烧技术以解决垃圾能源化问题。文章阐述了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成分及RDF的分类,介绍了RDF的制备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研究了三种RDF的燃烧技术。最后结合中国垃圾问题的具体特点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发展RDF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1 资源垃圾化 自然资源是自然介质中可供人类认识、加工利用并具有开发利用经济价值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促使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制造各种产品的同时必然伴随各种固体废物的产生,各种产品消费后也会产生许多废物,最终把产品变为废品。人们把这些固体废物统称为垃圾,把受技术水平限制造成资源损失和最终变为垃圾的过程,称为自然资源垃圾化。随着自然资源不断开发利用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人口高度集中和城市化迅速发展以及刺激性消费政策的实施,世界各国垃圾剧增。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新增垃圾419.49万吨,人均日产垃圾0.81千克,人均年产垃圾301.88千克,垃圾的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24%,高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2.5~3倍。垃圾的增加使处理日趋困难,成为现代都市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哪里有人的活力踪迹,哪里就有垃圾,就连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登山道上也留有勇士们的废弃物。垃圾,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共存的物质,不论人们喜不喜欢,也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等程度,它都是不能被消灭的客观存在。纵观世界,各国每年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处理。至于全球一年生产多少垃圾、电脑也算不清。据最少的估计,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其危害严重,目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从巴彦浩特镇生活垃圾现状出发,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出了生活垃圾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垃圾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各国自然条件与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与经济实力、技术条件与水平、垃圾资源特点、组成成分及开发处理现状和问题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在全球范围内不可能采取同一模式开发利用垃圾资源,必须立足各国的实际,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出特定时期适合本国国情的垃圾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方向。长期以来,我国垃圾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方向始终以土法堆肥占主导地位,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首先,我国数千年来就有着堆肥的习惯,并积累了堆肥的经验和技术;其次,我国垃圾成分适宜于  相似文献   

6.
筱军 《环境》1995,(12)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解决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拉圾能源化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垃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尖锐地摆在世界各国面前,是令世界各国最感头疼的难题之一。据一些环保部门估计,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每年新增垃圾约100亿吨。在世界各国中,产垃圾最多的是美国,每年产生活垃圾2亿吨,工业垃圾20亿吨,垃圾堆放占地1.2万平方公里;人均产垃圾最多的是德国,每年产垃圾3亿多吨,人均产垃圾最约800公斤;亚洲产垃圾最多的是日本,每年也产垃圾3亿多吨。这些垃圾通常为露天堆放或填埋及焚烧,严重地污染了大气、水体、土壤,破坏生态平衡。近几年,有些国家将垃  相似文献   

7.
<正> 垃圾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各国的社会管理专家们在注力于研究种种能动员社会力量的新颖的垃圾清理法。日本最近,日本生产了一种家庭垃圾处理机,使用微波把家庭厨房垃圾弄干燥,然后燃烧,使成微粒状的灰,它不必使用垃圾车收垃圾运到垃圾场燃烧,可使政府的垃圾处理工作负担大为减轻。加拿大加拿大普罗维登斯堡市政府在一处市民经常休息的地方建了一所现代化的澡堂,市民们到这里来洗澡不用付钱,只需带一定数量从街道上收集的垃圾即可。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用来解决电子垃圾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电子垃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于我国在电子垃圾治理过程中推行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德开 《环境》1996,(4):28-28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却又给社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就是在这种发展中产生的,无数事实说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了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居民主体性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为此,各国都极为关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问题,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规与政策,我国也不例外.本文就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吸取国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我国基于居民主体性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垃圾发电     
近几年来,垃圾日益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引起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就会越来越多。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天大约要排出一千多吨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大城市的每个居民一年丢掉的垃圾不少于一立方米,到2000年,将增加到二立方米。这些垃圾要占用成百上  相似文献   

12.
蔡培印  崔书琴 《环境》1996,(6):28-28
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集中,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科学家们致力于争相研究垃圾处理新技术。一位著名科学家预言“垃圾是摆错位置的有用之物。”各国科学家经过努力攻关,使垃圾“废而不废”,得到再利用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这位科学家所预言的  相似文献   

13.
垃圾堆放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垃圾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垃圾的产生情况,垃圾堆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群众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政策的纷纷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手段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当前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其在执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1城市垃圾的现状与危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如何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便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所共同面对和需共同解决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现代化大型城市的一种极大的威胁。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据调查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大约以5 %~10 %的速度逐年递增 ,垃圾堆放场遍布城市市郊 ,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这种处置方法侵占农田 ,污染水源 ,破坏景观 ,尘土飞扬 ,蚊蝇孳…  相似文献   

16.
垃圾问题已成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垃圾的产生情况、垃圾堆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垃圾管理方式,也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经济工具。广州市的垃圾收费实践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也不可避免碰到各种问题。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实行垃圾分类运输、探索合理的垃圾计费方式和健全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产生而又不断废弃的固体废物。随着矿区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越来越多,成份更加复杂,危害性日益增大,消纳越来越困难,从而使生活垃圾的污染与处理成为矿区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目前垃圾的处理方法很多,何种方法最适合  相似文献   

19.
日益严重的电子垃圾污染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电子垃圾的有效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世界总体电子垃圾的产生特点以及中国电子垃圾的污染现状,通过分析中国对于电子垃圾污染和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重点对比研究了现阶段中国与几个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的管理回收手段及政策,试图寻找中国电子垃圾管理的有效措施。最后,综合各国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子垃圾的管理方案,从而为中国的电子垃圾管理提供借鉴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日益发展,垃圾与日俱增,这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有资料说,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困之中,处于“垃圾压城”的尴尬境地。“环境保护”是人类的共同呼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当今各国都致力于“垃圾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使之变废为宝,转化为对城市有用的再生资源和财富。到目前为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垃圾能发电丹麦一个年处理43万吨的垃圾处理厂,将其产生的6.8万吨油当量的能量用于发电。废旧物回收利用德国在垃圾回收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