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圳蛇口港及其临近海域海水有机锡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利  倪睿  钟毅  陈大玮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8):1681-1687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四乙基硼化钠为衍生剂对海水样品进行同步化液-液萃取衍生反应,采用气象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进行有机锡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了深圳市蛇口港及其临近海域受有机锡污染的状况.结果显示,在所测定的海水中均检测出了三丁基锡、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化合物,三者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0、62和49 ng·L-1但本方法可能不适合三苯基锡的定性定量分析.港区个别站位海水三丁基锡浓度高达152 ng·L-1在深圳湾海水样品中还检测出了信号极强的多个未知峰,表明深圳蛇口港及临近海域海水有机锡的污染程度已经较为严重.蛇口港区有机锡污染可能与繁忙的航运以及珠江口水域存在的普遍性有机锡污染有关,而深圳湾有机锡污染一方面可能是来自蛇口港区有机锡污染的扩散,另一方面可能来自深圳河的排污.位于深圳湾的国家级红树林及鸟类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侯鸟的保护都极为 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该海区受有机锡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长期的有机锡污染必将对该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中的有机锡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综述了有机锡化合对海洋环境的冲击及其结海洋生物的影响,介绍了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有机锡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展望了有机锡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疣荔枝螺性畸变监测海洋有机锡污染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选取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的疣荔枝螺为海洋有机锡污染的指示种 ,对疣荔枝螺性畸变的调查方法、分析方法和性畸变程度评价指标等作了初步探讨 ,并以厦门港疣荔枝螺性畸变的调查结果为例讨论了疣荔枝螺性畸变在海洋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以期建立我国海洋有机锡污染的生物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新红  吴玉玲  蔡雅容  谢卫  许江 《环境科学》2011,32(7):1916-1923
通过对厦门同安湾养殖海域沉积物柱样(柱深180 cm)中6种不同形态有机锡化合物(丁基锡和苯基锡)的GC-FPD定量分析测定,并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追溯了该地区近几十年来有机锡污染的沉积历史(1931~2007年).研究表明,该海域从20世纪50年代(0~80 cm段)开始出现有机锡化合物污染,总有机锡化合物的含...  相似文献   

5.
有机锡的海洋环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海洋防污涂料。因而海洋环境中的有机 锡多以毒性较高的三有机锡衍生物而存在,如:三丁基氧化锡,三丁基氟化锡等。 有机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海洋指示性生物,如贻贝、牡蛎等。但是, 当有机锡进入海洋环境后,将经受着生物和非生物降解,转化成毒性较低的有机锡 衍生物,因此,认为在开阔海域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长期污染。相反,在一些特定 的海域,如:码头、贝类养殖场等,海洋有机锡的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中指 出,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有机锡的海洋环境化学研究,尤其是有机锡在海洋环境中的 迁移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春季水环境中有机锡污染及有机锡在水/SPM(悬浮颗粒物)间的分配情况,于2013年3月分别在大宁河和小江采集地表水样,以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h T)及它们的代谢产物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一苯基锡(MPh T)和二苯基锡(DPh T)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处理溶解态样品,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处理悬浮颗粒态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内标法定量测定有机锡浓度,调查研究了大宁河和小江春季地表水溶解态和颗粒态样品中有机锡的浓度水平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该时期大宁河和小江的各监测点都不同程度地检测到了以上6种有机锡,但不同形态的有机锡在水环境中的分配差异较大.大宁河和小江溶解态样品中总有机锡污染水平明显高于颗粒态样品,并且溶解态样品中有机锡污染主要以低取代MBT和MPh T为主,而颗粒态样品主要以高取代丁基锡DBT和TBT为主.  相似文献   

7.
X一12(X) l019()8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杨国栋(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2(X)1,20(1)一62一麟 环图X一巧锡污染的限制措施等做了综述。研究表明:我国港口、内河、湖泊等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有机锡污染,觅需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限制有机锡作为船舶防污涂料的使用,并开展食品与饮料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中有机锡污染情况的调查。参4X一12(X) 101以刃我国汽车排放控制现状和发展战略的探讨/沈迪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仪X),1(6)一53一58…  相似文献   

8.
RAPD技术在疣荔枝螺性畸变机理方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个随机引物对汕头海湾疣荔枝螺雄性、雌性及性畸变不同阶段个体进行RAPD-PCR扩增。结果有10个随机引 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一共扩增出170条片段,其中差异性片段40条。结果表明,差异性片段的出现与有机锡的污染具有一定 的相关性,有机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疣荔枝螺遗传物质DNA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有机锡化合物在国内外的生产与使用情况 ,综述了我国环境中有机锡化合物含量调查研究现状、环境行为研究及形态分析检测手段的进展 ,指出了关于有机锡化合物环境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有机锡化合物为金属化合物中少数毒性较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有机锡化合物大致分为R_3S_nX型和R_2S_nX_2型两大系统.R_3S_nX型毒性较强,主要为三丁基锡和苯基锡化合物,它们用来作农药、杀虫剂,并用来生产船底及鱼网防腐涂料,以防止藤壶、藻类、贝类在船底及鱼网上附着.R_2S_nX_2型毒性较弱,大量用作塑料稳定剂.由于有机锡化合物对生物,特别是对海洋中贝类、鱼类的毒性较强,而海洋生物对其又有着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有机锡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有机锡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总结了有机锡化合物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联用,气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液相色谱与名种检测方法联用等。对样品前处理、衍生化方法、色谱分离及测定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The small mysid crustacean Neomysis awatschensis was collected in the west coast of Jiaozhou Bay, Qingdao, China in 1992 and acclimated and cultured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since then. Standard acute toxicity tests using 4--6 d juvenile mysids of this specie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Mysidopsis bahia, a standard toxicity test organism used in the US in terms of their sensitivities to reference toxins, as well as their taxonomy, morpholog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Because of its wid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Chinese coast, similar sensitivity to pollutants as M. bahia, short life history, small size and the ease of handling, this study intended to use N-awatschensis as one of the standard marine organisms for toxicity testing in China. The species were applied to acute toxicity evaluations of drilling fluid and its additives, organotin TPT and toxic algae, and to chronic (life cycle) toxicity assays of organotin TPT and a toxic dinofalgellate Alexandrium tamarense, respectively. Using N. awatschensis as a standard toxicity testing organism in marine pollution assment in China is suegested.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有机锡(OTCs)污染状况,主要选取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共29个点的表层沉积物,分析其OTCs含量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对沉积物中三丁基锡(TBT)、二丁基锡(DBT)、一丁基锡(MBT)、三苯基锡(TPhT)、二苯基锡(DPhT)、一苯基锡(MPhT)共6种OTCs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MBT、DBT、TBT、MPhT、DPhT和TPhT在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均被检出,其含量(以干质量计、以锡离子计)范围分别为nd (未检出)~16 ng/g、nd~7.8 ng/g、nd~2.6 ng/g、nd~1.0 ng/g、nd~2.3 ng/g、nd~3.3 ng/g,检出频率分别为82.8%、48.3%、6.9%、41.4%、75.9%、72.4%. ②空间分布总体呈离海岸港口越近OTCs污染越严重的趋势,部分渔业活动频繁区域OTCs污染相对较高且TBT、TPhT可能存在新近输入. 与其他地区相比,该研究区域OTCs整体污染水平较低且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和沿岸发达地区的污水输入. ③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虽然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整体OTCs污染风险水平较低,但根据荷兰国家海岸与海洋管理研究所(RIKZ)提出的《沿海海洋沉积物质量指南》,TBT和TPhT的最大允许浓度分别为0.7和1.0 ng/g,仅个别位点超过最大允许浓度,且均出现在渔业活动频繁区域. 研究显示,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总体OTCs含量和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对于某些TBT、TPhT的新近输入区域应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型的无公害海洋防污涂料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概述了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污损生物附着的主要因素,着重论述了低表面自由能材料,吸水性材料的和生化材料等无公害新型防污涂料的防污机制及其试用效果。并指出,开发和应用无锡自抛光涂料和新型低毒防污涂料,这是解决海洋中有机锡污染的近期目标。而刚刚兴起的无公害防污染料尚处在初期研制阶段,其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强调应当加强对静,动船舶在苛刻的海洋环境中抗海洋污染生物附着的防污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体中有机锡的富集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水体中有机锡的来源、生物效应及研究意义进行了大致介绍,主要对富集分离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富集分离技术是降低检出限、提高灵敏度的前提和重要途径,因此是有机锡分析方法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文中采用GC-MS仪器测定方法对海水中六种不同形态有机锡化舍物进行分析。在确定的GC-MS测定方法基础上得到SPE条件优化:选择NH。DDC鳌合剂,用5%的甲醇为携带剂,流速15ml/min,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0bar,萃取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