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本文提出了珠江广州段COD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计算格式、方法、步骤和程序,并结合野外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校正和验证计算。并根据计算和实测结果对珠江广州段COD污染的时空变化特点进行讨论。本文的主要特点是:(1)考虑了COD模型的各项影响,尤其是感潮河网涨退潮交替的不定常流影响;(2)提出了感潮河网不定常流条件下COD模型数值计算中的叉口处理,即关联任意个河段的叉口处受涨退潮影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烘箱法测定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是国内外在微量分析测定方法上较为先进的分析,优点是仪器、设备简便、操作简单、分析快速、节省大量化学试剂,可以大批量地进行试验.实验中不加入硫酸汞试剂,避免或减少了汞污染.方法的空白值较好,提高了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种易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CODcr重铬酸钾化学分析方法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时间长,在指导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中,远远满足不了CODcr分析数据的需要。HH-1型化学耗氧量测定仪可弥补重铬酸钾化学分析方法的不足。经对重铬酸钾法和HH-1型化学耗氧量测定仪法的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很好,在90%以上。而且时间短,操作简单。HH-1型化学耗氧测定仪法在污水处理设施的考核中完全可以代替重铬酸钾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化学耗氧量(COD)自动分析仪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COD自动分析仪,以抽气泵为动力,通过时间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管路中各电磁阀,依次完成试剂和样品的定容、取样、消化、光度法测量和清洗等程序动作,周而复始地自动完成COD的测定全过程。本法快速,每小时可分析5—8个样品,方便和节省试剂等优点,用该仪器对模拟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数据与标准方法相吻合。该仪器精密度良好,连续10次测定的变异系数为1.9%。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文献所载的某种CODcr快速测定方法的改进实验,初步提出了并说明了快速测定法在测定污水CODcr中实际的可行性,为在一定范围内使用CODcr快速测定方法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湖化学耗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全太湖32个站点的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溶解性总氮(DTN)、溶解性总磷(DTP)、浮游植物色素数据,分析了太湖COD、B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COD、BOD时空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太湖COD值为3.40~6.16mg·L-1,平均值为(4.38±0.72)mg·L-1;BOD为0.64~5.93mg·L-1,平均值为(1.91±1.63)mg·L-1.COD值在秋冬季节较高,其值显著大于春夏季(p0.001);而BOD值冬季较高,其它季节都较低.COD与BOD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呈现出自竺山湾、太湖西北沿岸区向梅梁湾区、湖心区、东南湖湾区依次递减的趋势.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河口沿岸区COD、BOD值显著高于开敞水域区(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D、BOD与DTN、DTP、浮游植物色素的相关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浮游植物色素浓度与COD、BOD相关系数最高,说明夏季浮游植物降解对水体内COD和BOD的贡献要高于其它季节.COD与BOD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降雨量、河流输入、"引江济太"及太湖浮游植物活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机化合物的逸度模型与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Mackay提出的逸度模型与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归宿参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与环境归宿预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FMDMS),该系统是一用户界面友好、应答式的计算机软件,收录了216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环境归宿参数,查阅方便;可利用系统的增加功能,很容易追加未收录或新化合物的参数;可对有机化合物在水、土壤、大气、底泥、生物和悬浮物中的分布给出定量的预测.该系统为环境管理部门对有机化合物(特别是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一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对低浓度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于较小生化耗氧量值的测定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在保证测定溶解氧含量准确度的同时,使精密度较标准方法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生化耗氧量测定法的检测限降低到0.080mg/L,而方法的精密度还符合标准方法的要求,扩大了标准方法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密封催化消解法测定化学耗氧量方法”的验证得出:对于一般水样,此法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能应用于炼厂总排水、汽提废水、碱渣度水和PTA度水等的测定;改用C_2掩蔽剂后,对Cl~-≤10000mg/L、COD:Cl~-≤1:100的水样测定结果仍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沉积物耗氧是影响水体溶解氧平衡的重要因素,受到沉积物有机质矿化的影响.本文采用柱培养法测定了白洋淀不同水文地貌分区和生境类型的表层沉积物耗氧速率(sediment oxygen demand,SOD),并基于地表水质量标准评估了白洋淀沉积物耗氧对水体产生的氧亏效应,探讨了白洋淀SOD与有机质(OM)的关系.结果表明,白...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养殖废水200个样品,以4cm-1的分辨率,分别用2mm和10mm样品池,用透射法采集800~2500 nm谱区的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建立了废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和pH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BOD5、COD和pH的预测值与参考值的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63、0.975、0.966,校正标准误差分别为27.7 mg·L-1、19.9 mg·L-1、0.165,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6939、0.945、0.927,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37.9 mg·L-1、29.4 mg·L-1、0.208.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特定废水多指标快速检测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炼焦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不锈钢采样罐和全自动预浓缩/GC/MS系统,在58-Ⅱ型和JN43-80型焦炉顶测试了炼焦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各组分的浓度,研究了VOCs排放特征,结合OH自由基消耗速率分析了这些物质的反应活性.研究发现,在装煤时刻和炼焦过程中,58-Ⅱ型焦炉产生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分别为7022 μg·m-3和6266μg·m-3;JN43-80型焦炉产生的TVOCs浓度分别为4185 μg·m-3和3298μg·m-3.装煤时刻产生的TVOCs浓度明显高于炼焦过程产生的.炼焦过程(包括装煤时刻)无组织排放的VOCs,包含烯烃、烷烃、芳香烃、卤代烃以及少量的醛和酮,其中乙烯、乙烷、丙烯、苯以及甲苯等为主要成分.这些产生的VOCs反应活性各不相同,活性最大的是烯烃类物质.其活性占TVOCs反应活性比重为86.2%±2.1%;其次是芳香烃类物质,其活性比重为9.2%±3.1%;反应活性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是丙烯、乙烯、1,3-丁二烯、1-丁烯以及苯乙烯.  相似文献   

14.
福州清洁地区夏季和秋季VOCs浓度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夏季和秋季对福州清洁地区鼓山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进行监测研究.鼓山夏季总挥发性有机物平均浓度为(262.57±256.71)μg·m-3,低于秋季(330.74±254.38)μg·m-3.两季平均VOCs浓度组成为烷烃(115.37±20.99)μg·m-3,含氧化硫烃(66.54±2.10)μg·m-3,卤代烃(63.17±13.96)μg·m-3,烯烃(34.20±5.50)μg·m-3,芳香烃(17.38±5.65)μg·m-3.VOCs浓度日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通过比较VOCs各物种的化学反应活性,发现鼓山站点两季中烯烃类浓度远低于烷烃,但其具有最大臭氧生成潜势,约为烷烃的3倍,其次是烷烃和芳香烃.此外,异戊二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亦大.对优势物种进行分析,并选取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环境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气团老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鼓山VOCs主要来源于交通源,夏季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远程输送,而秋季受局地交通排放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光辐射下可以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如单线态氧(~1O_2),羟基自由基(HO·)及激发三线态DOM(~3DOM~*)等,这些ROS对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在254 nm紫外光辐射下,利用特征ROS探针化合物,探究4种不同来源土壤DOM光致产生ROS能力的差异.通过XAD-8树脂分组将2种不同来源DOM分成5个组分,进一步探究DOM结构对ROS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来源于黄褐土、潮土的DOM分别产生~1O_2、HO·的能力较强,而来源于黄褐土的富里酸及潮土的胡敏酸产生~3DOM~*的能力较强,说明不同来源DOM在光辐射下产生ROS的能力不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分子量较大、腐殖化程度较高的腐殖酸产生ROS的能力较强,且富里酸与胡敏酸对ROS生成的影响存在差异.整体来看,2种腐殖酸的不同分组组分对ROS生成的影响趋势相似,水与乙醇组分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小,低pH值组分对ROS生成的影响比高pH值大.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低pH值组分的腐殖酸羧基含量较高,脂肪族官能团含量低,含氧量高,可能具有较高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ROS的生成.此外,2种腐殖酸不同组分对ROS生成的影响存在差异,说明DOM结构中官能团的可解离程度对ROS生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removal of the natural organic matter present in coffee processing wastewater through chemical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n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 had been stud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moval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using commercial flocculants and UV/H202, UV/O3 and UV/H2O2/O3 processes was determined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or each of these processes, different operational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to optimiz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ffee wastewater. Coffee wastewater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low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he outcomes of coffee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nd photodegradation processes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reduction of COD, color, and turbidity. It was found that a reduction in COD of 67% could be realized when the coffe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chemical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with lime and coagulant T-1. When coffe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UV/H2O2, a COD reduction of 86% was achieved, although only after prolonged UV irradiation. Of the thre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considered, UV/H2O2, UV/O3 and UV/H2O2/O3, we found that the treatment with UV/H2O2/O3 was the most effective, with an efficiency of color, turbidity and further COD removal of 87%, when applied to the flocculated coffee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有机物结构-活性定量关系方法(QSAR)对杂环化合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与其化学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阐明了单环杂环化合物以及与苯环稠合形成的双环及三环杂环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的规律性,研究了影响其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分子连接性指数IXV及前线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为自变量参数,建立了杂环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与IXV及EHOMO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崔茹  莫梓伟  袁斌  邵敏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2272-2281
溶剂使用源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近年来,VOCs排放清单中对工业生产类溶剂的VOCs排放估算较多,但对于生活类溶剂使用的研究有所欠缺.本研究以日化用品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消费量、产品中的溶剂含量及其挥发特性,建立了我国2000-2017年日化用品使用的VOCs排放清单,并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值(M...  相似文献   

19.
TheuseofyellowphosphorustodestroytoxicorganiccompoundsShih-GerChang(EnergyandEnvironmentDivision,LawrenceBerkeleyLaboratory.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