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H型超薄板防渗技术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河  熊巨华 《环境工程》2006,24(4):83-84,87
上海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过程中发生堤坝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经比选采用H型超薄板防渗技术处理,防渗薄板墙深18m,墙厚100mm。竣工后经CSAMT法、现场开挖取样等方式检测,超薄板墙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有效治理了渗滤液渗漏,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根据该垃圾填埋场运行8年期间填埋场内观测井水质的变化趋势,分析采用垂直防渗墙与双层水平防渗相结合的防渗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X799.301200702025过滤-洗涤复合法净化饮食业油烟的试验研究/陈喜山(青岛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科院.-2006,29(11).-71~73环图X-21X799.301200702026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回收处理与利用/王进安…(北京市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6,19(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简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问题,提出了4种适合简易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治理的技术措施:混凝土防渗墙、振动沉模防渗板、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和帷幕灌浆;并根据4种技术措施的特点,提出了各自适用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技术优势。并以西北某市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垂直防渗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建卫生填埋场防渗衬垫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指出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衬垫设计应从结构稳定、污染防治、减压导排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用现代环境卫生技术和环境土工技术,对防渗衬垫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其应用至现代卫生填埋场防渗衬垫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回收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填埋场的垃圾成分和垃圾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实测组分.依据经典EPA产气模型对填埋场潜在填埋气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05-2039年的运行期间,预计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平均产量约为33.7×106 m3/a.比较研究了填埋场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技术,指出并网发电是该填埋场填埋气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对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程总投资为3 394×104元,项目年直接经济效益达230×104元.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甲烷源中具有可削减意义的重要人为甲烷源。甲烷13C同位素特征是区域和全球甲烷源源强恒算的一个重要定量因子。研究测得中国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甲烷δ13C特征值的一般范围为-54 9‰~-49 0‰,反映出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普遍的甲烷δ13C特征。研究表明,在排气系统方面与国外垃圾填埋场的结构差异和特定的场地条件,使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排气系统和覆土层排放的甲烷都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氧化,二者的甲烷δ13C特征值差异并不显著,普遍略重于国外相应研究结果,显示出较为显著的氧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电学渗漏检测在防渗土工膜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进  薛贵挺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78-80,84
简述了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由于施工造成的破坏情况,通过对目前国外几种垃圾填埋场防渗漏检测方法的比较,指出了电学法是较好的检测方法。利用电学渗漏检测技术对国内某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防渗土工膜完整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电学渗漏检测技术对防渗土工膜进行完整性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完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设计,对防止渗滤液污染扩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填埋场防渗处理,最大限度地使处理设施齐全,把二次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0.
杨坪  姜涛  李志成  杨坤  章斯豪 《环境工程》2017,35(11):129-132
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与相关规范,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填埋场防渗结构研究现状,以及HDPE土工膜、GCL土工聚合黏土衬垫的改性研究成果,并分析了渗漏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及特点,讨论了国内外研究重点及成果,指出了填埋场防渗结构和渗漏检测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认为阻止纳米材料渗漏、提高渗漏检测方法准确性和修复措施可操作性是未来的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穿过垂直防渗帷幕的渗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避免垃圾填埋场内的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场常采用垂直防渗帷幕.目前,我国南方的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普遍较高,在高水头作用下污染物可能透过灌浆帷幕渗漏从而污染周边环境.分析了对流、扩散和吸附作用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规律,以苏州七子山填埋场为例,分析了高水头作用下渗滤液透过防渗帷幕的渗漏,通过现场测试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灌浆帷幕渗透系数和灌浆深度对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渗滤液水位下,对流对污染物迁移起主导作用.实际工况下污染物穿过防渗帷幕需 19.5a,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场底含碎石粘土层中,目前污染物尚未渗漏至防渗帷幕下游,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一致;若防渗帷幕渗透系数能达到标准,则穿过防渗帷幕的时间将延长至填埋场稳定化之后,从而大大降低污染周边环境的可能性;但若帷幕灌浆深度不足,这一时间又将缩短至7a.防渗帷幕渗透系数和灌浆深度的控制对防止污染物向下游地区渗漏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长江Ⅰ级阶地某深基坑地下水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处长江I级阶地的深基坑工程而言,由于其地层软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建筑密集等原因,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成为基坑开挖成败的关键。本文以位于湖北荆州市繁华中心城区的地下商业城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提出采用竖向隔水帷幕+深井降水的综合方案来控制深基坑地下水问题,即在弱透水层的潜水和承压水采用在支护桩之间施打高压旋喷桩形成竖向隔水帷幕,在强透水层的承压水采用井管降水的方法来控制基坑地下水,但降水井的深度要适当。经过工程实践验证表明,弱透水层的潜水、承压水的处置措施得当,可为富水复杂环境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填埋结构对填埋场稳定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准好氧填埋和厌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大型模拟填埋场,并定期对渗滤液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渗滤液水质变化数据,利用指数法对2种结构的填埋场稳定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比厌氧填埋结构更有利于渗滤液中污染物尤其是NH3-N的去除;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速率大于厌氧填埋场;准好氧填埋场在封场25周后稳定化综合指数I<50,达到二级稳定化程度,渗滤液水质达二级排放标准;厌氧填埋场在实验期内稳定化综合指数I>100,稳定化等级为四级,渗滤液水质在三级排放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市2009-2011年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电能消耗进行研究,通过对现行几种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对比和现场调查,采用逐层分析法,将电能消耗从处理设施上分为三大层次:单元-工艺-场站.结果表明,2009-2011年北京市各垃圾处理场处理渗滤液的耗电量基本不变.对于同一场站来说,生化处理单元的电能消耗一般高于其他3个单元,反渗透单元的电能消耗高于纳滤单元.填埋场和粪便消纳站中垃圾总量与渗滤液产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且单位垃圾产生的渗滤液量为:消纳站>填埋场;填埋场和粪便消纳站中渗滤液产量与电能消耗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且单位渗滤液耗电量为:填埋场>消纳站.北京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全过程中节水潜力约为165.94万t·a-1(近3年北京市垃圾处理年度中水回用量均值为31.22万1·a-1),粪便消纳站存在最大节水潜力,填埋场次之,分别占总节水潜力的89.58%、6.69%.粪便消纳站单位垃圾的节水量最高,平均值为0.02575 t·t-1.  相似文献   

15.
邹晨阳  张双喜  陈芳 《环境工程》2020,38(9):194-199
以某城市垃圾填埋场防渗帷幕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孔间声波透射法以及孔内电视成像等手段,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地球物理无损检测结合钻孔探测在垃圾填埋库区防渗帷幕实体检测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因其快速高效,可实现对防渗帷幕的全面探查,圈定疑似质量缺陷区域。在此基础上,孔间声波透射法和孔内电视成像因其直观准确,可进一步判定缺陷具体形态、位置等,缩小处理范围。该综合检测方法通过多尺度搭配、多参数印证,可实现对防渗帷幕不同检测范围和精度要求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6.
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处理法在处理量和处理成本等方面比起其他方法有很强的优势,然而填埋处理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运转和管理,将成为新的污染源,易引发地表水和地面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甲烷气体爆炸等环境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文中针对上述事例介绍了排气设备、诱引气床等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空气幕自噪声问题简化为低亚声速大宽高比矩形射流噪声问题,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设计低亚声速大宽高比矩形射流试验台,并系统地研究主要噪声来源以及射流速度、方位角、宽高比等参数对远场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 低亚声速大宽高比矩形射流远场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500 Hz以内),除宽高比为14的矩形射流噪声因声共振现象导致某些频率附近存在模态噪声峰值,从而不符合噪声频谱归一化规律外,其他低亚声速大宽高比矩形射流远场噪声频谱都符合如下规律,即射流噪声总声压级大致与射流速度的7.4次方成正比,与矩形喷管宽度的1.6次方成正比。结论 低亚声速大宽高比矩形射流远场噪声归一化规律可为深入了解空气幕自噪声特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场垂直防渗技术应用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成刚 《环境工程》1998,16(6):47-50
为防止生活垃圾场渗滤液扩散 ,造成二次污染 ,本文着重论述了采用帷幕注浆进行垂直防渗的可行性 ,并结合工程实践 ,对生活垃圾场场址选择、帷幕注浆材料使用以及防渗工程布置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结合牛山简易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分别从简易填埋场的封场和防渗两方面进行了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为指导,以垂直防渗帷幕作为防渗方案,在工程中切实可行,可以为简易填埋场的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a lot of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energy recovery and recycling of valuable materials from wastes to reduce loads on landfills, landfilling is still an inseparable part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ince landfills potentially pose a risk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is an important endeavor that has to be carried out with great care. Choosing a suitable location for landfills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and is a complicated procedure.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methods, with an emphasis on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has been presented.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 are weighted linear combination (WLC),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TODIM, fuzzy TODIM,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fuzzy-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F-ANP), and grey systems theory, each of which is discussed. The most widely used factors for selecting a landfill site are groundwater depth, surface water vicinity, elevation, land slope, soil permeability, soil stability, flooding susceptibility, lithology and stratification, faults, land use type, nearby settlements and urbanization, cultural and protected site vicinity, wind direction, roads, railways, proximity to building materials, pipelines and powerlines, and proximity to airp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