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区域治理的思想萌发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升华两个阶段,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了从"认识三阶段论"到"三个重要论断"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实现了从区域规章到党章国法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方式实现了从区域治理到国家治理的升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六大原则"和"五大体系"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求以更系统的格局、以更宽广的视野、以更高远的目标、以更强大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前,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翻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本文针对锡林郭勒退化草地现状与历史的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文化特征与哲学内涵.并且指出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的支撑和支持,高度的产业集聚有助于协调好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选取数据相对比较齐全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城镇化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睾"6项指标,应用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CR4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综合CR4指标,以及衡量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指标.产业集聚对生态城市建设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牺牲生态环境的倾向;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产业聚集程度的提高会带来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生态资本运营价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资本运营是一种通过对生态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实现生态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而进行的活动.本文从生态资本的形成过程入手,阐述了生态资本运营的内涵与运营机理,分析了生态资本运营中的价值缺失、现行的生态环境政策与措施错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严重生态危机等问题,辨析了生态资本运营中的生态要素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效用价值取向、生态要素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对生态资本运营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必须树立全民性的生态资本理念,注重生态资本运营价值取向中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之间协调发展,走生态资本运营价值取向倡导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道路,以维持生态资本存量非减性,实现生态资本良性运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健康远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类已有的生态维护都是从具体文化出发所做出的维护,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不同民族对生态理念内涵的界定也因文化而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我们所所倡导的人类生态维护理念也需从具体民族入手,对其传统生态知识进行发掘与整理,激发当各族人民对自己拥有的传统知识的自信,不断地提升该区域生态知识技能,充分地发挥该区域各民族生态知识价值,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开展长江生态航道的研究有助于建设长江绿色生态走廊。从生态长江的视角出发,对长江生态航道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在简要介绍长江水生态现状和长江航道建设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航道建设的生态效益与影响,效益在于改善和稳定河道河势条件,减少河流生境突变的程度与概率;影响则包括建设期影响、营运期影响及航道升级后泥沙回淤的影响。将生态学的概念引入航道建设中,定义了生态航道的概念,诠释了生态航道的内涵,提出了包括水生生态调查与监测、航道工程生态化、船舶工程生态化及船舶通航生态化等四个方面的长江生态航道的建设内容。最后,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长江航道发展的新思考,认为长江生态航道的发展需要在包括边界条件对生态航道建设的影响、航道建设对长江自然生态的适应性、生态航道建设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航道监测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航道建设的生态文明水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真正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绿色水运通道。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新型文明形态,影响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是可再生、可降解的绿色能源,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回顾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①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②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③繁荣具有创意的森林文化体系;④完善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⑤建立科学的林业法规、政策制定与评估体系;⑥强化林业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与参与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文明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出发,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实现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小流域才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终极目标。结合目前国家已开展的相关工作以及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小流域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提高流域土地生产力,达到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统一。建设内容包括小流域水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建设、小流域生态文化建设四大方面,旨在为我国新时期的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牵涉到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等诸多方面。所以,镇江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应需遵循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多目标原则、区域特色原则等基本原则。同时,镇江市应基于其自身的社会、人口、经济和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禀赋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路径选择来逐步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如空间格局谋划、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从而为营造低碳绿色的生态经济、自然美丽的生态环境、适合和谐的生态人居、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和健全长效的生态制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展示方式。其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中挪合作项目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以“长角苗”民族文化景观为特征,由12个相连的苗族山区村寨组成。馆区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大量的参观游览者,在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展示功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展示与保护内容的界定问题、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内接待规模与环境容量的测定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是海南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海南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改变海南农业生产落后现状,必须充分利用海南光热水等自然优势,走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管理综合农业生产体——生态农业道路。  相似文献   

12.
试论长江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自然孕育了万物,人类又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化。久远深厚、异彩纷呈的长江文化,正是得益于广阔的发展舞台、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因此探讨长江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文化生态,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着重论述了长江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长江文化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它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它孕育了长江多元文化。(2)开放性--长江流域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外流水网系统,该系统不从外部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吸收并累积负熵流,维持其有序性。长江文化具有悠久的开放传统和宽广的心态。(3)动态性-长江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既有周期性变化也有非周期性变化。(4)人地相关性-长江文化生态民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回顾长江文化的发展史,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强烈依赖--被动顺序--主动征服--相互和谐”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表明,生态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决策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从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妨碍生态学服务于政策的因素,指出生态知识传播的形式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生态指标是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组成成分或功能方面的可度量的特征,它是生态系统的指示器,也是生态信息的有效传播形式之一。生态指标能够以一种易于公众和决策者理解和交流的方式来提供生态信息,服务于相关生态和环境政策的制定。实际上,只有由生态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共同参与开发出来的生态指标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学和政策的桥梁,才能有助于消除决策者和生态学家之间的隔阂,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政策。为了让生态学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决策,还应该将生态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背景下,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态,是当前我国生态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之一。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超负荷的压力,通过生态承载力的分析能够定量测度这种状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8年和2013年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元的生态足迹/承载力,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元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生态足迹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对较小,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根据生态足迹/承载力进行跨区县生态补偿测算,得到2008年和2013年武汉城市圈48个县域的转移支付情况,表明如果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整个区域能够达到生态系统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的目标,缓解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压力,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足迹的香格里拉县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格里拉县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的核心部分,其生态安全备受世人关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香格里拉县2002~2008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县人均生态足迹从0.549ghm2上升到0.717 ghm2,年均增加4.37%;生态承载力从0.768 8 ghm2下降到0.621 7 ghm2,年均下降2.73%。根据生态压力指数分析,2002~2004年属于生态较安全期,2005~2007年属于生态稍不安全期,从2008年起生态盈余成为生态赤字进入较不安全期。运用灰色系统方法预测了2009~2013年生态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预测从2011年起已进入生态很不安全期,到2013年已接近生态极不安全期。说明生态安全恶化有加速的趋势,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本研究为香格里拉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并实证了生态足迹模型在高山峡谷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工业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从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工业的基本定义出发 ,对生态工业建设层次进行详尽分析 ;并结合代表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地区——吴县市、邗江县和邳州市的具体案例 ,通过对其产业构成、主导产业、消费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总量与人均水平的对比分析 ,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 ,实施末端治理并逐步推广清洁生产这种较低层次的生态工业建设模式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生态工业的建设则要采用生态企业以及生态工业园区这种较高层次的建设模式。为确保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最后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四方面提出了生态工业建设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通过数据的收集,利用灰色加权关联理论,计算了2006~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指数,并对各年份生态承载力安全警度进行了判定。计算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2006~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安全警度由“高警”下降为“轻警”;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来看,安全指数同样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安全警度则由“高警”或“中警”下降为“轻警”。分析表明:近些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相关资源与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明显的。但我们也发现,试验区统计年份安全指数数值都在 0.700 0 之下,与 “无警”(0.850 0)状态距之甚远,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system, means the potential ability of the natural ecosystem to carr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the ecosystem is healthy. It is limited by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rit and the elasticity of the ecosystem. It will be greatly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Hainan Province, the first ecological province admitted by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Not only is the natural eco-system reflected, but also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em-phasized by integrating the ecosystem health analysis into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s,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tools of software SPSS, indicate that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Hainan Province fluctuated obviously from 1996 to 2005. The level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Hainan Province was relatively high in 1996, and reached into trough from 1997 to 1999. It has steadily ascended to be above the middle level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olicy factors, especi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Province' strategy, wer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to influenc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ith the population rapidly increas-ing, the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per capita have decreased quickly. The amount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as pro-rooted remarkably b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ll of these will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to establish and enact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especially for prote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Hai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协调区内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促进保护区建设可持续性,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所在乡镇1985、1995、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相应生态承载力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合生态足迹效率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985、1995、2005年保护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效率分别为0.8284 hm2/cap、669元/hm2,0.8568 hm2/cap、2779元/hm2,10534 hm2/cap、8382元/hm2。以2005年度保护区的生态足迹效率生态农业足迹效率为基准,综合直接收益损失补偿、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静态评价补偿和动态评价补偿分析,比较合适的补偿标准为户均补偿2308元/a、人均补偿540元/a。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测量水生态文明,指导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综述国内水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文献基础上,按水生态、水经济和水社会三大系统,从水生态、水工程、水经济、水管理和水文化等方面筛选了18项指标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平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会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长沙、杭州、成都和贵阳的城市水生态文明综合得分靠前,上海、南京得分较低,并且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会城市的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以体现不同城市水生态文明的差异性,并按空间格局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水生态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