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机遇,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则是一项挑战。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笔者现就如何利用有效情境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耗时多,见效慢,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作文有畏惧感。如何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是每个语文教师着力思考的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乐于书面表达,要善于与人交流。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作文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解决学生作文的障碍,提高课堂作文的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联。语文教师一定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困难,指导学生有效进行作文。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想写作文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写,是因为缺乏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爱上语文,我们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特别要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让课堂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达成育人目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游,要使语文教学充满趣味,富有魅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知识经验等,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欲望是建立在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基础上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学习,就必须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语文,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营造课堂氛围的方法展开论述,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改革之后,我们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也进行了大量的更改,对小学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和灵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并且在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表现得更加主动和积极。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依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想法去学习。"这就为小学语文教育指明了改善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  相似文献   

8.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各种教学理念百花齐放。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师应首先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技巧——会读、会问、会探究,让他们学会学习,并且主动学习,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我们已处于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要有机渗透,适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勤积累的习惯,实现聚沙成塔、厚积薄发的目的,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情感的牵引者。本文着重论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教学语言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改进语文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增进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以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情景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可以很好的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记忆更持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情境教学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使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就一定要做到仔细研究教学内容,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运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手段拓展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景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地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而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内容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性,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要想让评价有目标,提高评价的方向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评价主体,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的三维模式。而且,教师要规范科学评价语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切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有专家认为,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笔者在本文中浅谈一些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也拥有了一些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上继续探索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要继续传授学生更加深奥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取新知识,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自己获取语文知识并且灵活运用的能力。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让识字教学充满情感与激情,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识字。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枯燥而单纯地识字,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乐于识字,有效识字。  相似文献   

18.
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朗读。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适合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文字、读好文字,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亲近朗读,提高朗读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语文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素质发展为前提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在让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之间共享知识和体会。课堂讨论环节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在进行课堂讨论中,主要是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会更放松,能使语文思维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习效率大  相似文献   

20.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新课程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