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力军 《环境教育》2007,(12):40-41
2007年亚洲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亚洲环境执法论坛在北京召开. 亚洲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推进亚洲国家环境执法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一年一度的亚洲环境执法论坛,有助于各界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环境执法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是国家环保总局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的研究中国环境战略问题的高端论坛。2007年9月16日,以"水: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性"为主题的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参加第三届论坛的有国家领导人;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地方环保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国内外著名环保专家等400多人。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论坛上发表了"采取最严格的措施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新的五年规划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硬要求。为此,9月16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主办了主题为“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牛文元、温铁军、刘伟、贾康、盛洪等15位国内著名专家出席了论坛。围绕论坛主题,他们分别从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能源发展战略、产业生态化等多方面畅谈了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本刊择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7,(12):42
2007亚洲环境执法论坛12月13日在北京市开幕。亚洲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推进亚洲国家环境执法交流与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我国是10个成员国之一。本次论坛共由13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的1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5.
1997中国环境论坛国际会议于11月18-ZI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次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高层次国际环保会议。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大会发来了贺词,国务院总理李鹏接见了部分外方会议代表。会议就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主要议题包括:环境、资源与发展,环境与融资,环境与教育,环境与贸易,环境科技,环境立法。此外,会议还安排了旨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科技展示和交流、洽谈等活动。本次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人类生态学会联合主办,会议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以及亚洲开…  相似文献   

6.
《绿叶》2013,(6):114-115
2013年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电力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  相似文献   

7.
10月27日,2004中国环境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在主题设计为"环境发展与合作"的本届国际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联合国环境署官员、非政府组织代表、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等300多人,围绕环境发展和国际合作的诸多问题,见仁见智,激情演讲,热烈讨论,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环境文化理论成果。本刊择要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11):71-71
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名单公布;环保部发布《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环保法修订草案引入“按日计罚”;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举行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境教育》2012,(1):8-8
"加强环境保护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环境,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不损害民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  相似文献   

10.
为庆祝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北京大学从11月19日起,举办了为时一周的“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活动。“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以“环境———绿色”为主题,进行立足北大学生包括“健康美食日”、倡导生殖健康、环保系列宣传、“绿色奥运”等内容的“学生文化节”和包括“21世纪地理科学系列学术讲座”、“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学术报告会”、“城市与区域规划”、“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环境战略论坛”等若干专题讲座的两大系列活动。十余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7日,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绿色中国”论坛国中国环境化促进会承办.是2004中国环境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在生态环境方面满怀踌躇与希望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作了发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化促进会会长潘岳为论坛做了题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的演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振聋发聩的观点及建议.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12月3 日在北京举办的“绿色中国”第九届 论坛上,出席论坛的政府官员与与会 专家学者一致呼吁社会各界在转换观 念、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加强环境 决策民主化、推动实行环境公益诉 讼、加强同环保民间组织联系等五个 方面加大努力,以提高环保公众参与 力度,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社会建设。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论坛 上指出,环保的公众参与不仅是构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下半年启动的《国家环境与腱康行动计划》明确规定,到2015年要完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测、预警工作,实现环境污染突发公共事件的多部门协同应急处置;基本实现社会各方面参与环境与健康工作的良好局面。应《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要求,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委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对我国部分地区环境与健康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本刊就此次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和结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内     
正环境与健康标准正式纳入国家环保标准体系6月9日,环保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和《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这标志着环境与健康标准正式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6,(9)
本刊讯(记者翟建伟)8月15日,由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在西安召开。此次论坛,从策划、选址、筹资、管理等工作完全由大学生环境组织独立完成,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据了解,为了能顺利举办此次论坛,策划该论坛的骨干人员在5月份就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邀请了对本次论坛特别关注的人士以及曾经做过学生环境组织,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的人员担任指导委员,为论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10月27日开幕的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上表示,中国今后将在更大范围内加强环保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解振华指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一直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谋求与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积极合作。中国参加了所有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加入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履行签署的公约。中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环境合作,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环境合作协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加强中欧、中日韩、中国与东南亚“1 10”区域环境合作,积极参与中非、亚欧环境合作,共同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讯     
《绿叶》2005,(4)
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本刊讯4月22日,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国家环保总局主管,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会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宗旨是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充分体现中华环保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一些环保热心人士相聚香港,共同商讨进一步推动中国环境教育的深入发展问题。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的环境教育专家、学者、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专业人士以及东道主香港教育学院的专家们,共同就有关中国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此次会议是继 2000年 8月份在吉林长春召开的“ 21世纪环境教育与环境科学趋势论坛”之后的一次“环境教育领导人论坛”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一次会的成果、经验与不足,确定了 2002年第二届会议的目标定位,会议主题以及参加人员。 “ 21世纪环境教育论坛”活…  相似文献   

19.
环境健康事件的频发反映了我国污染防控体系的不足。以"血铅事件"为例,综述了我国铅污染管理状况,分析了我国铅环境健康防治现状,并提出了由生产排放达标为核心的国家污染防控体系向以人群健康为核心的国家污染防控体系转变的环境战略与政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中央新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需要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法规,需要有新的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扶持,需要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关体制、机制、法制的调整和改革。"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绿色中国"第四届(神农架)论坛上提出的观点。潘岳指出,应通过四项措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加快研究实施绿色G D P,用一套充分体现环境和资源价值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国家的真实发展状况;第二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