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形象,是历史文化积淀与现实客观存在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公众对一座城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印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正因此,时下塑造良  相似文献   

2.
八月桂花香溢满,万象更新唱平安:值此之际,泉州市综治办、建设“平安泉州”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安委会办公室、《安全与健康》杂志社共同发起,并联合泉州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成立“平安泉州”编委会隆重推出《平安泉州》栏目。该栏目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市消防安全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发展,建设繁荣发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泉州湾现代工贸港口城市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同时,也为全方位宣传我市消防安全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及广泛开展建设“平安泉州”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平台,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平安泉州”文化建设,创建了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3.
陈嘉琛  马欣  马秋菊 《安全》2019,40(6):76-79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和运行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海外核电某项目部的文化建设为例,以文化体系建设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安全文化检查模式、安全文化宣传模式、安全文化激励模式、安全文化科技模式、安全文化技能模式和安全文化专题模式来探讨海外核电某项目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为其他海外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提高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安全文化则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和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专门制定了《“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文化建设全局.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布局。“十一五”时期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繁荣安全文化的黄金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地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精髓,加快全民安全素养工程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安全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繁荣和谐文化,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城市安全发展水平,推进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基于南京、无锡等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内容,构建城市安全文化体系。首先,基于城市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说明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行动基准,将体系构建划分为4个层次,明确城市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然后,给出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的程序,理清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最后,梳理体系构建的内容,系统阐述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事项。结果表明:城市通过建立安全理念,长期坚持开展安全法律规范、安全行为、安全社会环境等方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市民树立安全意识,深入认知、认同和践行安全理念,能够培养市民良好安全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陕西省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建成了一大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其中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一张图,意味着未来公众生活、办事更加便捷。智慧城市建设在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相似文献   

7.
安全文化与企业文明施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文化与企业文明施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企业职工整体的、综合素质的外化显现。施工现场能否文明施工,取决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的条件。安全文化是以人的管理为主体,以企业精神文明为核心,以职工群体的行为为基础。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把对人的管理与物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经营运行机制,实现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溪市水泥管实业有限公司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建设,通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各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创新,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除了纽约这样几个少数的“老城市”之外,人行道上是很难见到行人的,这就是所谓的汽车文化的最终级结果:人人开车,城市不是人走的,是给车走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省级、国家级示范企业创建来综合评估、巩固成果、提升自信。在建设和创建过程中,通过理念引领、制度规范、环境氛围影响直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很多企业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转变了安全态度、管理方式和模式乃至在安全管理的理念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对福建省的企业综合安全评价的实践出发,论证了企业综合安全评价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探索了深化企业综合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跨越、腾飞的基础。安全文化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折射。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努力实现安全发展.致力于开发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渗透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渗透着安全文化。以安全文化发展推动企业管理升级,靠强大的安全文化底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城市重大事故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建立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必要性、原则、依据、级别和内容。对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信息系统和安全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吕慧 《安全》2021,42(4):27-31
为推进我国城市安全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我国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城市安全文化是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国内外城市安全文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并结合对城市安全文化开展的调研工作,研究当下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体系不完整、理念不清晰、宣传载体单一和力量整合不够等,提出从增强城市安全文化培育工作的系统性,充分发挥安全理念文化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和渠道,以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共同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民航空管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综合考虑践行空管持续安全理念、减少空管人为差错、建设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展开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开展技能竞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建立管制员心理培训与辅导机制、提升管制员新技术适应能力等。空管安全文化的建设是空管发展的坚强后盾,有效手段和措施建设的推进将成为航空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缺陷,《中国减灾规划》是中国跨世纪减灾事业的科学与管理指南,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应以此为指针并全面按照城市冲体规划内容落实其细则。但必须看到,城市减灾工作及能力建设与中国减灾规划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讲:1)综合减灾措施和管理是薄弱环节,迄今防灾减灾缺乏政府一级的统一协调,而是各自为战;2)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通信网络不健全也不统一;3)政府尚未下达城市 综合灾情(自然与人为)的统计指标及要求,应该说每年的灾情损失还仅仅是保守的估算值,已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值的准确度;4)各类灾害的防灾设施标准低,基本上尚未形成城市灾种的减灾技术体系;5)由于综合减灾思想仅仅停滞在学术界及专家层,迄今在先进国家应用成熟的灾害与保险相结合,保险与救援相结合的新保险机制尚未形成,不仅使公众无法正确认识保险的真正作用,更使不少大工程设保率低;7)城市防灾减灾科技人才经济,但应该承认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并不高,自救能力差。迄今虽广为宣传安全文化并普及减灾科学知识,但多数市民仍仅仅认为城市是安全的“福地”。  相似文献   

17.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一种集体共识,是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实施安全文化工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则,突出加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真正用文化铸造起安全盾牌,从而保证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厦门,一个充满生机的岛屿,近年来发展势头喜人,2012年位列"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30强之列."打造平安厦门,创建本质安全城市"是厦门市安监局孜孜不倦的追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确保一方平安、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仅要靠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回顾近年来厦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安监局局长柯继安坦言,"宣传助力,文化引领"是厦门市提升安全发展软实力,破解安全监管工作瓶颈、实现四项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和实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实现城市应急管理资源的整合,提高决策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执行力,提升救援工作的水平,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集成性、实践性、发展性、互动性、社会综合服务以及产业化,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既虚又实,文化可大可小。文化还具有记录、认知、传播、教化、调节等功能。 作为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的安全文化,她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内容:她在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她作为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首,对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诸要素的落实到位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家《“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已经颁布,纲要明确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证措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也已启动。如何让安全文化宣传“活”起来?近日,记者走访了江阴、高邮两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