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观光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农业是农业生产和经营形式的创新,是农业和旅游业交叉产生的新产业.本文分析了观光农业的创新意义、开发模式,提出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人本园林、生态园林、科技园林、艺术园林、文化园林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就地势之高低、造山环水抱之形;专类园与原生态园相辅以丰富景观与植物多样性;引入科普知识和文化内涵以求景、情、意的完美;实现自然美与建筑美的有机结合而营造出最佳人居环境.图5,参8.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滨海湿地两个观光农业系统的能值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能值研究方法对深圳市海上田园旅游区的芦花湖和农家小院两个观光农业系统进行了生态经济分析.从系统和子系统两个层面,进行了能值产出、环境负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比较;与珠三角另一个观光农业系统(百万葵园)、两个基塘农业系统(菜-鱼、菜-猪-鱼)和一个巴西基塘系统(谷-猪-鱼)进行了横向比较.从货币收益的角度看,农家小院系统的费用使用效率、商品生产获利能力要优于芦花湖系统.但能值整合分析却显示出不一样的结果:两系统内旅游业子系统的能值交换率较高,而二者的农牧业子系统及农家小院系统的水产业子系统的能值交换率均较低,其生产效率仍有待提高.芦花湖系统的环境负载率为7.31,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为0.255,分别是农家小院的0.25倍和2.26倍,因而更具长远发展优势.与传统农业相比,观光农业的能值交换率和环境负载率整体偏高,表明其在经济效益创造上优于传统农业,但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压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与传统农业尚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需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并加以改善,防止观光农业发展中绿色产业褐色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水濂洞是南岳风景区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水濂洞景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提出了一些看法。指出在设计时,要重点突出:静、险、古、幽、奇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是解决新增耕地的有效途径之一,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是全面落实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先决条件。为了提升宜耕未利用地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通过对河北省大量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梳理和总结研究归纳,提出了一套针对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的实操性技术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现场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收集整理是规划设计的基础,核库是关键,思路确定是核心。在进行成果编制时,先图件后文本,最后以预算文本编制收尾。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同类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技术理论支撑和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城郊生态过渡带是一种特殊的过渡类型。以济南市为例,依据生态学原理,在分析了城郊生态过渡带的特点及其环境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建设城郊生态园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城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系统中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利  张成江 《生态环境》2003,12(4):512-515
在土壤侵蚀研究中,^137Cs、^210Pb和^7Be示踪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210Pb主要用在沉积速率的测定及沉积年代的示踪研究上,^137Cs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普查和土壤侵蚀普查,^7Be用于短期内土壤侵蚀研究。在土壤肥效和植物营养元素研究中,常用^13C、^32P和^15N及其化合物示踪定量评价土壤养分,追踪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转、分配和代谢过程。在环境污染方面,用重金属如Pb、Hg、Cd、Zn等元素的同位素判别污染物质来源,研究污染历史和污染元素在土-水-气-植物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在动物有机体内的迁移累积。文章综述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上述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日照市的产业现状 ,提出了日照市建设生态产业园的初步设想和生态产业园孵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吴顺辉  蒋成爱 《生态环境》2001,10(3):195-197
研究应用定量化的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标准评价体系,对神山镇进行农业现代化评价与规划,同时探讨构建适宜该镇农业生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Harvesting in an eight-species ecosyst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heory for a general equilibrium ecosystem model that can include large number of interacting species is presented. Features include: (1) individual plants and animals are assumed to behave as if they are maximizing their net energy intake, (2) short- and long-run equilibriums are obtained, (3) species’ population adjustments depend on individual net energies. The theory is applied using simulations of an eight-species Alaskan marine ecosystem for which a “natural” equilibrium is calculated. Humans are introduced by adding a regulated open access fishery that harvests one of the species. Fishing impacts the fish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populations of other species, including Stellar sea lions, an endangered species. The sensitivity of fish and nonfish species populations to harvesting a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15.
朱亭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株洲县朱亭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基本条件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并且对朱亭森林公园如何进行旅游开发规划建设做了初步探讨.对类似朱亭森林公园背景条件的森林旅游资源非优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进展及规划技术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是化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尚缺少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概念内涵、支撑理论、技术方法等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鉴于此,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了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确切定义,对景观生态分类与适宜性评价、景观格局演变分析与动态模拟、生态安全预测预警、空间规划决策技术方法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相关支撑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成果总结发现:景观生态分类指标构建理论和分类结果可靠性验证研究较为薄弱;应用较多的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有“千层饼”法、层次分析法等传统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等现代人工智能方法;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定量识别相对缺乏,各驱动因子间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不深入,常忽视景观格局本身对驱动因子的自适应和反馈作用;在众多景观格局动态演变模拟模型中, CA-Markov模型综合了CA和Markov模型的优点,可实现研究对象时空演变信息的精确挖掘;生态安全预警可弥补传统生态安全评价不能揭示生态环境质量长期动态变化状况的不足,能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动态变化过程,是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重要基础;常见的空间规划决策技术方法主要有多准则数量优化法、空间分析技术方法、情景分析法、人工智能优化法和综合优化法,在综合优化法中 CLUE-S 模型能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各驱动因子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模拟,集成模型能集成多个模型优点来解决一些复杂空间格局优化问题,两者对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探讨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现阶段比较成熟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综合集成现行空间规划决策技术方法,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技术流程概括为景观生态分类、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景观格局演变动态模拟、生态安全预测预警、生态安全需求预测、多情景模式构建和总体规划目标确定、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多种规划方案比选、方案试点效果监测与评价、规划实施与执行监管等14个步骤。今后加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实践应用这3方面研究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光彩  周国逸  王旭 《生态环境》2005,14(4):473-477
以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以下简称混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水特征下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降雨特征决定了不同的降雨过程和穿透雨过程,混交林生态系统穿透雨累积增加曲线与降水量的累积增加曲线变化是同步的;(2)2002年7月27日-28日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最大穿透雨量分别为122.8nn和104.9mm,且穿透雨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降水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1h;(3)8月18日-20日特大暴雨,穿透雨量累积增加曲线与大气降水的累积增加曲线非常相似,且穿透雨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滞后与大气降水最大值出现的时间;(4)中雨时降水累积量达到最大值(59.6mm)与穿透雨累积量达到最大值(43.6mm)的时间一致;(5)树干流和地表径流量与大气降水量的累积变化曲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一定的降水量范围内,树干流量和地表径流量随着大气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6)无论是特大暴雨还是中雨发生时,即使在特大暴雨影响下,树干流(2.3~16.4mm)和地表径流(1.6~8.8mm)量都很小,系统具有很强的保水保墒能力;(7)混交林穿透雨强度变化过程基本取决于大气降水强度变化,树干流强度和地表径流强度数值很小且变化过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美球  刘桃菊  黄靓 《生态环境》2004,13(4):698-70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归纳土地生态系统具有尺度的宏观性、对象的地域性、空间的开放性和动态性、问题的复杂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内容应包括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机理、评价和管理等三个主要方面。结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指出我国开展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面临着包括人口密度过大,土地资源压力大;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社会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全国各地土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性很强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量的观测分析资料,论述了刚果W5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每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从生态系统输出的养分质量以K最多,达21.25 kg/(hm2a);其次为N,达17.21 kg/(hm2a)。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流通质量的净变化值f(K)、f(Ca)为负值,f(N)、f(P)、f(Mg)为正值;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生物小循环研究表明,在一个轮伐期内,每公顷桉树吸收养分的质量,依次为Ca 429.03 kg/hm2,其次为N 277.01 kg/hm2和K 208.12 kg/hm2。而在一个轮伐期中归还的养分质量,Ca只有99.78 kg/hm2,K为113.04 kg/hm2。在养分循环率方面,与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比较,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率要小得多,说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趋向于减少。  相似文献   

20.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s a base for rationa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ecosystems and natural resources. It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tructing healthy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making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s of China,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are discussed, and indices and nomenclature of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are proposed. The ecoregions on a national scale are divid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3 domains, 13 ecoregions and 57 ecodistricts. The present scheme can be used as a framework for ecosystem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ecoregions, measurements of management for forest, grassland, agriculture and wetland ecosystems are recommended. The experience and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within and beyond the national scale for land-use plann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