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含硫污水氨精制系统成品液氨中硫化氢含量难以达标 ,采用新型高效脱硫剂可将成品液氨中的硫化氢含量降至 1.5 18mg/m3以下 ,通过现场试验 ,对国内主要几个厂家的脱硫剂进行了比较和筛选 ,推荐使用的脱硫剂A不仅脱硫率高、寿命长 ,且能脱除有机硫化物  相似文献   

2.
氨精制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浓氨水循环洗涤法脱硫工艺原理,原则流程,开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影响液氨产品质量因素及采取的措施,以及对原林源石化公司含硫法水汽提-氨精制系统不足提出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污泥干化过程氨的释放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试验,深入研究了污泥氨在自然状态和不同温度下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污泥低温干化工艺的特点,建立了污泥氨释放的收集与处理系统.结果表明,污泥在储存的四天时间内,氨在空气条件下自然释放的日平均释放量为0.11μg/(g·d),在污泥干化过程中,氨的主要释放量集中在0~30min的早期阶段,氨的释放与水的蒸发同步发生,干化温度决定了污泥氨的释放强度,控制污泥在低温下完成干化过程,是抑制污泥氨释放强度的有效措施.通过多级湿式除尘除气不但可以去除污泥干化时释放的绝大部分氨和其他有害气体(如硫化氢),而且几乎可以去除全部烟尘.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东北高含硫气井试气工程中存在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和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从试气设计、井场布置、施工队伍和应急响应等几方面,阐述了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炼油三厂净化车间含硫含氨污水汽提装置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工艺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采用三段冷凝三段分离工艺;增设氨精制结晶器的建议,使含硫氨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装置排放标准,并能生产合格的液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炼油厂的含硫污水是一种对污水处理场冲击较强的工业废水,经汽提处理后,将其中的硫,氨绝大部分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水还可以回用。传统方法是将氨气压缩成液氨,由于氨气中含有硫化氢和其它杂质,一方面会造成设备腐蚀,致使设备、机械难以连续运转;另一方面液氨中残存的硫化氢会直接影响氨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过去我厂含硫污水采用空气氧化法进行处理。由于该工艺净化效率低,不能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厂与抚顺石油研究所、石油部洛阳第二炼油设计研究所、南京化工学院共同完成工业化试验任务之后,转入工业生产,随后,又建成了制硫装置、氨精制设施。单塔侧线汽提流程回收的酸性气与气体脱硫装置回收的酸性气一起作为制硫原料制取了硫磺;回收的氨气经过精制制取了工业液氨,作为我厂生产催化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含硫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的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污水汽提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原氨精制系统运行当了的原因,介绍了氨精制系统整必及敕改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酸性水汽提回收液氨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镇海炼化在液氨质量攻关中所取得的成绩。指出提高液氨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优化汽提操作及改造气氨精制系统。说明随着原水水质变化适时调整汽提操作是解决液氨质量的关键;洗涤法、结晶法、吸附法相结合的工艺是行之有效的气氨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的Ebara新近研究成功用电子束氨注入法除去燃料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此法的简单过程为:将热的燃料气冷却增湿,再用电子轰击,引起原子的离子化,然后与硫及氮相互作用生成酸.最后注入氨,形成铵盐,经分离作肥料使用.实验表明,该法能除去燃料气中90%以上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印第安纳州能源部在五个发电厂及三  相似文献   

11.
抚顺石油三厂含硫含氨污水,主要来自加氢、蒸馏及铜氨液洗涤装置,其中硫化物和氨的含量,均可高达9000~15000mg/L。过去一直采用常压汽提,仅回收部分氨以生产碳酸氢氨,而大量硫化氢逸散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污染。1983年投资118×10~4元,建成15t/h 单塔汽提装置及330t/a 硫磺回收装置,并与氨水脱硫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炼油厂的工艺装置排放的酸性污水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氨酚、氰化物等有害污染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若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场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老三套”的正常运转,造成排放水质恶化。为此,我们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对这些含硫污  相似文献   

13.
李祥  黄勇  袁怡  周呈  陈宗姮  张大林 《环境科学》2014,35(12):4636-4641
通过接种粒径小于0.9 mm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具有气升装置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利用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的氮气作为动力,研究了气升回流系统在厌氧反应器中对厌氧氨氧化污泥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初期,反应器脱氮速率较低,产气量很小,导致厌氧氨氧化污泥易于凝聚.当脱氮速率达到3.4 kg·(m3·d)-1时,气升产生的回流量明显,反应器自回流系统形成.经过183 d运行,污泥颗粒中MLVSS含量随着污泥粒径增加而不断增长,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2.5 mm,占污泥总体积的53.2%.与外置回流泵相比,气升装置具有同样功能,产生的回流有利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污泥的颗粒化,同时减少回流泵所需要的动力消耗和设备费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沧州炼油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详细介绍了采用单塔常压汽提将污水中的氨与硫化氢共同回收作为原材料,采用燃烧炉烧氨技术对混合含氨酸性气进行处理,有效的解决了炼油厂副产氨无出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气升装置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祥  张大林  黄勇  陈宗姮  袁怡 《环境科学》2014,35(9):3449-3454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研究了气升回流装置在提高进水基质浓度以提高反应器氮负荷过程中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升室中利用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氮气作为动力可以实现出水自动循环.随着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提高,气升室回流量也逐步增加,能够有效稀释进水基质浓度,缓解其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经过183 d运行,进水NH+4-N、NO-2-N质量浓度分别提高至700 mg·L-1和840 mg·L-1,出水NH+4-N和NO-2-N质量浓度最高达到46.3 mg·L-1和53.21mg·L-1,氮去除速率稳定在28.3 kg·(m3·d)-1左右.说明气升装置所形成的自回流系统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高基质浓度抑制的问题,同时减少外置回流泵的动力消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硫化氢气体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是否能造成危害 ,对某合成氨厂的作业环境监测和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1 调查对象某合成氨厂合成、碳化车间的 1 72名工人为接触组 ,其中男 98名 ,女 74名 ,工龄 5~ 2 7年 (平均 1 5.3年 )。以 55名机关后勤人员为对照组 ,男 2 3名 ,女 3 2名 ,工龄 5~ 2 5年 (平均1 2 .7年 )。2 调查内容2 .1 收集 1 980年至 1 999年某合成氨厂合成、碳化两车间作业环境中氨、硫化氢浓度的历次监测资料 ,监测方法均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手册 )》执行。2 .2 收集 1 980年至 1 999年…  相似文献   

17.
炼油厂含硫污水主要来自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和油品加氢过程,其污染物主要有硫化氢、氨、油、酚悬浮物等。介绍了含硫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重力沉降、破乳除硫、聚结除油、旋流除油,主体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汽提工艺、氧化工艺和化学沉淀工艺。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对于高浓度水量较大的炼厂,含硫污水主要以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和双塔加压汽提工艺为主,小水量、低浓度酸性水的处理正在向高效微生物技术、化学氧化以及化学沉淀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干法脱除硫化氢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评述了干法脱除含硫化氢尾气的各类净化方法及适用条件。通常干法脱硫效率较高,脱硫剂大多不能再生,主要适用于低含硫气处理,特别是用于气体精细脱硫。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降低经络合萃取处理后的T酸废母液中氨氮和总氮的浓度,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对T酸母液进行Fenton氧化和蒸氨预处理,讨论了Fenton氧化、pH值、气液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降低了T酸废母液的氨氮浓度,有利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去除率增幅明显.蒸氨过程中,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随着pH值、温度和气液比的增大而升高,在pH值为11,气液比为3000,温度为95℃的条件下反应120min,氨氮去除率大于99%,总氮去除率大于97%.蒸氨预处理的氨氮去除动力学方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k=0.00883min-1.反应的阿伦尼乌斯方程为:ln(k)=-1.97161-1016.5026/RT,R2=0.9959,反应活化能为8451.20J/mol,指前因子为0.139min-1.蒸氨是处理高氨氮T酸废母液有效手段,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纳米金、银对氨氧化细菌及其氨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晰纳米金、银对环境中氨氧化细菌(AOB)的氨氧化作用影响机制,本文通过对驯化培养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所得到的氨氧化细菌(AOB)富集培养物进行纳米材料不同浓度的处理试验,测定氨氮、亚硝氮浓度和氨氧化速率的变化特征,并利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和qPCR方法分析不同试验中AOB的多样性与丰度信息,确定纳米金、银对氨氧化速率、氨氧化细菌多样性与丰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纳米银对环境中氨氮的转化具有浓度抑制效应,随着浓度增加,氨氧化平均速率越低,氨氮转化越少.纳米银处理之间的氨氧化平均速率同氨氧化细菌(AOB)的香农与辛普森多样性指数、amoA基因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而纳米银对环境中氨氧化作用的抑制效应主要通过其杀菌能力影响了氨氧化菌的多样性和丰度而起作用.纳米金氨氧化平均速率则和AOB的多样性指数以及amoA基因丰度均无显著相关.纳米金对氨氧化细菌、氨氧化速率却不呈现浓度抑制效应,甚至出现略微促进氨氧化作用的趋势.DNA测序结果发现实验的氨氧化细菌都属于b-Proteobacteria,同Nitrosospira、Nitrosomonas亲源性较近.环境中的氨氧化微生物种类复杂,环境条件多变.不同纳米材料是如何影响氨氧化微生物进而影响氨氧化作用,仍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