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份历时5年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结果证实:饮用水水质差已构成威胁12亿人口生存的一大尖锐问题。参加此项调查的全国环保专家认为:肿瘤病、慢性病人数增加,与饮用水关系甚密,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将给城乡人民健康带来莫大危害。调查研究表明广大地域的天然水质低下。全国有24%的人口在饮用不良水质的水.约有0.7亿人在饮用高氟水,氟中毒事件已在不少地区发生,其中淮河以北更为突出;约有0.3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约有0.5亿人饮用高氯化物水;还有1.1亿人在饮用高硬度水.调查还指出,由于人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 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2500万名以上的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有24%的人饮用不良水质的水,约 1000万人饮用高氟水,约3000人饮用高硬质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而这些数据每年均呈上升趋势。 自来水的主要消毒方法是加氯杀菌。虽然能去除大量细菌,但也存在着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的重金属、氯仿和亚硝酸盐等成分。同时输送过程、水塔贮水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尽管将水煮沸,却无法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过量摄…  相似文献   

3.
环境友好型社会下我国饮用水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锡生  许珂 《环境保护》2007,(1B):40-42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就地表水源而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5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就地下水源而言,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据调查,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5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其中,饮用不安全水的农民达到5亿之多。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我国人水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法律保护我国饮用水源安全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方案”对全盟不同类型水源进行了检验分析,并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卫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自来水水质尚好外,广大农村、牧区居民饮用水源:大口井、坑井、砸管井、河水、窖水水质均较差。大口井水源占总饮用水水泥数的81.68%,占总饮用人口数65.60%,除有机物质污染外还有氟化物的污染。文章为水质改善和水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严重污染、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经不能算是安全卫生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  相似文献   

6.
饮水安全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主题。据统计,全球约1/5的人口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其中我国有3亿多人口饮水不安全,约占总人口的23%。近年来,为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国相继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应急规划》等一系列工程措施,解决了很大一批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供水总体水平不高,水质性地方病高发,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黑龙江省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镇共有178个饮用水源地,其中河流型18个,湖库型23个,地下水型137个。河流型和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下水类型饮用水源地有50个未达标,占地下水类型水源地总数的36%。水源地保护区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755.43万吨/年,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2999.66万吨/年,非点源废水排放量38618.46万吨/年。掌握了黑龙江省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和污染状况,制定了不同类型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对策。推动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黑龙江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就地表水源而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8,(3):94
水,生命之源。人类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约0.26%;约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浩水患病而死亡。拯救生命之水,就是拯救人类自己。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孙景云,左犀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有7亿人口饮用地下水源,半数以上的城市、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在我国地下水水资源的总量大约有8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  相似文献   

11.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1,(5):71-71
我国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从日前举行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传来的消息,截至目前,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1,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严重的水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2006年,全国范围内监测的744个断面水质当中,近1/3属劣Ⅴ类,重点流域超过40%的断面水质未达到治理要求,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全国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不少地方甚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近年频繁的水污染事件更令本已严峻的水形势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立项,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开发地下水作饮用水的可行性研究”课题,于1992年3月通过了专家评审。保护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和合理利用优质地下水,是世界性的时代潮流。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改善和提高市民饮用水水质,同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该研究经过大量的调查表明,市民的饮用水耗用量仅占自来水供应总量的1%左右,因此,改善上海市民饮用水水质的关键是保证提供这“1%”水的高质量。已经  相似文献   

14.
在对乌川湖村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乌川湖村饮用水源保护的目标及指标,并针对乌川湖村饮用水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需重点建设的工程,包括饮用水源水质普查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药化肥消减工程,及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希翼通过工程的建设实施来减少饮用水安全隐患,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使农民喝上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重庆岩溶山区农村各种分散式供水模式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饮水质量,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水文地质调查、饮用水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研究区内8种不同供水模式下饮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深入探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饮用水水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感官性状明显、pH偏高、部分离子浓度超标和细菌总数超标率高等问题。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后得出以雨水和坡面流为源水的饮用水水质较差,基本不适合饮用。雨水未被污染,经过治理可以饮用。地下水普遍受到人类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一、水中的氮检验饮用水中各项水质指标的目的,主要是评价饮用水是否受到污染,以便确定饮用水的安全性。为防止水系污染,首先必须确定该水是否受到过病原菌污染。但病原菌的种类很多,如果每种都要检查,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了解病原菌污染饮用水的手段,是调查该水是否受过动物粪便污染的方法。调查此问题时主要测定项目是检查水中大肠菌群的细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过程等污染,临沧市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不容乐观。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调查,尽快科学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完善饮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水质监测制度,严格执法、强化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区21个城市的64个饮用水水源地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区城市饮用水源地2007年供水量46457.2万m3,集中式供水服务人口达到546.73万人。水质调查表明,我区水质达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数量为45个,占水源地总数量的70.31%。造成内蒙古饮用水源地环境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护区内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的潜在威胁、缺乏保护区划分和管理不到位、法律法制尚不完善和环境监管能力比较薄弱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饮用水源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饮用水源水质超标的成因分析,并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做好水源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规划工作,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改善和保护水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沈阳市饮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而且井群多数分布在河的沿岸,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遭受污染,河水的渗漏又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调查饮用水污染状况,我们对沈阳市有关河流两岸的11个水源在水库放水前后进行采样测试,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水中油含量在 ppb 级,对浑河砂山下游段及细河沿岸的水源水测其总荧光强度均有较强显示,说明沿河水源普遍受到特微有机物的污染。一、水源调查1.采样点的设置沈阳市水源主要分布在浑河、新开河、南运河和细河两岸。采样点在浑河沿岸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