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叫我文化田野工作者”,十年来陈哲一直这么自称。把现在的陈哲和他那些曾经影响过中国流行乐坛的作品联系在一起,要费些思考。“我的状态总在山里”,对陈哲来说,那个《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走西口》、《同一首歌》的时代都是往事了。由他最后把关的另一个作品《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位女孩拯救丹顶鹤的真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9,(12):60-63
玛雅预言历法推测,人类的历史将在公元2012年进入新的阶段,地球将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大地崩裂、海啸汹涌……好莱坞电影《2012》呈现的末日地球让人不寒而栗。你可想知道这背后的自然故事?  相似文献   

3.
2003年,江凯文推出了第二张个专辑《让我照顾你》和新书《它来过我的世界—养狗日记》,《让我照顾你》使江凯文成为青少年眼中的偶像,而《它来过我的世界一养狗日记》则将他的爱心展现出来。 2004年初,已经在歌坛闯荡三年的江凯文即将推出他的首部广播版音乐偶像剧《最后的童话》,这部偶像剧凝聚了凯文一年的心血,在歌迷一天天  相似文献   

4.
哲夫 《环境教育》2012,(8):85-86
一个人类的大脑拖着一个巨大的地球般的胃囊,消失在广漠的、深邃的、神秘的、布满云彩的天空,如同小小的蔚蓝色的脆弱的地球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间……1987年我在武大作家班上学时,两年时间,写了两部长篇,一部是《黑雪》,一部是《毒吻》,两部小说先后当时的《北岳风》主编沈豪要了去,连载于北岳文艺出版社的大型刊物《北岳风》并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先后出书。那时的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好书,在全国可谓风生水起,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4,(3):F003-F003
2004年2月末,根与芽北京办公室举办了小型环境电影节。由于这一次播放的电影是英文的,所以参加此次环境电影节的主要是京西学校,北京国际学校,新加坡国际学校,耀中国际学校。55中国际部等国际学校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一直将“你可以改变世界”的观念带给学生。而这一次呈现给大家的几部影片中,特别是《Ryan的水井》和《地球在我们手中》三部片子纪录了孩子们怎样用自己的行动带来了变化。(Ryan是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儿,他非常希望能让生活在非洲的人们喝上干净的水。Ryan的老师告诉他,修建一口  相似文献   

6.
环保也能和视听沾上边吗? 当然可以。大家或许还记得,最先让我们知道爱护小动物的并不是《小学生规范守则》,而是《小蝌蚪找妈妈》和《鼹鼠的故事》;最早让我们爱上大自然的也不是《荷塘月色》,而是《动物世界》和“探索频道”。我们宁可去听班得瑞那源于大自然的空灵之音,而不愿去听环保讲座, 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而不是让别人来说教。那么,现在就请您走进我们的环保视听世界,随着我们的笔触去看、去听、去感觉,并在爱上音乐和电影的同时也喜欢上环保……  相似文献   

7.
黄秋耘上个月刚刚去世。人们不会忘记他所透支给大众的爱。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竟然读了雪波的这部长篇,而且写下“颇有意思”,“使我掉下泪来了”的评语。黄秋耘说过:“我自己是个‘罗兰党’。”他一生从不讳言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人到黄昏,更容易伤于哀乐吧。”我相信秋耘。《大漠狼孩》是一部写实的大寓言。写非人之人性或写善性之人性,新作不在少数。前苏联的长篇《白比姆黑耳朵》,动物片《狐狸的故事》等。王蒙的《杂色》,困乏的老马竟然开口说话:“让我跑一次吧!”宗璞的《核桃树下的悲剧》听到核桃村的哀鸣。张承志的黑骏马那眷眷之情总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什么”。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和《七岔犄角的公鹿》。狗通人性,公鹿像大丈夫一般爱子。前不久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篇美国人写的《狼故事》.写一个狼孩带着  相似文献   

8.
在以前,地球是很美丽的。可是,自从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以后,地球的环境就变得越来越差了。我听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生活在树林里,因为他们乱砍树木,树木越来越少,一天,一场暴风雨使他们不知去向。这就是乱砍滥伐的结果。还有许多人,随手将垃圾扔在路旁,因为没有人去清理,慢慢的,垃圾识暴成堆了,可人们只是  相似文献   

9.
党磊 《环境教育》2015,(Z1):124-125
<正>为了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关爱人类生存环境,珍爱和保护有限的资源,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一堂《地球因你而美丽》为主题的环保课。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地球的环境现状。一上课,我首先要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条纹相互交错,周围裹着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小时候,听村里的老私塾先生讲过很多关于科考的故事,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让考生以《深山藏古寺》和《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两幅画,很多考生的作品都不符合题意,只有一个考生在《深山藏古寺》里抓住一个"藏"字,连寺的一角都没有画出,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下挑水,有和尚必定有寺,寺在哪里,在山上藏着哩。至于《蛙声十里出山泉》,那个考生也是一只青蛙都没有画,只在溪水里画了几只小蝌蚪,得了满分。不知是老私塾先生记错了,还是我至今  相似文献   

11.
披着一身露水,迎着朝阳,小葛藤奋力爬向前边的山岗。山岗上,葛藤妈妈回身眺望着小葛藤,不断地加油鼓励:“快啊,马上就要赶上妈妈啦!”小葛藤边爬边说:“妈妈,你听到吗?刚才广播里好像在介绍什么《一支藤的故事》……”葛藤妈妈说:“是啊,没有想到,我们葛藤家族的成员去美国闯天下,还引出了那么多话题,有人说他是‘20世纪最神奇的植物’,有人说他是‘外来入侵者’,有人甚至说他是什么‘屠杀植物’”。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0,(8)
正当河谷里的灯光开始闪烁时,他提醒自己,这里的人们都生活在幸福之中……生命就是目的本身,不重塑过去,也不精心创造未来。——《迟暮鸟语》(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凯特·威廉)让我们先从科幻小说开始吧!因为环境问题一直是这类作品中最热衷的科幻内核。在科幻文学历史上,毁灭地球设定众多,尤其在"敌托邦"(Dystopia)类型的科幻小说中,绝大多数都和资源枯竭、生态  相似文献   

13.
在科幻电影中,在环境问题上都表达一种悲观的意识,这种悲观意识的融入,使得科幻电影在进行未来幻想的镜头书写的同时,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纪录片中,《海洋》深入探索了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现了海洋的壮美辽阔。《家园》让人们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感受着地球的美,唤起人们心中对家园的爱。  相似文献   

14.
掉进神农架     
梅洁 《绿叶》2006,(11)
坐落在我的故乡鄂西北的神农架,似乎在某一个日子,突然像一个斑斓迷离的气团,高高飘浮在中国和世界的头顶。无论你站在地球的哪一个点上,当你仰望这个神秘的气团时,那魔幻般的魅力任你是一个多么失意、多么无奈的人,也会在顷刻间心旌摇荡!倘若生命能给你一次机会,让你走进神农架,我相信,当你的双脚在这块古老而原始的土地上站定的时候,你会立即发现,这里是一个只有传说、没有历史的世界。你不仅根本无法破译它的全部密码,而且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似乎走进了一片混沌与迷离之中……李四光先生在研究我国东南部的第四纪冰川时,分出了四个冰…  相似文献   

15.
湖南湘西凤凰,这是一座平和而又带有野味的沱江边城。它既是一座在民歌和民俗中渐渐老去的古城,又是一座在杵声和月色里流淌着美丽传说故事的古城,还是一座独具魅力与深厚湘西文化韵味的古城,更是一座蕴涵了史学意味、美学意味、哲学意味以及文学意味的古城。而我所知道的凤凰古城,还是从沈从文写的中篇小说《边城》开始的。于是,在我的脑海印象里:古城凤凰,它是由一个人、一本书、一条江构成的一座能让人牵肠挂肚的湘西古城……  相似文献   

16.
崔琦的眼泪     
凤凰卫视台3周年台庆晚会上,节目主持人杨澜向观众讲述了一个自己在采访生涯中遇到的感人至深、结局又令人惊讶的故事。前年,杨澜去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  相似文献   

17.
读书     
《绿叶》2007,(10)
《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英)詹姆斯·拉伍洛克著,肖显静、范祥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21.00元在这本具有灵感的经典著作中,詹姆斯·拉伍洛克提出了他的理论:把生命的进化和地球的进化看作一个简单的、紧密联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自我调控显  相似文献   

18.
刘隆有 《环境教育》2012,(10):90-91
在苇丛坐下,打开随身携带的《诗经》,翻到《秦风·蒹葭》。蒹葭丛中读《蒹葭》,真是亲切,就觉得是回到了诗的故乡,回到那个遥远而古老的年代。一有时候,就觉得,假日行走,若是随身携带一卷《诗经》,也许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就撞醒一个沉睡千年的美丽意象,闯进一片久蕴心头的奇妙意境,让你的旅行多一种诗意的愉悦和难以言表的快感。呱呱——唧啾,呱呱一一唧啾,……一串清脆的鸟呜,将您从酣睡中唤醒。睁开眼,窗前已是阳光灿烂。这是一个春天的假日,原计划要读读《诗经》的,何不到室外去读呢?于是操书出门,乘着和风,循着鸟声,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一条河边。河心沙洲上,正有一对美丽的小鸟,相对而鸣。呱  相似文献   

19.
阿凡 《绿叶》2005,(11)
“你自己出来我不反对,可是你为何不开手机呀,这不成心让我着急吗?”刚与张国立谈起环保,就想起了《一声叹息》中他的这句台词,但是那次是演戏,这次却真的着急了。谈到环保,张国立有许多话要说。“每次看到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我都着急。”长久以来,除了他热爱着的演艺事业,环保已经成为他最关注的领域。1998年,北京市正式推出个人认养绿地的计划。张国立和夫人邓婕听到消息后立刻决定每年出资4万元,认养复兴门附近的一片绿地。到现在,七年过去了,他们为这块绿地已经投入了将近30万人民币。类似的事情张国立还做过很多。一次去参加在云南的公…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06,(8)
名作家评论家出席了颁奖仪式。由著名作家评论家雷达、吴秉杰、白烨、林非、李洁非、王必胜、黎晶、章德宁、杨晓升、孟亚辉以及读者代表卢民锋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本次大奖赛的十篇获奖作品。除《西风胡杨》外,其他九篇作品分别是安然的《你的老去如此寂然》、林彥的《荒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