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算甘肃省1993-2011年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构建该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Tapio脱钩指标模型,研究了甘肃省1994-2011年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农业投入导致显著的碳排放增长;脱钩弹性曲线大体上呈现周期性“较理想状态—畸形状态—较理想状态”的“W”型变化,其中一、三阶段整体发展良好,强弱脱钩状态占比达82.5%;各阶段有不同的脱钩指标值,出现各类状态的原因各不相同.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低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运用线性滞后分布回归模型和多变量协整模型分析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吉林省为例,选取该省1984-2011年的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吉林省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不够;工业化和信息化联系密切,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大于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信息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定量测算科技贡献有助于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利用湖北省1986-2009年农业经济数据,应用索罗余值模型从时空角度测算和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高低受政策和制度环境影响非常明显;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区域差异突出,表现出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研究结论为制定推进湖北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对广东省韶关市人口城镇化率与人均GDP、人口城镇化率与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并不是韶关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负影响。因此,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对韶关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人力、物质两大资本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01—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对两大资本的产出弹性。结果表明:人力、物质两大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作用更大。在差异性方面,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地区受物质资本影响显著;中部地区、农业经济高水平的地区两大资本对农业经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作用更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低水平的地区两大资本对农业经济作用不显著,农业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7.
8.
9.
依据德州市1996-2005年工业“三废”排放量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德州市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模型,分析了期内经济与环境负荷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德州经济与环境仍然处于“两难”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东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学模型对东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研究1996年以来东北地区及其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业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Z值)的变化趋势得出:Z值在长期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稳定性增强;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解1996-2009年Z值的地域差异构成,得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当地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地域差异明显,对各省今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可行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辽宁省1981-2009年经济与环境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探讨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1981-2009年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大体呈现“倒U形+U形+倒U形”特征,即“M形”,表明辽宁省的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现波动变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单项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分别为“U形”曲线左侧部分、“U形+倒U形”和“U形”曲线右侧部分;进一步分析表明,辽宁省EKC特征与工业结构变化、环境保护投资等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