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区域火山地质概述 浙江省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的东缘有一系列大型环状火山机构,已经调查过的有:矾山火山洼地、望州山破火山口、大罗山火山洼地、北雁荡山破火山口等(图1)。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区位于大罗山火山洼地西南部次级火山构造发育区内。 大罗山火山洼地面积二百五十余平方公里,大致呈等轴状,核心被钾长花岗岩(43.42平方公里)侵位(图2)。该火山洼地的确定有以下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火成碳酸岩一直被定义为“明显由岩浆派生的或与岩浆有亲缘关系的富碳酸盐的岩石”(Heinrich,1966)或者是“含有50(体积)%以上碳酸盐矿物的火成岩”(Streckeisen,1980)。但是由于许多碳酸岩成份复杂,故使这一术语相当混乱。关于碳酸岩的分类已提出两个原则。最常见的是按照主要碳酸盐矿物成分进行分类,这已被绝大多数学者所采用。另一个是Woolley(1982)提出的将全岩的分析数据投影在CaO-MgO-(FeO、Fe_2O_3、MnO)三角图上而对碳酸岩进行分类的方法。事实  相似文献   

3.
<正> 最近发现在叶尼塞山区有碳酸岩出露,该碳酸岩以一系列独特的特征而有别于典型碱性超基性碳酸岩杂岩体。它们属于线状型碳酸岩,分布在长期活动的构造带内,沿构造带延伸很长距离。碳酸岩与岩浆碱性岩的形成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伴有巨大的碱性交代岩晕。碳酸岩露头赋于鞑靼深大断裂内。鞑靼断  相似文献   

4.
索莱达破火山口是一个体积小的非再生“火山灰流”型破火山口,位于玻利维亚安第斯山中部奥鲁罗省西北部阿尔蒂普拉诺盆地上。复式火山区演化的最初阶段是大约15Ma前在破火山口西南边缘上拉霍亚一带小型英安岩岩株群的侵入。这些岩株与强烈的热液蚀变及含少量As、Sb、Mn、Bi、W和Sn的低温热液脉型和浸染型Au-Ag-Cu-Pb-Zn矿化有关。在8.8Ma前,因沿破火山口边缘以西约15km的一条外环破裂而形成了一连串小型流纹岩穹丘。破火山口塌陷发生在约5.4Ma前,同时伴随着索莱达凝灰岩的喷发。这些构成了一套由间层英安岩质气降非熔结火山灰流凝灰岩组成的岩石序列。这些岩石出露于非再生破火山口中心周围的环带内。该环带向北西方向拉伸,面积为240 km~2。塌陷后的环状破裂火山作用形成了大量埃斯肯塔克岩体的英安质熔岩,这些熔岩位于破火山口南侧的凝灰岩之上。在熔岩中发育有一个泥质蚀变带,它形成于热泉系统之下。该破火山口被认为是岩基幕式上升和侵位的火山活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 广泛发育于地台及其周围褶皱结束区的超基性-碱性岩和碳酸岩建造通常是多相岩体。多数岩体具环带状或同心状结构。它们与大陆深大断裂有明显联系,延深很大,并且表现为典型的火山和浅成侵入体或二者之间的次火山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 野鸡尾多金属矿区位于湖南郴州市东南约26km,只p东经113°05′——113°11′,北纬25°42′—25°47′,西与著名的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相邻。计有铅锌、锡、钨、铋、铜等矿带,一起划作野鸡尾岩体型锡多金属矿床。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中上统的跳马涧组碎屑岩(D_(2t))、棋梓桥组(D_(2q))、余田桥组(D_(3s))、锡矿山组(D_(3x))碳酸岩和震旦系下统浅变质石英砂岩及板岩。碳酸岩从早到晚变纯,强度降低。矿区位于岩性不同的碳酸岩与砂岩或板岩接触带。棋梓桥组灰岩因泥质含  相似文献   

7.
<正> 在各种岩浆建造中,碱性和超基性-碱性杂岩类岩石以明显富含Sr、Nb、Zr、Ti和Ba而显得十分突出。Sr和Ba的最高浓度出现在碳酸岩和钠质火成岩类霞石正长岩中。我们研究了科拉半岛、乌克兰、东萨彦岭、北西伯利亚和阿尔丹以及东非某些火山的碳酸岩杂岩体的超基性、碱性、霓长岩化岩石和围岩中Sr和Ba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正> 与默隆超钾碱性杂岩体中的碳酸岩有关的查洛石[charoite,化学式:(Ca、Na、K、Sr、Ba)_sSi_4O_(10)(OH、F)0.5-1H_2O,1976年发现的新矿物——译者注]、菱碱土矿、碱锰闪石——石棉和高钾岩石(钾长石岩)矿床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除上述矿物外,还含有新的外来矿物:钛钾钙硅石、硅碱钙石、硅钠钙石等以及纤维状的石英、方解石、  相似文献   

9.
缙云老虎头矿区是首次在我国发现的沸石岩矿产地。近年来,通过对中国东南部火山岩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又发现了为数众多的缙云式沸石-珍珠岩矿床。因此,对该矿床进行典型解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阐述老虎头-天王背古火山机构及其沸石-珍珠岩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老虎头—天王背古火山机构 老虎头-天王背古火山机构的区域构造位置隶属于北北东向丽水—余姚断裂火山喷发带,处于靖岳-舒洪构造火山盆地的北部边缘。是盆地内以马鞍山主火山口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正> Lueshe碳酸盐岩杂岩与Birunga、托罗-安科莱和南基伍火山区以及西部裂谷构造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这个碳酸盐岩体由于其铌含量而具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鹅寨火山杂岩体是湘南—粤北地区唯一大面积出露的陆相酸性火山岩,内有铀矿点产出。通过对火山杂岩体的研究,论述了火山杂岩体产出特点、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火山岩层和火山活动旋回的划分、岩根新归属以及火山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 广西南丹-河池盆地在晚泥盆世基本继承了早、中泥盆世的古地理环境,仍为受基底断裂控制的台间河槽或称为狭长状裂谷型盆地。该盆地沉积了一套由硅岩(D_3~1)、宽条带灰岩(D_3~(2a))、细条带灰岩(D_3~(2b))、小扁豆灰岩(D_3~(2c))及大扁豆灰岩(D_3~(2d))组成的沉积物。 我们认为丹池盆地在晚泥盆世仍处于深水—半深水的安静水体环境。主要根据如下: 1.在罗富剖面的中原层状泥灰岩层(D_3~(2a))中有几十层碳酸岩浊流沉积。浊积岩的碎屑颗粒较细,主要为粉砂级。鲍玛序列主要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已知油藏40%储集于碳酸岩地层中,但是至今碳酸岩生油的问题还未解决。它直接影响到油气田的进一步勘探,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去年11月17日到20日,美国地质学会(第93届)与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第25届)年会期间,由美国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会主持,召开了为期一天的“碳酸岩石油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4.
<正> 碳酸岩这一岩石学术语,在国内常被混淆使用。有人以沉积成因的碳酸盐质岩石使用频繁而应该简单为理由,将碳酸岩定义为Carb-onate rock的中文译名,而把火成成因的Car-bonatite译为碳酸盐岩。事实上,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岩石学名词》,早已把Carbonatite译为碳酸岩,有别于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既然Carbonate在化学上是碳酸盐,那么沉积成因的Carbon-  相似文献   

15.
<正> 白云鄂博矿区除有大型铁铌稀土矿床外,还存在一种脉状含铌稀土白云石碳酸岩。铁铌稀土矿床赋存于白云鄂博地层的白云岩中,为沉积变质-热液交代富集型矿床;含铌稀土白云石碳酸岩呈脉状穿切矿区地层的碳酸岩,两者在成岩作用和成矿机制上是截然不同的。本文旨在介绍脉状白云石碳酸岩的地质背景、化学成分、矿物共生组合、岩石结构构造等特征,这对讨论该区铌稀土的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一、白云石碳酸岩的地质特征 含铌稀土白云石碳酸岩呈脉状和板状体产出,脉体斜切赋存有铁铌稀土矿体的H8的白云岩和其它岩层,或沿岩层层理侵入。主要分  相似文献   

16.
庐(江)枞(阳)火山沉陷,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火山岩带的中部。该区概略地质填图(图1)表明,这一长达45公里、宽约40公里的盆状火山沉陷,实际上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喷发—沉陷—复活隆起旋回的复合型沉陷构造。火山活动发生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并可划分为盘石岭、塔猫尖、孙家畈、双庙及浮山五个喷发旋回。强烈的复活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碳酸岩分布十分广泛,产于碳酸岩中的固体金属矿床更是种类多样,规模较大,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为了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碳酸岩及其有关固体金属矿床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于1981年10月24—31日在湖南省新化锡矿山联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碳酸岩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火山岩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岩相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岩相研究,可以从纯粹的岩性描述转向从环境、成因的高度去研究岩浆作用产物的特征,揭示岩石形成的环境,正确判别人山喷发类型。根据一个火山机构内从下到上依次出现的岩相组会即相序及其特征,并将其置于火山机构发展演化过程中的时、空位置,达到再造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面貌的目的。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侵入岩相类型,通过近10多年来的研究总结,可归纳为三大类十二种岩相类型,详细见附表:几点说明:1、这个岩相分类是指的陆相火山一侵入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19.
<正> 浅成热液矿床是由近地表环境中古热泉系统形成的(图1、2)。具经济价值的贵金属矿床一般形成于古热泉露头以下100—1000m的深度段。为了评价和勘探这类矿床,可将热泉系统分作六个部分来叙述:泉华;硅帽;交代(碳酸岩型)矿石(图2);角砾状和网脉状富矿石;碎屑胶结(层状)矿石(图1);贱金属  相似文献   

20.
<正> 斑岩铜矿床主要与在会聚板块边缘俯冲消亡带之上产生的磁铁矿系列的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关。在这种构造位置中,斑岩铜矿可能形成于成层火山之下,而黑矿矿床则产于海底破火山口中。黑矿与斑岩矿化的关系,无疑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成矿作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本文中,作者将回顾日本最主要的“斑岩铜矿床”,以便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典型例子进行对比。 北上-阿武隈带(白垩纪矿床) 赤金矿山:岩手县赤金矿的磁石山矿体是通过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地下勘探而发现的,它可能属斑岩型,因为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在石英斑岩(SiO_2 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