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零陵区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县级水土保持区划研究对象,确定水土保持区划体系以人居环境维护和保土减蚀为重点,综合考虑水源涵养、水质维护、生态维护、防灾减灾以及农田防护等方面的需要,划分出5个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区:东南部山地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南部低山丘岗防灾减灾保土区、北部丘岗人居环境维护保土区、中部盆谷农田防护保土区、西南部山丘水质维护生态维护区。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生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贵阳市作为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型生态示范城市,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文章通过建立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贵阳市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人居环境发展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适合欠发达地区山地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途径。文章通过对南江县人居环境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人居环境的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比较后加以分析总结,从而找到了一些促进此类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介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阐述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将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进行比较;简单追溯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应按初级、过渡和高级三个阶段进行,并把其主要内容归结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本文还对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敏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2):101-103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衡量指标进行阐述,介绍了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思想,涉及城市生命支持系统、人居环境、生态产业、环境教育等4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居环境开始被广泛关注。作者在阅读了近现代中国学者对人居环境研究的80余篇权威期刊文献后,总结了中国人居环境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结论中存在的矛盾并尝试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人居环境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人居硬环境时代——人居软环境时代——和谐人居时代,总结出现代中国正处于人居软环境时代,明确人居环境发展的最终理想目标:和谐人居。  相似文献   

7.
郑艳  李惠民 《环境保护》2020,48(13):8-16
人居环境系统是由人类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组成的"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和人体健康三个领域。本文提出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引入人居环境科学,将人居环境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给人居环境系统带来的新风险,如复合型风险、关键风险、突现风险、系统性风险等。其次,将人居环境系统区分为:建筑基础设施、生命线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四个子系统,分别论述各子系统提升气候适应性的具体途径。最后,基于系统治理理念,从城乡协同、试点建设协同、多主体协同等不同视角,提出人居环境的协同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的构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现和基础。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构建面临的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滞后、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与之相关的四方面具体规划任务,为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人居环境的定义,并根据全面性、以人为本、可操作性、相对独立性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和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和子系统赋予不同的权重,利用综合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出该生态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以及人居环境在1999年和2000年的综合评价指数,对比人居环境1999年和2000年的评价指数,从而得出南充城市人居环境的指数在增大,状况是在不断改善,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南充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园地制宜,采用多种投资方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改善能源结构,加大环境治理投资,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城市可持续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城市人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姚红  李勤 《环境科技》2007,20(6):37-39
以南通市为例,探索宏观层面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评估方法.通过统计、整理南通市人居环境数据资料,建立城市人居环境宏观评估模型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共25项指标),进而分析并评价南通市人居环境整体现状.  相似文献   

11.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s o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grasp the main factors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f small local cities. The suit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region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 residential preference types were analyzed, so that their influence o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could be grasped.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onitoring of local cities.  相似文献   

12.
居住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缓解城市居住问题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而减轻这些负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的减少小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以使地表径流量得到消减。道路作为居住区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应当重点考虑。本文以南京市桌新建居住区为例,从减少道路面积和改变地面铺装方式两个角度来寻找减少小区内部不透水铺装面积的方法,并估算了由此所能消减的地表径流量。根据实例分析可知,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切实有效的减少小区不透水面积进而减少雨水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传统村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基因的民居建筑是传统村镇传统风貌的主体,缺失传统民居建筑的传统村镇就失去了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以全国代表性建筑景观特色型村镇为案例,分析传统村落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特征,进而探究其地域分异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主要分为12种类型,由此形成的建筑风貌区在空间分布上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建筑风貌区呈大小两个片区分布,而南方呈两条带状分布。其次,从聚落环境、空间布局、造型风格、建筑材料和细部装饰等五方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地域分异明显。第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貌/水系、气候、植材/土石等)是形成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的基石;宗法伦理、风水观念及民族文化等人文因素是地域分异的内动力;而人口迁移、战争防御和商贸经济等人文因素是地域分异的外推力。  相似文献   

14.
住宅小区景观用水水环境保护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景已成为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亮点。结合武汉某住宅小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践,提出住宅小区景观用水水环境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乡镇地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县域范围内乡镇发展的“特质化”导致乡镇地域主导功能的差异化,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产生不同需求。论文以山西省泽州县为例,在定位乡镇地域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点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不同地域主导功能乡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需求及其相应的整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泽州县乡镇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导功能有农业生产功能、农业生态功能、商服业功能和现代制造业功能,相应地,各功能乡镇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1 720.89、620.41、3 415.58、4 534.13 hm2;2)不同主导功能乡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需求不同;3)泽州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保障耕地安全与生态安全相结合,保障农民利益与促进区域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居民点整理”的思路,采取差异化整理模式与调控措施。该研究结果可为泽州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其中小区的水环境质量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原理以及该工艺在小区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发展情况,为小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开展清洁生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要解决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必须转变观念,摒弃重点放在末端治理的老传统,走清洁生产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住宅小区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量化分析表明:常州市住宅小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水平一般,但新建小区在环境质量和环境建设方面有明显进步,景观建设的水平较好,绿化质量有待提高,选址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有实质性的影响,城市规划应强化生活功能分区并优化配置资源,小区建设中循环经济的理念薄弱,是小区建设的软肋,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收集的水平还很低,小区居民绿色生活的水平也不高。今后,小区循环经济建设和居民绿色生活培养应是重点关注和实践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特点,提出对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审查的重点应包括项目选址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并就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提供技术指引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小雨 《环境科技》2005,18(2):21-22
为使某住宅小区居民生活污水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一过滤工艺进行处理,并介绍了相关工艺参数: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现环境用水水质》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该工艺可以作为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的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