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与战略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区域旅游及其空间增长规律作了总结,根据湖北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指出湖北旅游业发展应该走区域一体化战略模式,并通过点状开发、线状开发和网状开发形成一批能奠定湖北旅游形象,构建网络格局的中心旅游城市、品牌旅游线路和旅游局域网.根据该模式发展的要求,提出大武汉都市旅游区、鄂西南大三峡与民俗风情旅游区、鄂西北武当文化与山岳生态旅游区的布局,将武汉、宜昌和十堰(武当山)作为引导未来湖北旅游发展的三大支撑点来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海岛旅游发展再一次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口.以湄洲岛为代表的文化型海岛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质的海滨旅游资源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从解读文化型海岛内涵及特征入手,全面剖析了湄洲岛的优势条件,从文化价值、文化需求、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等方面深入挖掘湄洲岛所含文化特性,以此构建起湄洲岛善行旅游发展的“四和四共一发展”的互动效应,探寻出一条具有文化型海岛特点的湄洲岛善行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地域文化的体现,对推动地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阐述了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研究背景,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对吉林省旅游纪念品的地域特色进行挖掘,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提出了相关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市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原崛起的大形势下,走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之路,是南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南阳市应统筹全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是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历史较短,旅游规划发展的历史也较短.近十余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与开发正朝着法制化、科学化方向迈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划与开发的立法完善、规划的科学性与实际可操作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经验.日本现代旅游业发展历史长,它们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方面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文化风情的具象和载体,是旅游地的重要吸引物,也是游客"must-do"的旅游活动,是游客旅游过程与心境的表征,对旅游地和游客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游客视角,分析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功能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从历史和现代等多个维度解析旅游纪念品的意义,构建了一个包含符号、身份、占有和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四维意义模型,该模型对旅游业管理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具有概念性诊断和工具性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旅游发展使居民的生计方式、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石窟文化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系统确凿的数据分析游客感知价值,可为石窟资源开发给予指导。整理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确定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模型包括情感及认知价值、资源价值、成本价值、社会价值四个维度共28个要素。从旅游者视角明确了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及需求,在提升旅游品质的同时促进石窟旅游的开发,为旅游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拥有百年文化历史的上海愚园路地方饮食文化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变迁,旅游餐饮店的兴起展现了地方性与全球化力量的角力。从旅游消费产生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出发,解读了愚园路旅游餐饮店的发展现状,探讨了UGC对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饮食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UGC带来了愚园路饮食文化的变迁。从物质层面来看,沿街民居、商铺等空间逐渐置换为饮食空间;从文化层面来看,旅游餐饮店在传承地方饮食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展现出全球化的特征。②UGC不断赋予愚园路新的形象价值,从富有人文历史的百年老路逐步转型为生活美学时尚街区。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树立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局面.只有实现内涵式旅游开发,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四川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