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2.
3.
利用物料衡算和源排放测试对江苏省典型汽车涂装企业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最佳治理技术。结果表明,大客车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达到300 g/m2以上,小轿车为40~60 g/m2。苯系物是VOCs排放的重要组分,最高占比为33.2%~64.6%。乙酸丁酯、异丙醇、丁醇等醇酯类物质近年来广泛用于代替苯系物溶剂,其排放占比为29.6%~61.2%。汽车涂装行业最佳治理技术包括采用3C1B、水性免中涂等先进涂装工艺,用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和高固体成分涂料等代替溶剂型涂料,从源头控制排放。采用干式漆雾分离技术、转轮浓缩吸附-蓄热式焚烧技术等先进尾气治理技术,VOCs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总量控制机理和定量评价考核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首次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率和削减率概念,界定了污染物削减量、去除量、削减产生量和增减波值等概念。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福建省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和龙岩等重点地区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通过排放因子法进行合理估算,计算2016年福建省重点地区人为源的VOCs排放量。结果表明,2016年福建省重点地区人为源VOCs排放量为47 262.8 t。VOCs排放主要由石油炼制、化工、建筑材料制造、塑料制品和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贡献,占总排放量的62.0%。泉州市是VOCs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城市,占全省重点地区VOCs总排放量的48.9%。 相似文献
6.
于2015年10月对上海市嘉定区4家(A、B、C、D)汽车制造企业涂装废气ρ(VOCs)和组成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A、B、C、D厂涂装废气排放口ρ(VOCs)总为0. 743~6. 11 mg/m^3,主要检出物和最高检出值分别为:A厂二甲苯2. 06 mg/m^3、B厂二甲苯0. 578 mg/m^3、C厂甲苯2. 59 mg/m^3、D厂庚烷0. 274 mg/m^3;芳香烃类是A、B、C厂排放比例最高的VOCs组分,烷烃类是D厂排放比例最高的VOCs组分。指出,原、辅料种类影响排放物的主要成分,废气处理工艺类型影响排放物主要成分和浓度。 相似文献
7.
苏州高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估算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VOCs排放量,对区内典型行业VOCs污染物特征组分做分析,并简述其区域内典型行业VOCs治理技术的现况,分析了排放现状特征和控制难点。基于对国内外工业VOCs污染控制措施研究,提出对VOCs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市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中SO2、NOx及颗粒物排放数据以及各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调查核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制作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用MM5模型模拟2010年天津市地区1、4、7、10月的气象场,通过CMAQ模型,设置不同计算情景,分析天津市ρ(O3)变化与NOx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的O3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随着天津市NOx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ρ(O3)可能呈上升趋势,在夏季,需要削减4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以避免ρ(O3)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9.
石化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的泄压吹扫放空是石化企业VOCs的重要排放源项之一。分析了我国石化企业对停工及检维修的现行操作规范与《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中对该源项核算方法参数要求的不符之处,并参照美国炼油厂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提出了监测和操作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源已逐渐成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深入了解广州市餐饮油烟的排放特征,科学制定广州市餐饮源的减排对策,在实验室搭建烹饪平台模拟烹饪过程,探讨不同油温、食用油种类和菜系类型对烹饪油烟排放VOCs组分的影响,并采集广州市典型商圈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越南菜馆4家餐馆排放的餐饮油烟废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研究4家餐馆油烟废气VOCs组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不同油温和不同菜系下所产生的VOCs浓度及组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烹饪油烟VOCs的排放质量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东南亚和川菜烹饪方式产生的油烟VOCs均以羰基化合物为主,而油炸类烹饪方式(炸薯条)则以羰基化合物和烷烃类同为主导。炸薯条、东南亚菜和川菜烹饪油烟VOCs的羰基化合物中,乙醛占比突出。乙醛在猪油油烟中占比最高(60.4%),其次是花生油(53%)。对比环境空气样品,部分醛类物质(丁烯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和己醛)在餐饮油烟VOCs中均有检出。结合实验模拟和外场监测结果表明,静电式的油烟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乙醛。苯系物在餐饮油烟废气中检出浓度的最小值均高于周边环境样品。4家餐馆中仅湘菜馆的油烟废气中苯的致癌风险>10-4,有显著致致癌风险。建议应依据餐饮油烟VOCs关键组分和污染类型,对餐饮行业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日益突出的臭氧(O_3)污染已成为继PM2. 5之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又一艰巨任务。由于氮氧化物(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2种前体物的减排难度较大,且与O_3浓度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准确获取O_3及NO_x、VOCs的时空分布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基于卫星遥感可定量反演O_3及2种前体物的代表性物种——二氧化氮(NO_2)、甲醛(HCHO)及乙二醛(C_2H_2O_2)的时空分布信息。面向区域O_3污染分析和防控应用,综述了卫星遥感对O_3及NO_2、HCHO、C_2H_2O_2的探测能力,以及利用遥感手段分析区域O_3及其前体物的传输。进而从O_3与NO_x、VOCs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利用卫星反演的前体物表征O_3生成风险的可行性。最后对卫星在区域O_3及其前体物监测方面的前景趋势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刚装修不久的10套私人居室和5家单位办公室的室内空气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甲醛、苯、NH3、NOx浓度超标,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甲醛22.0倍,苯3.01倍,NH3 2.58倍,NOx0.30倍。指出,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为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应从源头抓起,装修时尽量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材料,装修后的居室或办公室要保持通风,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进驻前请有关权威部门进行监测评估。另外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以吸附一些有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高斯烟羽模型的输入频率分布模型(IFDM)系统,模拟了2019年4—6月河北省南部平原地区某热电厂对临近2个省控监测站点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该热电厂4—6月对2个省控监测站点NO2、SO2、PM10、PM2.5的平均贡献值分别为2.0,3.2和4.4μg/m^3,1.9,3.1和3.5μg/m^3,0.45,0.7和0.85 g/m^3,0.25,0.45和0.55μg/m^3。6月份该热电厂对2个省控监测站点各项污染物贡献值最大,与其西南风出现频率较高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徐小欣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1):10-12
船舶排污现场监察识别和综合确认,涉及面广,是环境监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法规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提出了船舶排污现场监察识别程序,监察识别内容和综合确认的方法,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威海市秋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1年9月10—20日采用手工加密监测法对威海市秋季大气中VOCs进行监测,分析了气象因素对臭氧(O3)及其前体物的影响和VOCs污染特征,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方法对VOCs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威海市温度对O3生成影响明显,尤其是高温、低湿、扩散较差气象条件下,有利于O3前体物的反应消耗,促使O3生成及累积。观测期间,威海市秋季φ(VOCs)平均值为47.84×10-9,VOCs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占比为58.0%,其次为烷烃(21.6%)、卤代烃(10.2%)。O3生成潜势(OFP)平均值为393.95μg/m3,对OFP的贡献占比最高的为OVOCs(74.1%),其次为芳香烃(12.6%)、烷烃(7.0%)和烯烃(5.4%)。PMF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工艺过程源、船舶尾气排放源和溶剂使用源是威海市秋季VOCs排放主要来源,贡献占比分别为30.4%,23.9%,21.1%,16.5%。控制机动车排放和工艺过程排放是控制威海市秋季VOCs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镇江市2019年4—10月市区4个空气质量国控站点VOCs监测数据,对大气中70种VOCs的组分特征、时间与区域变化进行分析,并用比值法研究VOCs来源特征。结果表明,4个站点PAMS组分的测定值为17.7 μg/m3~27.5μg/m3,醛酮类组分为15.4 μg/m3~165 μg/m3。各站点VOCs来源侧重点略有不同,主要来源是工业源、交通源、溶剂涂料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