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本文采用便携式GC/MS仪器对大气中痕量苯系物污染物的快速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两种扫描方式下苯系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5.1%28.4%和13%28.4%和13%19%之间,回收率范围分别为46%19%之间,回收率范围分别为46%186%和60%186%和60%110%,方法检出限范围分别为2.504110%,方法检出限范围分别为2.50410.63 ug/m3和0.49410.63 ug/m3和0.4942.399 ug/m3。总体而言,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在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上均优于全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使用SPE柱萃取韭菜中的残留农药,经溶剂洗脱,利用色质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好、加标回收率在75%-104%之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压力溶剂萃取仪(ASE)提取,弗罗里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铬酸洗液对实验器皿进行清洗,有效防止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样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一种灵敏度高、可靠并且能同时检测大气中20种羰基化合物(C1~C10)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涂布PFPH(衍生剂)的TenaxTA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大气样品,然后再经过溶剂洗脱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检测的一项分析技术.校正曲线的可决系数(R2)、检测限(LOD)、平行样标准偏差(RSD,n=6)、回收率分别为0.995~1.00,0.15~1.04ng·m-3,7.3%~15.8%和92.7%~109.2%.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对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对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分析表明,上海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变化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8.
松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XAD-2与XAD-4混合树脂吸附的富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松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探讨了吸附效率及洗脱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采用活性炭管对糠醛厂厂界空气中糠醛进行吸附,选用适当的有机溶剂进行解吸,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空气中糠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此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糠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罐(SUMMA)采样GC/MS测定空气中38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详尽地叙述了采样及分析过程。方法检出限在0.01~0.03μg/m3。 相似文献
12.
MS/MS的原理和GC/MS/MS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空间串联质谱和时间串联质谱的原理、结构和特点 ;描述了时间串联质谱的离子化、母离子选择和储存、碰撞诱导裂解、离子抛出和检测的分析过程以及离子阱串联质谱与气相色谱联用在二恶英、农药残留、多氯联苯 ,多环芳烃和环境激素等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VOCs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Portable GC)是一种能在野外现场完成对VOCs气体进行分析测试的新型气相色谱仪,该仪器完全避免VOCs监测中的样品的保存问题。通过对这种仪器性能与操作,以及用针筒、塑料袋采集3苯(苯、甲苯、二甲苯)的采样评价实验,探讨了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VOCs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检测油漆中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油漆中苯系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主要苯系物的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情况,开发出一种同时检测油漆中六种苯系物的高灵敏度方法。对样品的色谱分离条件、提取溶剂、定量方法及内标物选择等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一次进样同时定性定量检测油漆中6种苯系物。六种苯系物在1.0~5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各种苯系物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5 4~0.999 8;在100.0~500.0μg/mL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在85.01%~107.44%之间,精密度在2.58%~12.43%之间;5种苯系物组分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最小检测浓度(按三倍信噪比)分别为0.01、0.002、0.05、0.05、0.05μg/mL。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所得数据准确,是一种检测油漆等化工品中苯及同系物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便携式分析仪在环境突发性事件能进行快速现场分析,为应急处理及时提供了依据,但在定量上存在一定误差。本文探讨了4160-2型便携式甲醛现场分析仪的监测结果与传统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可比性,从而保证为应急处理中能准确引用该仪器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滩涂及贝类中残留三唑磷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滩涂和贝类中残留有机磷类农药三唑磷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向冷冻干燥后的样品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作为定量内标物,用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分数1:1)提取,浓缩定容后用EI源在SIM检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唑磷与内标物在SBP-50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色谱峰尖锐,没有杂峰干扰。在(2.50~50.00)n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8.261×10-4x,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的最低检测限0.18×10-9。平均回收率为90.96%~102.15%,相对标准偏差为3.81%~4.82%。对采自浙江沿海7个采样点沉积物和三种海产贝类进行了测定,三唑磷含量在(0-1.31)×10-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概述GC/MS联用在我国大气有机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介绍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碳氢化合物、苯系物、恶臭、有机硫化合物、多组分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恒温测试箱法采集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利用Nutech预浓缩仪对样品进行三级VOC富集,然后用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进行了测定,检出限低于2.0μg/m3。实验选择皮革表皮、橡胶密封条、灰色无纺布、海棉和仪表盘五种汽车内部装饰材料,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五种汽车内部装饰材料均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热塑性材料仪表盘释放出的TVOC含量最高,橡胶密封条的TVOC释放量也较高,皮革表皮和灰色无纺布释放的甲苯较多,而消音材料海绵主要释放出二甲苯。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情况复杂,因此,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汽车内部装饰材料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对于选择低毒环保的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