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X822 9803019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余分指数合成法/李作泳(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6)一554~556 环信X一58 提出了用余分指数合成(RIC)计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新方法.通过引入余分指数和补综合指数概念,给出了各级余分指数作用和各级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并采用方差根公式逐级计算相邻两级间的综合指数,直到最高级为止。用该方法计算的综合指数不仅强调级数较高的分指数的作用,而且也适当突出最大分指数的贡献。该方法还具有计算简单、实用的特点。图1表2参6多年平均地面浓度分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X823 990191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度指数法/李柞泳(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8,18(5)一433~436 环信X一58 提出用标度表示大气污染物分指数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新概念。依据大气污染物浓度等比赋值,其危害程度等差分级原则,导出了标度分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标度分指数表达形式简单、规范,对任何污染程度都以统一基准衡量;标度综合指数既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并存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又适当突出严重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通过对实例的应用、分析和比较,证实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比性和通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余分指数合成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用余分指数合成(RIC)计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新方法。通过引入余分指数和补综合指数概念,给出了各级余分指数作用和各级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并采用方差根公式逐级计算相邻两级间的综合指数,直到最高级为止。用该方法计算的综合指数不仅强调级数较高的分指数的作用,而且也适当突出最大分指数的贡献。该方法还具有计算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度指数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提出用标度表示大气污染物分指数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新概念。依据大气污染物浓度等比赋值,其危害程度等差分级原则,导出了标度分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标度分指数表达形式简单、规范,对任何污染程度都以统一基准衡量;标度综合指数既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并存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又适当突出严重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通过对实例的应用、分析和比较,证实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比性和通用性,且这些性质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张松滨 《环保科技》2004,10(3):17-19
提出了超标污染物分指数项与未超标污染物分指数项进行无运算关系的组合 ,构成了一种新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双加指数模型。该模型具有较明确的环境及卫生学意义 ,结构简单 ,计算方便 ,分辨率高。经实例分析表明 ,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较符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超标污染物分指数项与未超标污染物分指数项进行无运算关系的组合,构成了一种新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双加指数模型。该模型具有较明确的环境及卫生学意义,结构简单,计算方便,分辨率高。经实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较符合。  相似文献   

7.
水质有机污染评价,一般采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值法。谢清成等在岷江水质评价实践中,通过对 L 值法和 A 值法的修正,提出了用于计算有机污染综合指数的 M 值法。该法既考虑到污染物分指数的平均值,也考虑到污染物最大值的影响,能较客观地反映实际污染状况。本文运用 M 值法,对黄浦江水质有机污染进行综合评价,以考察黄浦江有机污染的水质级别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银川市2015年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值分析,结果表明,PM_(10)和PM_(2.5)的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和区域特征。PM_(10)质量浓度春季高于夏季,秋季最低,且PM_(2.5)质量浓度夏季略低于秋季,春季最低;PM_(10)和PM_(2.5)月均质量浓度变化均为1月份最大,9月份最小;PM_(10)和PM_(2.5)分指数等级冬季最差,PM_(10)分指数等级秋季好于夏季,PM_(2.5)分指数等级春季好于秋季;4#监测点各个季节PM_(10)浓度均表现为最高,5#监测点PM_(2.5)浓度有3个季节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适当各污染物的“基准”浓度情况下,用水质污染物的实测浓度相对值替代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浓度监测值,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得到了与污染物的特性无关,对多种水质污染物统一适用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和污染 害指数公式。提出用广义要在子赋权新方法计算水的南污染损害综合指数。该方法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普适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2015年以来荆门市中心城区空气监测数据为基础,从综合指数、分指数及环境空气6参数入手,分析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从分指数大小看,PM_(2.5)、PM_(10)分别排名第1和第2,说明荆门市空气主要污染物为PM_(2.5)和PM_(10);从综合指数及分指数变化趋势看,2016年和2015年综合指数差值为-0.62,反映荆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总体改善,PM_(10)和PM_(2.5)分指数差值分别为-0.22、-0.37,其浓度下降是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主要因素;2017年1-4月与2016年同期相比,气态污染物中的NO2和O3分指数差值分别为0.09、0.20,说明NO2和O3浓度有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可知,荆门市中心城区近年来PM_(2.5)和PM_(10)浓度明显降低反映出颗粒物特别是扬尘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同时NO2和O3浓度明显上升则反映出城市机动车尾气及VOC治理已经到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张松滨 《环境保护》1989,(12):18-19
本文提出用污染物超标分指数项与未超标分指数项进行无运算关系的组合,构成了一种新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式——组合指数模式。该模式具有较明确的卫生学意义,以及结构简单、运算方便、分辨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气质量评价的广义对比加权标度指数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祚泳 《环境工程》2000,18(6):48-50
基于大气污染物浓度成等比变化 ,其危害程度成等差变化 ,提出用标度指数表示大气质量的新思想 ;采用对标度分指数的广义对比运算的因子赋权新方法 ,导出大气质量评价的广义对比加权标度指数计算公式。广义对比加权标度指数评价法应用于实例评价结果与用灰色聚类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较表明 ,该评价法具有简单性、合理性、可比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李名升  任晓霞  佟连军 《环境工程》2007,25(6):78-80,100
鉴于目前环境质量预测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上的缺乏,把马尔科夫链引入环境质量的预测中,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过程视作马尔科夫过程,通过预测各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来推知其浓度值。实例中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以2005年辽宁省5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作为初始向量,预测了今后5年的变化。然后利用GM(1,1)模型预测出降尘的具体浓度值,由此计算出了2006-2010年辽宁省5种污染物的浓度值。  相似文献   

14.
马尔科夫链在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环境质量预测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缺乏,把马尔科夫链引入环境质量的预测中,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过程视作马尔科夫过程,通过预测各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来推知其浓度值.实例中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以2005年辽宁省5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作为初始向量,预测了今后5年的变化.然后利用GM(1,1)模型预测出降尘的具体浓度值,由此计算出了2006~2010年辽宁省5种污染物的浓度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鱼群算法优化的空气质量评价普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定各项空气污染物的明显危害浓度"参照值"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幂函数加和型空气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公式,该公式的特例也可作为单项指标的空气质量评价。采用鱼群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被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计算,并与其他若干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形式简便,计算快速,使用方便,具有通用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鱼群算法优化的空号质量评价普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定各项空气污染物的明显危害浓度"参照值"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幂函数加和型空气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公式,该公式的特例也可作为单项指标的空气质量评价.采用鱼群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被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计算,并与其他若干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形式简便,计算快速,使用方便,具有通用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74年北京环保部门开展北京西郊区环境质量评价以来,各地风起云涌,前后出现了十余种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指数法,二是评分法。指数法的结构单元是用某污染物参数的实测值与标准值之比来表示该参数的分指数,即I_i=C_i/C_s;C_i=实测值;C_s=标准值。其中标准值也可用本底值C_B来代替。某一环境要素如水、大气或土壤等的质量指数I_j可以用各参数的分指数叠加值、均权值、加权值或等标值来表示,其数学公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PSO-DE混合优化算法结合移动监测平台研究了污染物源项识别问题,包括单点固定源和多点固定源位置的反演.该方法把源项识别反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用N个移动平台检测并记录所在水域的污染物浓度,将各自位置的坐标值记为此移动平台的p_(best),每一个移动平台均对应一个p_(best),即共有N个p_(best),将N个移动平台获取的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对比,选择最大污染物浓度值对应的水域坐标,记为g_(best),以此作为初始种群先进行PSO优化获得的种群,再进行DE优化,取两者浓度高的作为g_(best),直到获得浓度值最高的点,即污染物初始投放点.多个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含点源的二维水域污染源溯源问题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美空气质量指数(AQI)对比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中美两国空气质量指数(AQI),特别是颗粒物分指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利用2013年4月至12月期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开展了典型大气污染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研究、制订和发布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所包含的污染物指标更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空气污染的特征,也更贴近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切身感受;中美计算颗粒物小时AQI采用的方法不同,对比发现中国采用颗粒物24 h平均浓度限值代替1 h平均浓度限值的计算方法会将污染等级倾向于严重化;中国在计算颗粒物AQI时设定的颗粒物浓度限值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AQI200时,PM2.5/PM10的比值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对奥体中心监测点数据分析显示,AQI50时,PM2.5/PM10比值小于0.5,且PM2.5/PM10的比值随着污染指数等级的增大而增大.建议尽早修订和调整颗粒物实时报的浓度限值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类比黑体辐射分布的普朗克公式,提出一维流场中污染物(或示踪剂)浓度的时间过程线分布或污染物浓度值的倒数沿程变化的时空迁移转换规律均可用与Plank分布相似的公式描述。结合实测的河水污染物监测数据,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后的一维流场中的污染物浓度时空迁移转换的Plank公式。实例分析表明该公式具有意义明确、形式简洁、所含参数较少、易于计算、方便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