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包括嵩山在内的风景区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嵩山旅游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泸沽湖风景区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识别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子即旅游环境承栽力的最小分量,以最小分量分析计算结果验证游客容量和发展规模的环境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旅游环境承载力参数测定困难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旅游风景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环境的危害性,从减少污染排放源、从源头治理污染、加大管理层的监管力度等三方面进行环境污染监控管理。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环保治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分析旅游风景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的空气污染指数、废弃物排放数量以及水质污染情况,结合分组样本检验方法进行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环保措施,实现对旅游风景区的全方面环境治理,确保举办体育赛事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各分量旅游环境承栽力进行测算,得出:景区的限制因子为经济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的适宜承载力为8000人次/日,极限承载力为9600人次/日;武夷山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旺季超载,旺季高峰日严重超载,旅游淡季适载;景区各景点承载力利用水平不同,游客多聚集在九曲溪、天游-云窝景区。在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的基础上,提出时空分流、加大对外的宣传、新增游览线路等调控措施解决景区超载和弱载问题.为武奏山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包括嵩山在内的风景区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嵩山旅游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游客环境认识意识、游客环境关注意识、游客环境参与意识、游客环境行为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五个方面着手,分析评价了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现状,认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并不乐观,特别是“游客环境关注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尤为薄弱。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旅游环境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良飞  张志杰 《环境与开发》2000,15(3):32-33,17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旅游环境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岛南海岸海水浴场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分析比较青岛市南海岸各海水浴场的旅游环境条件存在的问题,对浴场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其中石老人海水浴场的旅游环境质量最高,环境条件最好,本文还对南海岸海水浴场治理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灵丹 《环境》2013,(Z1):28-29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旅游给环境跟人类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急需认真看待这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在旅游规划环评过程中,将单要素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运用到旅游规划环评中,可以实现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实施。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其次是介绍了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意义,在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背景下,以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向导和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再者是对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其主要思路是从最后一级开始逐级向上评价,建立了模糊矩阵,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由模糊矩阵跟权重矩阵计算出来,再把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综合在一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是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它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否可以承载旅游规划的规模,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休闲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根据构建的反馈机制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当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出某国际旅游岛欧洲童话世界休闲旅游区环境状况良好,旅游环境承载力比较大,适宜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仍需加强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旅游环境问题的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旅游环境容量和经济行为分析,指出了旅游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论旅游与旅游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中国的旅游环境有其不容乐观的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破坏和影响、旅游消费过程中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使水、土地、空气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保护旅游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论旅游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邢乐澄 《环境与开发》1997,12(3):13-15,22
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文章了旅游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渠道,并提出了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植物景观要素在华山旅游风景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继瓒 《陕西环境》1997,4(1):26-28
在任何一个地理景观或任何一个旅游区,植物常常是最鲜明的、最引人注目的地物,它们给人以生气勃勃的环境和自然美的享受。相反,一个风景区旅游,如果没有植物景观装点和衬托,那是不可思议的,它将会成为没有生气的死寂。因此,植物美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不可缺少的美的要素。尤其是旅游风景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只有景观美,才会对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华山旅游风景区来说,植物景观在其“石奇木秀”的特殊风景资源中,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植被景观是华山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  相似文献   

14.
目前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日益增多,旅游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RS-GIS应用于生态环境评价,不仅可以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对空间数据分析具有高效、快捷、准确的功能,为生态环境影响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文章就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湖北某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五大连池风景区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移民工程,规划在五大连池风景区西南部新建一座旅游名镇,在概要介绍新镇总体规划(2010-2025年)内容和目标基础上,针对规划中环境制约因素及替代方案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韩雪  杨俊孝  姚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6):165-167,127
旅游用地的利用要寻求一种既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能够产生生态经济能效。在对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旅游用地的时空特征、复合型与多功能性特征,提出南山风景区多地类综合型用地模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用地结构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对南山风景区的可持续旅游用地模式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分析。认为实证区的用地模式尚需调整,并针对其过度放牧、监管力度不够和用地无序粗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瑶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53-155
旅游的环境影响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和环境科学界研究的主题之一。不合理的旅游行为己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文章综述了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内容、方法及不足,由此展望了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研究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引进先进技术、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游客环境认识意识、游客环境关注意识、游客环境参与意识、游客环境行为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五个方面着手,分析评价了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现状,认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并不乐观,特别是“游客环境关注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尤为薄弱。  相似文献   

19.
循环型旅游景区规划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循环型旅游的内涵入手,结合中山陵园风景区旅游业的现状、特色和优势等,提出景区循环型旅游建设的目标及主要发展模式,并在此指导下就其环境功能分区、环境容量、生活垃圾、生态厕所、水环境、大气环境、周边环境等7个方面进行初步规划,最后提出了保障措施与建议,促使景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很多,为使旅游业永续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对旅游风景区做环境保护规划;扩大风景区的旅游容量;运用经济手段和管理措施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