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该金矿床天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井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矿区地层、侵入岩、矿石及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良好的亲缘关系,较清楚地反映了地层和侵入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有机物在各种矿床形成中所起的作用,В.И.Вернадский、Н.М.Страхов、А.П.Виноградов、В.И.Данчев、Т.Шн-ейдерхен、В.Γарлик、Ш.Девис、В.А.Иарсеев、Д.И.Лавлов、В.М.Попов、В.В.Попов、Л.Ф.Наркелюн、Е.В.Рож-кова、Н.А.Созинов和О.В.Щербак等曾以铀、铅和锌、铜、金及某些其他元素的矿床为例多次指出过。产于“黑色页岩层”中的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具有特殊意义,而作为“黑色页岩层”基础的则是各种含碳建造;这些由不同地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后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似玄武岩和花岗岩类岩浆分异过程中金的行为的报道极为有限。对此问题有过简单评述(А.Ф.Коробейников,1981,1983)。岩浆成因金矿床形成的现代理论认为,金可能是被侵入体的流体相带出。金在后期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乐—南澳构造带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多幕构造变形和多期变质作用。它们分别是: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一幕变形;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二幕变形;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幕变形。每一幕变形和每期变质作用均有各自的构造形迹和典型矿物共生组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构造一地层法重新厘定了苏北变质地层层序,系统研究了变质岩群序列及其接触关系、区域变质岩和变质作用、混合岩及混合岩化作用、变质变形序列和构造演化等几个主要问题。新建了东海群和“石桥群”。在特征变质矿物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东海群是中压低角闪岩相为主,海州群和“石桥群”属高压高绿片岩相到低绿片岩相,各群都具多期变质变形。  相似文献   

6.
戈德霍普东北约150公里处有一个为化岗片麻岩所包围的重褶向斜,该向斜主要由基性岩石组成,其中含有条带状铁质岩石和其它外地壳成因的岩石。这些片麻岩和含铁建造的变质程度良为上部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外地壳岩石序列的总厚度为2—3公里,其下部为石英岩和变质杂砂岩,向上为石榴石-绿泥石片岩和含有氧化铁及碳酸盐的条带状含铁建造,顶部为绿片岩相的变基性岩类。D.布里奇沃特等人认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变质流体组成的大多数研究仅考虑存在的主要气体种属,但含水流体也能携带相当数量的溶解物质(在中至高级变质条件下,主要是呈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而在绿片岩相或较低温度下,主要种属(一般是NaCl)又会发生明显分解。只要能够对流体相的总氯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变质岩矿物平衡共生规则,确定出小寨组主要矿物共生组合,在区域上划出四个递增变质带,据不同方法确定了变质的温压条件,对绿片岩相为400℃,压力2×10~8Pa—4.8×10~8Pa,角闪岩相为t=500℃-640℃,p=3×10~8Pa-4.8×10~8Pa  相似文献   

9.
马尼托巴省弗林弗伦—斯诺湖绿岩带的三个块状硫化物矿床附近的变质作用,其压力和温度的估计值,已用镁铁质和长英质变质火山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获得。在该带西部,森特尼尔矿床周围的弗林弗伦地区受到了低级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在该带中部的斯普鲁斯矿床附近,估计变质条件为上绿片岩相,变质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475±75℃和2.6±1.2kbar。在安德森湖矿床附近,斯诺湖以西地区,变质作用达到了夕线石级。在十字石-夕线石带,变质的温、压条件为580±25℃和5.25±0.75kbar;在黑云母-夕线石-铁铝榴石带,在最高压力为6.2kbar情况下,温度为620±25℃。斯诺湖地区的温度和压力的估计值表明,低压下的十字石和石英的稳定上限的实验研究所指示的温度,都比野外矿物共生组合所指示的温度高很多。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研究了哈马尔-达班中部中等压力带状变质杂岩中稀土元素的分配。该变质杂岩在文献1—3中已有描述。取样是沿着科尔尼洛夫组的变泥岩层、舒布图依组的变粉砂岩和变硬砂岩层,从绿片岩相的绿泥石-黑云母带  相似文献   

11.
<正> 岩石圈最为重要的物理特征表现之一就是破裂性——垂直的拼接性和水平的滑脱性(А.В.Пейве,1977;张文佑1978;А.В.Пейве,С.В.Руженцев等,1983)。人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断裂形态-成因分类和全球断裂系统的展布规律,并在实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它们对岩浆形成-汇集、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南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Sm-Nd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出露在湘东北益阳一浏阳,呈近东西向断续分布,经角闪岩相一绿片岩相变质结晶片岩、层状、似层状超镁铁质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6—3.028Ga、2.2—1.9Ga,应属湖南早前寒纪结晶基底岩片。  相似文献   

13.
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系指矿源层由正常(非火山的)沉积作用形成,经后期改造未变质或弱变质的层控型金矿床,金呈微细浸染状。该类型矿床的分布明显受古地理控制,盆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局限台地相以及槽盆相,特别是两相区的过渡带是矿源层形成的有利场所。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不同时代的被动大陆边缘区、弧后边缘海的陆侧以及初生洋盆。矿床存在的大地构造单元以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冒地槽褶皱带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 沉积物和石油中广泛分布着许多生物脂的衍生物,图2~1)是前身物和产物的关系。成岩作用和后生作用Tissot 和 Welte 提出,将沉积有机质在沉积作用和绿色片岩相变质作用(~200℃到300℃)之间的渐  相似文献   

15.
浙江诸暨陈蔡地区的陈蔡群为一套付变质岩层,它由中深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变粒岩、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总厚度可达8500m,不整合伏于乌灶组之下。浙江省区测队将该群分为a.b.c.d四个岩性段,各岩性段间均为整合接触。a段,以含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含榴变粒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透辉石大理岩及少量石墨片岩,有时可见含磁铁石英片岩。与双溪坞群呈断层接触;b段,以黑云二长变粒岩及斜长角  相似文献   

16.
福建沿海长乐-南澳变质带的O.Nd.Sm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乐-南澳中新生代变质带,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毗邻西太平洋。该变质岩系中包括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等。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岩石和共生矿物对的O、Nd、Sm同位素之后,据所获得的该变质岩系变质过程,热事件,原岩性质和变质条件的信息,并依同位素平衡分镏特征的差异划分了变质相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近发现的连云山杂岩空间分布特征、岩相学、变质作用期次等的深入研究,表明它们经历了五期变质作用,即吕梁运动导致初始的埋藏变质作用以及随后深埋到33km深度的近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角闪岩相作用。此后因基性岩浆多次底侵和基底活化,连云山杂岩在晋宁期和燕山期遭受过多期次的局部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最后随湘东北盆-岭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而进入退变质阶段,整个过程为近顺时针方向演化的P-T轨迹。其P-Ttd轨迹揭示了湘东北地区壳幔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热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8.
<正> Р.М.Талипов和В.А.Талалов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在西乌兹别克斯坦的金矿床、多金属矿床和含铜黄铁矿矿床中,有圈出掩覆矿带的可能性,但对钨矿床的研究程度较差。还应指出,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还完全不清楚。近几年来,在西乌兹别克的克齐尔库姆地区发现了新的网脉型钨矿床。由于这种矿床出  相似文献   

19.
<正> 黑色页岩建造(含有0.3到5—7%或更多的分散碳质物质)广泛出现在不同时代地壳的冒地槽和优地槽构造中。与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受变质的陆源碳质碳酸盐杂岩有空间关系的是细脉浸染型、网脉型和脉型金矿床。在褶皱带含碳层的矿化中可划分为两种建造类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纽布朗斯威克(New Brunswick)北部许多层状硫化物矿床都产生在火成碎屑石英长石斑岩和沉积岩岩系中,这些岩石已变质为绿色片岩相。矿物蚀变如果真有的话,它都局限在岩石中矿化作用的附近;产生上盘和下盘的斑状岩石,在所研究的标本上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