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处理水域溢油的化学试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油处理剂是处理水域溢油事故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它的作用是辅助油回收船和油回收装置,最终迅速清扫海面,处理那些油回收器难以发挥效率的厚度小于一毫米的薄油膜。在特定条件下(如气象、海况比较恶劣时)也可成为治理溢油事件的主要手段大量地、大面积地使用。油处理剂可分成乳化分散剂、凝胶剂、集油剂、沉淀剂等若干种。沉淀剂会把油污染带到水域底部,一般不予采用。本文主要讨论乳化分散型、凝胶型、集油型这三种油处理剂。乳化分散剂乳化分散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油处理剂,俗称“消油剂”。它的作用完全是物理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含油污水来源较多,其种类、浓度,特性也各异,但一般水包油型(O/W)的分散体系居多。本试验采用亲水疏油的极性材料Hy-728作涂层,处理T-50石油酯增塑剂含油污水O/W-型乳浊液,可使破乳完全,经过滤后,油、水分离效率高,处理后水质清澈透明,残油含量<10ppm,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回收的流失油循环利用,为处理  相似文献   

3.
乳状液膜吸收有机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水吸收乙酸丁酯的净化效率,以石油醚作膜相,聚异丁烯单丁二酰亚胺(T151)、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T155)作乳化剂,制备水相/油相(W/O)型乳状液,作为分散相加入水中形成水相/油相/水相(W/O/W)型乳状液膜,进行了吸收含乙酸丁酯模拟废气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制乳速度、乳水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废气中乙酸丁酯初始浓度等参数对液膜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对乙酸丁酯的吸收效率较高,在搅拌转速为400r/min,V(石油醚)∶V(水)为1∶1,w(T151)和w(T155)分别为6%和4%,V(乳化剂)∶V(水)为1∶4条件下制备的乳状液膜稳定性较好,且对乙酸丁酯废气吸收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分散剂应用于海面溢油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溢油事故处理用的化学品油分散剂进行综合评价.概述了三代分散剂产品的沿革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较详细地介绍了分散剂的优缺点,特别是有关毒性及使用的局限性,当前各国对油处理剂的应用所持的观点以及分散剂在抗溢油实残中的表现。在对世界历次重大溢油事故处理措施的实施以及战绩进行归纳、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油分散剂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能在抗溢油体系中起较大作用,但通常应和其他措施相配合,并处于从属地位,随着科学发展,治理海洋污染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发展,油处理剂也一定会有发展,但它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很有限。  相似文献   

5.
化肥厂焦化干气压缩机所排出的废水是一种稳定性很高的乳状液,其外观呈牛奶状,静置月余不破乳,经测定为油-水(O/W)型乳状液,pH值在6.5~9.5之间,含油量为3%左右,COD为2×10~5毫克  相似文献   

6.
以BFT(baffled flask test)法测定原油分散率为指标,评价了一种低温型海面溢油分散剂对命名为SZ36-1、QHD32-6和BX的3种重质原油的乳化分散作用,并分别考察了温度、剂油比、盐度、p H等因子对该分散剂乳化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散剂在0~15℃温度范围内,对QHD32-6重质原油可保持较高的分散活性,分散率高达50%以上。0℃时,该分散剂的适宜使用条件为剂油比为1∶5~1∶10、p H为7.8~9.0、盐度为11.0~33.0;15℃时,该分散剂的适宜使用条件为剂油比为1∶5~1∶25、p H为6.0~9.0、盐度为11.0~33.0。该分散剂对QHD32-6和BX原油也具有较好的分散作用,但对含有高胶质的SZ36-1原油分散活性却较低,表明该分散剂对原油的分散活性与油品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含硫含酸原油加工中形成的含油污水,应用红外及核磁共振对含油污水萃取物进行了表征,表明含油污水中含有石油酸类、酚类、硫化物等。乳化实验结果表明:对含油污水的乳化程度为:十二酸钠邻甲酚钠噻吩,石油酸类的乳化能力明显高于酚类和硫化物;脂肪酸的乳化能力高于环烷酸,随着碳链的增长脂肪酸的乳化能力增强。在缓蚀剂存在的条件下破乳剂没有降低对含油污水的破乳作用。破乳剂中Y系列破乳剂效果较好,其中YZM与XYY复配的破乳效果显著,在加剂量为10mg/L、温度为40℃、沉降时间为20min、初始油含量为10050mg/L时,破乳后水中油含量降至285.2mg/L,脱油率为97.2%;初始油含量为2100mg/L,破乳后水中油含量降至97.23mg/L,脱油率为95.4%。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追查责任方,溢油鉴定应该考虑混入的分散剂和其它油对原未知溢油的影响。该文以此为切入点,基于烷烃指纹研究4种原油和1种分散剂形成的几种混合油的数字化鉴别。鉴别前,先采用相对标准偏差法筛选出9个稳定的烷烃诊断比,再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结果表明:分散剂对溢油溯源的影响与油种有很大关系;混合油要么与组成其的单一油的相关性差,可能很快找到油源;要么相关性较好,容易受其他未知溢油影响,造成误判。上述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都可得到客观、准确的鉴别结果,在实际鉴别中可联合使用、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9.
溢油分散剂是用于将海面油膜分散,以促进油污染消除的化学药剂。一个“好”的溢油分散剂应该具有对海洋生物毒性低、本身易生物降解,对多种油的乳化效率高以及适应范围广等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处理海面溢油,保护海上环境的需要,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天津水运工程研究所、秦皇岛水域防污设备厂在大连油脂化学厂、北京市环保所、天津塑料二厂、南开大学、上海塑料制品一厂的大力协作下,经过几年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完成了海面溢油处理剂、吸油材料、浮上式围油栏用双面人造革和绞链式接头的研究试制工作。海面溢油处理剂是处理油污染的化学药剂,它可将海面溢油乳化为微小颗粒,分散在  相似文献   

11.
褚家成 《环境科学》1980,(5):62-66,47
溢油处理剂是消除海上油污染的一种化学药剂,其种类较多。目前各国使用较多的是乳化分散型,即将油膜乳化分散在离水面深度三米以内的水域中,微小的油粒易被水中的溶解氧氧化,被微生物降解,从而加快  相似文献   

12.
微波诱导催化剂Fe_2O_3/Al_2O_3制备及PEG对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Cl·36H2O、FeCl·36H2O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微波诱导催化剂Fe2O3/Al2O3,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加入聚乙二醇(PEG200)作为分散剂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体积分数为0.05%PEG后,对于20m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在微波功率为900W,催化剂投加量为2g/L,处理5min后脱色率可达95.8%。  相似文献   

13.
X55 200403307 浓缩型溢油分散剂的研究/王宗廷(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04,23(1).-44-46 环图X-14 针对海洋石油污染的严峻形势和普通型消油剂的局限性,研制开发了对环境友好的浓缩型溢油分散剂。该溢油分散剂具有乳化性能好、鱼类急性毒性低的特点,且凝固点较低,适宜于低温(高于-20%)环境条件下使用。惟有生物可降解性指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本文分析了造成其生物降解性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测定方法——CTAS法。图1表5参6  相似文献   

14.
一、改造原因:我厂容501/1为焦化装置的油水、油气分离器,以往切水乳化带油严重,一年跑损焦化汽油近一千吨,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二、改造内容及效果:为了解决容501乳化这一关键,我们从美国一杂志介绍高度憎水,高度粗糙的纤维能  相似文献   

15.
选择适当的溶剂将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溶解,再用初生皂法及均化手段制成O/W型乳状液,聚苯乙烯溶存于分散相液滴之中。蒸馏回收溶剂的同时,乳状液转变成聚苯乙烯微粒分散于水中的悬浮液,溶剂循环使用。真空吸滤、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再生产品,其主要性能和悬浮聚合法生产的聚苯乙烯性质接近。回收得到的产品可发泡制成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是关于进行油和水的乳化状态的分离方法。对此分离方法在过去基本上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化学法是把乳化状态的油和水进行凝聚沉淀。例如加入硫酸铝,聚氯化铝,氯化亚铁等200~500p.p.m.使油粒可沉淀或上浮进行分离。这种方法使油和水分离的效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乳化法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对现场采得的SLGD含油污泥样品处理,得到该油泥的最佳微乳液组成为:SDS 0.16 g/mL,OTAC 0.04 g/mL,正丁醇0.47 g/mL,NaCl 0.034 g/mL,脱油率最高可达42.53%。最佳单次处理量为12 g(以10 mL水为基准);处理温度为30℃,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在保证脱油率的前提下,微乳液可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18.
浅谈液态膜     
一、什么是液态膜液态膜是相对于固态膜而言的一种可以任意流动的膜,实质上就是悬浮在液体中的乳状物。最初它只是用来分离碳氢化合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医药、石油化工、冶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新方法,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注意。液态膜主要有三种:隔膜型,液滴型和乳化型。其中隔膜型研究得较少,液滴型,由于液滴不稳定而破坏,研究得也不多,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乳化型液态膜。乳化型液态膜,是由表面活化剂、添加剂、溶剂混合而形成的一种乳状物,类似于萃取过程的乳化物。其中又可分为两种,即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液态膜乳状物直径为0.05~  相似文献   

19.
氮肥与DCD配施对棚室黄瓜土壤NH3挥发损失及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传统水氮管理为对照,进行了优化水氮管理条件下氮肥与DCD配施对大棚黄瓜土壤氨挥发损失及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氮管理相比,优化水氮管理减少了氮肥用量及灌水量,但黄瓜产量并没有降低.各水氮处理的NH3挥发速率峰值出现在施肥灌水后的第3d,添加DCD的各优化水氮处理与传统水氮处理相比,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55.97%、43.68%、66.47%,4次追肥后W2N2+DCD、W2N3+DCD和W2N4+DCD的氨挥发速率峰值与累积量变化范围较小.不同水氮处理的N2O排放通量的峰值均出现在施肥灌水后的第4d,各追肥时期W2N2+DCD、W2N3+DCD和W2N4+DCD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峰值与N2O累计排放量均显著低于传统水氮处理W1N1,并且3个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表明优化水氮管理中将氮肥与DCD配施对减少N2O排放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制一种新型高分子吸附剂,以丙烯腈、苯乙烯为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存在下进行致孔悬浮交联共聚,其产物再经高温处理,制成多孔网络碳化树脂;经检测能很好地吸附二氧化硫气体。重点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水油比对该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