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雨洪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评估城市应对雨洪灾害的能力,建立基于韧性理论并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评估模型。从城市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3大属性出发,建立雨洪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Kullback-Leibler公式改进后的TOPSIS法,构建城市韧性KL-TOPSIS综合评估计算模型;并以武汉市2009—2015年相关数据为例,利用该模型评估分析武汉市雨洪灾害情境下的城市韧性。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能够分析出某段时间内城市韧性水平、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其加以比较分析,进而找出城市应对雨洪灾害时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强韧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以下简称“郑州'720’特大暴雨”)即将一周年。笔者结合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公布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评估报告》,对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汇总梳理,并从城市治理的体系特征及韧性治理的总体目标出发,提出了“十大反思”与“十项动议”,以期对后续的城市建设、运行和有效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13-17日,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第六届全球减少灾害风险平台(GP2019)大会。会议期间,发布了《减少灾害风险全球评估报告(2019)》。2019年5月13-17日,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组织召开了第六届全球减少灾害风险平台(GP2019)大会。来自全球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城市供水网络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基于性能响应函数(PRF)方法,引入基础设施网络均衡理论,设计综合考虑城市供水网络物理状态和输送能力的性能时程响应函数,构建贯穿结构和功能双维度的地震灾害下城市供水网络韧性评估方法;从灾害概率、灾害后果、恢复速度、恢复程度等4个关键因素出发,提出城市供水网络网状扩张、管道延性改造、增加恢复资源和提升恢复储备等韧性优化策略;以我国华东某市供水网络为例,定量评估不同优化策略下的韧性提升效果,提出不同决策场景下恢复资源r和恢复储备b的优化配置方法。结果表明:管网延性改造是提升供水网络韧性的有效措施,网状扩张能提升供水网络性能,但对韧性提升无明显作用,网状扩张后要注意增加网络恢复资源和恢复储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迅速提升,城市发生事故的总量、强度也在提升。因此,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就变得迫在眉睫。安全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城市,其强调城市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要建设韧性城市,首先基础设施要有韧性防灾能力,能够对灾害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快速恢复;其次,对既有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慧运维是实现韧性的先决条件,因此韧性基础设施还要具备智慧运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董伟  杨玲  康铭洋 《安全》2023,(4):30-35
为提高城市稳定性、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依托安全科学和韧性理论,结合城市内涝灾害形成机理,从安全韧性角度建立评估指标,采用熵权—正态云法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河南省郑州市“7.20”暴雨为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市道路铺装面积占比过大,植被覆盖率小,风险评估处于高风险等级;该市在鲁棒性、迅速性、冗余性及智慧性4方面均处于较高风险,发生内涝综合风险为Ⅲ级,即较高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城市安全治理及应对未来内涝灾害的发展规划有着良好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城市系统因缺乏前瞻性防范而造成严重损失,结合城市灾害事件严重度、承灾体脆弱性、适应力、抵御力和恢复力5个城市韧性影响因素,同时考虑相关指标完备性以及数据获取难易程度,构建城市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湖南省实际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基于城市韧性主要特点,可反映城市韧性分布情况,发现城市安全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相关城市管理者开展城市韧性建设提供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迅速提升,城市发生事故的总量、强度也在提升。因此,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就变得迫在眉睫。安全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城市,其强调城市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要建设韧性城市,首先基础设施要有韧性防灾能力,能够对灾害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快速恢复;其次,对既有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慧运维是实现韧性的先决条件,因此韧性基础设施还要具备智慧运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灾害背景下提升应急供应链韧性对于提高减灾救灾能力意义重大。针对突发灾害情况下的应急供应链的紧急性、不确定性、政府组织保障等特征从供应链采购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及组织保障系统、信息系统共5个方面,找出影响应急供应链韧性的16个因素,再利用DEMATEL(决策试验分析法)方法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并求解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及层级结构图,并使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计算可达矩阵并进行层次分级后构建应急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多级递接结构模型,再结合DEMATEL-ISM集成建模方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应急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可划分为6级4阶的多级递阶结构,其中,当地政府管治能力为根本影响因素;运输网络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信息协同能力为间接影响因素;应急物资仓储容量、仓库吞吐效率、运输及时性及故障恢复能力为直接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维持应急供应链系统的长效运转提供相应建议,并提出了提升灾害背景下的应急供应链韧性在时间安排上的优先策略与资源分配策略,为提升应急供应链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摘     
<正>上海气象部门:今年出现灾害可能性明显增强气象部门在5月22日召开的上海市防汛工作会议上透露,与近10年平均相比,2015年汛期降水总量偏多且梅汛期降水极端性强、城市内涝及流域洪涝影响范围广,影响台风个数持平但强度偏强,盛夏强对流(雷雨)频发。在此背景下,上海的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笔者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事实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是目前我国城市最突出的自然灾害。在韧性城市理念的基础上,从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3大属性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维度建立洪涝灾害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估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的组合赋权法,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the Ideal Solution, TOPSIS)构建城市韧性评估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对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和雁塔区6个区域韧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抵抗力属性和生态环境维度是影响城市韧性水平的最主要因素;灞桥区韧性水平等级为Ⅲ级,新城区和未央区韧性水平等级为Ⅱ级,碑林区、莲湖区和雁塔区为Ⅰ级。评估结果可为提升城市韧性、降低洪涝灾害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磊 《安全与健康》2002,(11):16-19
2002年10月15日~1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地方政府应对灾害和紧急事件国际会议"(简称第五届LACDE国际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共有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挪威、巴西、智利、爱尔兰、日本、荷兰、南联盟塞尔维亚等30个国家及地区的近300名城市管理、科研、教学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以色列地方政府联盟副主席阿维·罗宾诺维奇、塞尔维亚副总理都杉·米哈罗维奇、挪威民防及应急计划部部长助理罗杰·斯丁等官员与会.会议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减少危险和脆弱点"为主题,并按照(1)危险的鉴别、确定和信息传输;(2)城市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3)克服障碍,创建安全城市战略;(4)城市紧急事件中的救援技术等问题细化研讨.大会共安排了21位专家发言,中国学者四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磊 《安全与健康》2005,(12):16-18
200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年会"上,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委员会,它标志着城市安全减灾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国家体系之中,无疑它已成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科学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城市系统及其环节如社区等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新疆伽师--巴楚强烈地震,美国"9·11"恐怖袭击、韩国地铁火灾……潜在的劫难,身边的危情,时刻在向我们敲响警钟.2003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数十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当前我国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表示出极大担忧,纷纷建言:必须尽快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各级城市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将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抵御各种灾害,在困境中快速积极地恢复,展开对群体韧性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灾害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不同灾害类型给人们造成的创伤;剖析个体韧性、群体韧性概念及内涵;结合人群适应性、风险感知及行为动机等经典理论,探索群体韧性建设的关键维度,进而提出一个有关群体韧性研究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目前在群体韧性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提出的理论框架包含4个维度,是群体韧性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1 研究背景 "韧性城市"指城市在遭遇灾难或险情时,能够从容应对,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的韧性,不仅代表着城市在面对单一冲击或单次灾害时的复原能力,更意味着面对长期不确定性,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持久适应性和创新力.上海作为一个拥有近2 5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医院、学校、商超、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较多,各类风险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学 术年会”上,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 委员会,它标志着城市安全减灾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的国家体系之中,无疑它已成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科 学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 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 北京行动计划》,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 (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 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 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城市 系统及其环节如社区等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目 标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应对城市公共卫生危机,公共卫生系统韧性至关重要。以武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成功经验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观念与行为,解析出反映系统韧性特征的疾病监测体系、防疫资源管理、合作治理能力等10个主范畴及对应的52个子范畴,由此将系统韧性细分为功能韧性、过程韧性和整体韧性。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提升公共卫生系统韧性的层次结构模型,揭示多元社会主体通过前述韧性要素集合:社会防疫基础、防疫科技与文化、疫情风险综合治理的层级递进应急准备,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判断城市韧性的发展趋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涵盖68个初选指标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信息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优化指标体系;然后,采用CRITIC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最后,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区域特点及2010—2021年实际数据,确立包括3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析该城市韧性度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0—2021年,北京市的城市韧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韧性指数由2010年0.436 7上升至2021年的0.558 6。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城市韧性时序演化趋势,可找出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便于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