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很多隐患,虽然发现甚早,但却一推再推,迟迟不能整改,这是因为这类隐患波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须知,设备的运行是受使用条件影响的,设备运行到一定程度,就好比人工作到一定程度一样,会因疲劳而发生事故。倘若我们着眼点高一些,就会看到,安全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没有隐患的环境是大胆工作、争创高效的环境,安全的作业环境是职工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生产环境.在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应先安全而后生产,没有安全炎何高效。只有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才能正确对待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2.
李永 《安全》2018,39(3):49-50,54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隐患整改彻底、验收到位严格是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不流于形式的重要手段。当前,无论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非常重视隐患排查与整改,但一些企业在隐患整改与验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事故隐患整改与验收的步骤和思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为“全国隐患治理年”,笔者结合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精神,联系我县近年来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实际,就建立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中对事故隐患的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地下管线隐患也属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畴,但与传统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相比,其相同点主要在于隐患一旦引发事故,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不同则有两点:一是分布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矿山生产属高危行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加上物的不安全状态,形成了事故隐患,若人的不安全行为触及事故隐患时,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工作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绿灯预示着安全可正常运行,红灯显示禁止或已发生事故,黄灯意味着你还有处理的机会和时间。企业如果处在安全可控的状态.尤如在绿灯下通行,安全畅通。如果企业存在事故隐患,就是一辆处在十字路口黄灯下的车,小的事故隐患,就像你已在绿灯时过了停车线,不必停车整改,能边运行边整改:大的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7.
犹为未晚     
编者按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隐患的整改情况、管理和技术措施的落实程度,也是检验各级领导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俄为未晚卜文的亡羊补牢,血的教训换来了领导的觉醒,虽可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但影假如领导当初重视了科技人员对事故隐患提出的整改建议,那么后果又会怎样呢?那个午夜,赵厂长到二车间去查看吊车工加班的进度。他刚走出车间不远,就猛听得身后“咯”的一声巨响!——原来是吊车的钢丝绳绷断,起吊的千余斤部件队高处坠落下来,把两名工人碰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就是生产、生活中违反客观规律发生的火灾现象。没有事故不等于安全,隐患就是危险”、“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人、机、环境,这包括我们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运行环境、安全状态……”,一大早,在例行安全讲话时,警消队队长沈荣又开始唠叨了。  相似文献   

9.
何全安 《劳动保护》2003,(11):58-58
事故隐患建档跟踪监督整改,是以职工群众查摆隐患为基本途径、隐患登记建档为主要形式、治理目标跟踪监督为核心内容、及时控制和清除事故隐患为主要目的的群众劳动保护工作的一种活动方式。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五四三一二”的工作途径和方法。1.畅通隐患查摆五个渠道职工群众是劳动生产的主体,对生产环节、环境以及存在着的不安全因素了如指掌,最有发言权。因此,查摆事故隐患必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一是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采取《事故隐患调查表》的形式,发动和组织职工群众全方位查摆不安全因素;二是依靠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发现…  相似文献   

10.
沈静涛 《安全》2020,(2):55-60
事故隐患管理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但目前隐患的分级标准尚处于主观判断阶段,无可行的分级方法。为了进一步明确事故隐患的分类方法,本文基于轨迹交叉理论,分析了事故发生发展的机理过程,将事故隐患分为直接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和间接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了事故隐患的定义。根据事故隐患的定义建立了“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两个事故隐患等级评判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和LEC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两个评判因素的大小,再次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建立一种事故隐患等级定量划分方法,最终达到对事故隐患定量分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确区分事故隐患、危险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辨识隐患与危险源,从而进行隐患治理与危险源监控,防范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班组是企业生产活动中最基层的单位,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班组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我国工矿企业有90%的事故发生在班组,经过对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其中75%的事故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即班组在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各种事故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消除而造成的。因此,要控制事故的发生,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必须致力做好第一线工人的安全管理工作。 隐患存在于生产现场,事故发生在班组,因此在班组中开展的“三不伤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安全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三不伤害”活动主要是以人的安全行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安委会确定2008年为“隐患治理年”,笔者通过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精神,有一些体会。现联系我县近年来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安全简讯     
2005年度自治区将重点监督整改16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日前,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将近期历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出的16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列入2005年度自治区重点监督整改对象。这16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别是:南宁市新和平商场消防安全隐患、柳州市龙城大厦消防安全隐患、防城港市上思广西昌菱糖厂消防安全隐患、桂林市荔浦县国道323线902КМ至905КМ路段交通安全隐患、广西红日化工股份公司安全隐患、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溯社乡小煤窑非法小煤窑安全隐患、北海市涠洲南湾码头安全隐患、大厂矿区铜坑火区及铜坑矿…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市当前的主要工作:一是认真查找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防范于未然.培训班结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本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排查,对隐患进行分类,需立即整改的,一定要限期整改,并认真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6.
班组长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按现行的安全检查模式,一般先由班组自查,而后由上一级复查,再由上一级的上级检查或抽查。最后,再层层下发整改通知,由班组具体负责整改。实事求是地说,最熟悉工艺操作流程,最了解要害部位,最能及时发现生产事故隐患的是班组长,而隐患最终排除也要靠班组长。因为他们是生产的直接操作者和管理者,天天要与设备打交道,哪个地方容易出问题,他们心里最有数。因而,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把关人,职位低,但责任却重大。因此,在选用班组长时,我们用人的观念要更新。要将那些愿当“黑脸包公”、查改隐患“六亲不认”的人…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有不少企业处于困境之中。这些企业由于生产失衡、管理滑坡、经济效益差、安全投入少、设备隐患多,导致伤害事故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认真研究分析处于困境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困境企业由于连维持生产正常运转的最低资金都十分缺乏,因此安全投入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设备检验维修不及时,安全防护装置完好率低,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有的企业效益不好、业绩欠佳,管理层更迭频繁;有的分灶吃饭、化零突围。划小核算单…  相似文献   

18.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该类站场安全管理和设施设备运行现状,查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本文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对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的重点、存在的主要隐患、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对于加强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和隐患治理资金的合理投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谈及安全,人们就会想到隐患;谈到隐患,人们就会想起事故。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了隐患,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隐患、事故紧密相联。围绕安全话题,人们会经常看到两个概念:安全隐患和事故隐患。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媒体上皆以不同的频率出现。  相似文献   

20.
送旧迎新,新春夷始之际,生产战线正忙碌于构思今年的集团化、外向型发展蓝图;安全战线面临的突出任务就是“查隐患、抓治理、提高本质安全度。” 近四年来的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突发性的重特大事故接连不断,1995年虽然略有好转,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劳动部相继颁发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和《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等文件,要求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对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和分级,并且明确规定划分事故隐患类别、事故隐患等级的规范,分轻重缓急明确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治理)措施、落实资金来源。为1996年的安全工作指明方向、做了布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