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中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西北地区生态破坏、荒漠化。水资源短缺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关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问题及其加剧的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1关中水资源短缺的现状1.1水资源量不足,人均水量贫乏关中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约73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总计约go亿立方米,人均437一立方米,亩均336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人均360立方米,亩均274立方米。远低于全省人均亩均资源量(1246立方米/人,797立方米/亩),更低于全国人均亩均资源量(27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40年降雨、蒸发、径流的同步资料,计算了西北地区的降水总量为7981.9×108m3,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164.8×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34.6×108m3,扣除重复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2304.4×108m3。分析了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评价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质量,并总结了西北内陆河区径流主要形成于山区,散失于山前平原盆地等水资源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支撑能力的表征,是城市水安全的基本度量,它是涉及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衡量指标。论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集理论和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熵模型对开封市未来预测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特别考虑了半湿润地区开封城市主要利用黄河客水资源的特点,选取了客水利用率这一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开封市城市发展无论在哪种预测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都处于2级与3级之间,并且距离2级很近,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很高,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研究成果可为中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循环过程的水量水质联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是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但是如何摸清缺资料地区或者是未来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质与量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是目前水资源评价中的难点之一。论文将分布式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引入水资源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水循环过程的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方法,有效解决了水量水质资料系列缺乏或不同步,以及未来环境变化对水量水质联合评价带来的束缚,最后成功应用在海河流域水污染严重地区之一--涉县。研究结果表明:涉县境内主要河流清漳河2004年水资源总量为2.46×108m3,其中Ⅰ~Ⅲ类水仅占全年水资源量的28.0%;2006年水资源总量为2.36×108m3;其中Ⅰ~Ⅲ类水占全年水资源量的55.4%。通过两年的水污染整治,清漳河可利用水资源量大幅度增加。该方法对现有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方法有所补充,对解决资料缺乏地区以及未来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和管理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四川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供需矛盾很大,合理利用、认真保护其水资源尤为重要。一、概况四川水资源主要为淡水资源,包括地表、地下水,其总量(产水量)约3131亿m~3,加上过境水可利用部分,共约4508亿m~3。 1.分布地表水含地表径流、湖泊水和冰川水。①地表径流:全省河川年径流量大致是东南部高于西北部,  相似文献   

6.
白强 《环境》2000,(12):6-7
几年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曾专题研究中国的水问题,他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超越洪涝灾害而成为中国政府最大和最难解决的水问题,甚至会引发全球粮食市场的变动和其他国际问题。布朗的结论尽管有点刺耳,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水资源短缺,无可回避。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而稀缺、污染和浪费,是我国水资源中三大突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制约下制订人水和谐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以我国中原经济区这一重点开发区域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水系统自然条件、水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类活动影响三要素(共计20项指标)为基础的流域水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并以2011年作为评价年,将中原经济区的水资源二级区作为基本流域单元对水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9个水资源二级区中,除了淮河上游水资源二级区(3.20分,完全健康状态为5.00分)为基本健康状态、汉江水资源二级区(2.77分)和三门峡至花园口水资源二级区(2.18分)为亚健康状态以外,其余水资源二级区(0.55~1.77分)均为不健康及极不健康状态. 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影响是影响中原经济区内各流域水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开发活动强度大使得其对水资源需求巨大. 部分水资源二级区对地下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现象. 伴随着高强度水资源利用的是水污染物的高强度排放,部分河流水污染状况严重,甚至在局部地区造成了地下水污染. 这种不健康的状态在中原经济区内由南向北随着水系统自然条件和水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8.
马瑞  莫妤 《环境保护》2007,(7B):14-16
水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既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控制因素,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它还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总量不少,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加之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管理主要分为水量和水质管理两个部分,如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如何从源头上解决中国“水”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平衡省份山东省为研究区,首先计算2005—2014年山东省水足迹及2014年17地市水足迹,实现水足迹时空分析;从DPSIR视角出发,基于水足迹计算结果,融合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综合得分来反映全省10 a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度,以2014年为水平年,对17地市因子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聚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5—2014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得分呈现增长态势,表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趋于加强,但分值总体较低,仍需提高利用效率;2014年17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东优西劣、南优北劣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杨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2):178-180
在分析国内外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背景下,根据某地2013年的水资源利用类型,试图构建了该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中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了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区的概况,对某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包括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和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为中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