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工业(产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已经逐渐超越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产业园等传统园区建设模式,向能够顺应经济社会绿色循环发展需求的循环型的生态工业(产业)园区发展。当前,生态工业(产业)园区的表现形式是多重多样的,但是其发展实质上都是系统地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来组织企业或生产单元,在共生层次上实现园区物质、能源和信息的循环利用。循环园区是一个由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若采用一个或少数几个指标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园区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因此,综合诸多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正在开展的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工作实际,分别提出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典型特征和评价园区循环化程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续2) 第四章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设施渔业养殖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产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如何以企业为节点进行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任务。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按照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要求,以武威黄羊工业园区为例,以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据,确定了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并就主导产业链进行了循环化改造,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业体系的主要载体,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201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截至2014年末,已有3批共75家园区成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基于75家示范园区的调研结果,梳理并分析了现有园区循环化改造形式以及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借鉴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初步确定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全区生态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要求园区加快完善产业链、提高集约发展程度。此举将推动再生园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梧州市打造区域性循环经济核心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据了解,再生园区生态化改造的实施期限为2015—2020年。其中,近期目标是实施现有工业链接项目,完善园区内的末端治理,初步形成以产业共生、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发展背景与循环经济内涵入手,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多元资源型县域的现实选择。以辽宁省灯塔市为例,构建以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体系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框架,并指出建立工业生态链、引入静脉产业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完善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建设成效及实施过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对缓解环境压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文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介绍了园区循环化的改造方向、改造目标及园区循环化试点工作及实践成效,并总结概括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下一步重点工作,供后续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厅)、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继续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现就申报2014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继续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现就申报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 为贯彻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就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实施目标,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咨询机构对各地推荐的第四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备选园区、2013年园区循环化改造备选园区、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备选城市进行了评审,并确定了初步名单.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根据《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61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继续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现就申报2013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简介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是国家进口再生资源"圈区管理"园区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2010年  相似文献   

14.
探索园区循环化改造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借鉴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以及美、德、日等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某园区循环化改造课题研究,分析了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简述了园区废物交换平台等关联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的优选方案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1—2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论坛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执行会长赵家荣主持。 论坛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的主题,总结10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经验和问题.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如何将依法治国战略贯彻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和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发改环资[2012]765号)(以下简称《意见》),就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17.
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4月6日,抚顺再生资源产业园正式开工。据介绍,该园区规划建设标准为省级园区,发展定位为产业链完整的高新企业园区,项目完成后,将推动地区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提档升级,有力促进抚顺市乃至整个沈阳经济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抚顺再生资源产业园规划用地201 hm2,计划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为社会提供3 000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9.
日本循环型社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建成循环型社会的国家。全面阐述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历程与现状,基本做法与2010年的资源流通目标,成功原因分析;重点介绍了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废弃物处理法”,“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2部法律内容。日本政府认为,展望未来,构建国际循环型社会是必要的、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原镁工业整体形势的基础上,就我国皮江法炼镁的技术现状与国外先进硅热法炼镁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根据我国主要镁产区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特点,提出对皮江法炼镁工艺进行改造和革新,以原镁企业为核心,联合上下游企业,构筑生态工业园以及建立促进原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为对策,构建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其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