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和完善的方向。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国早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正积极兴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电力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的作用.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电力产业在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提高发电效率、推行清洁生产、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电力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在结合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课题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工业园区组织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创建“动态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19—23日在江西农业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2.南昌论坛",与会代表围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主题,达成4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出现的绿色新特征和世界绿色发展的新态势,主动顺应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二是首次提出中国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与循环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4年来的反思;四是充分交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热电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构建在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YL工业园区为研究载体,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以热电企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结构、资源配置上进行了整合优化.通过YL工业园区的实证研究,对构建包含循环型生物医药、水泥建材、食品饮料加工、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型的经济产业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维修战略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维修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其内涵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它除了具有经济、技术职能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将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促进绿色维修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业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是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一环,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以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外延的重新界定为起点,从3个方面分析了工业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固体废物生态产业链构建与运行维护、回收与分类技术、再利用与循环技术,并就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下,阐述了绿色包装的概念,分析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的关系,指出我国目前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难的形势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参与、科技和人才支撑"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模式,使绿色包装产业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培育5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 建设2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形成5个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推进绿色物流和绿色餐饮两类绿色循环型服务业发展 建立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建立一套循环经济评价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积极推进矿业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示范工作,2010年9月11—12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在山西大同市召开,对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和部署。根据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中国矿业联合会要加快研究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具体标准和办法,会同有关行业协会组织做好国家级试点矿山的推荐和评估工作,积极搭建绿色矿山建设交流与合作平台,为试点矿山提供经验交流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切实承担起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业务支撑。此次会议之后,本刊记者就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等问题专访了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