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因火烧、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受到伤害。建筑内人员必须尽快撤离;室内的物资财产也要尽快抢救出来,以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消防人员也要迅速接近起火部位,扑救火灾。因此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设计时要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以便为火灾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2000年12月25日,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09人死亡。起火原因是地下一层丹尼斯公司违章电焊.电焊渣掉到地下二层家具商场的可燃物上引燃大火。而造成82人死亡的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火灾和造成14人死亡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火灾,也是由电焊引起的。发生这些火灾的根本原因是电焊作业人员思想麻痹,不知道电焊能导致火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高层建筑纷纷拔地而起。然而,高层建筑在节约用地、丰富造型空间的同时,也存在散热慢、火灾危害大、防震困难等多方面问题。高层建筑因面积大、结构功能复杂、人员众多、用电量较大,火灾风险因素多,一旦发生火灾,则火灾蔓延途径多、烟气蔓延速度快,人员安全疏散困难、容易造成踩踏、窒息等群死群伤事故,造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拥挤踩踏事故屡见不鲜,众多生命瞬间即逝,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痛。 2008年12月12日,山西省运城市中银大道一家休闲足疗店发生火灾,引发楼内人员一片混乱,导致群体性踩踏事件,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  相似文献   

6.
任贵红 《安防科技》2011,(10):42-44,26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的增加,隧道交通也迅速发展,而隧道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为世人所关注。隧道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十分困难,而且易造成严重损失。隧道火灾与隧道的建筑和内部设施以及通过的车辆有关。如果不能控制这些车辆带来的火灾危险性和发生在一个狭窄的、拥挤的隧道内的火灾,就会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和对人员生命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7.
陈国良 《安全》2013,(8):40-41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小火亡人"事故。所谓"小火亡人"事故是指燃烧的可燃物较少、着火面积也不大的小火灾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据统计,有近70%的人员死亡是由于小火引起的,而其中30%的火灾发生在居住建筑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员缺乏必要的家庭防火知识,一旦发生火灾,居民家中的老人、残疾人、小孩等行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坡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运用Pyrosim和Pathfinder软件对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火灾烟气影响下的人员疏散速度系数,重点研究不同坡度以及不同疏散策略下的人员疏散过程。结果表明:在列车中部发生7.5 MW火灾并紧急停靠在区间隧道中部的情况下,随着坡度的增大,火灾烟气对上坡方向疏散人员的影响逐渐增大,造成人员的疏散速度逐渐减小;当隧道坡度大于1.3%时,与火灾烟气的威胁相比,人员密度对下坡方向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建议尽量采用往下坡方向疏散的策略;对于坡度小于1.3%的隧道,可同时选择上下坡2个出口疏散。  相似文献   

9.
剧场、电影院、俱乐部、歌舞厅等大空间公共场所很多时候都是人群密集,其建筑机构也往往比较庞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严重时还会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影剧院等大空间公共场所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而造成火灾损失的最大原因往往是对火灾的预防不力和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做一论述,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消防界业内人士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祝您安康     
许多化学品起火燃烧时,由于高温促成化学成分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如果在扑救这类火灾时未采取防护措施,就会造成中毒事故。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蓬溪县某化肥厂仓库发生火灾。虽然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限,但由于在救火过程中参与救火的人员都未考虑防毒问题,从而造成了参与救火人员的重大伤亡。196名救火者中竟有147人中毒,其中3人因中毒较深抢救无效死亡。为何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呢?其主要原因是参与救火的人员不懂硝酸铵的危险特性所致。硝酸铵是一种肥效颇高的氮肥。它在化学危险品中属一级无机氧化物,在常温…  相似文献   

11.
总结分析了在林火扑救中指挥员应掌握了解的基本情况及扑火队员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公安消防部队 昆明指挥学校, 云南 昆明〓650208)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机工程学研究思路,把消防灭火系统中人的因素分解为可用度、可信度和固有能力,筛选出温度和工作时间作为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法确定了消防灭火人力系统的可信度和固有能力,结合某消防支队训练统计数据对此研究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工作时间对人力系统存在明显影响,相比之下,工作时间的影响较大,但消防灭火系统人的因素的决定因子是人力系统的固有能力,即灭火人员的业务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火场作风.此方法的提出对于消防灭火战斗效能评估、灭火力量组织和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林火扑救中扑火队员应遵守的安全规则。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解铝生产的特点及对电解铝厂火灾事故的了解,确定电解铝车间的火灾危险属丁类。提出电解铝车间消防车道的布置原则是不设环形消防车道,采用单侧消防车道,或利用交通道路做消防车道。并对电解铝车间的消防车道布置作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喷头对灭木垛火的影响。实验采用了ZSTX和ZSTP两种类型喷头,在不同的水压力下灭木垛火,通过实验现场观测和测得的烟气温度,烟气组分变化来分析对比灭火的效果和对烟气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可知ZSTX喷头在0.2MPa的水压力下可以实现灭火,ZSTP喷头在0.4MPa才可以实现灭火。喷淋实现灭火时产生的CO比只能实现控火产生的CO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形势下单纯依赖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扑救森林火灾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有偿扑火构想与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的灭火有一定的特性。森林灭火作战需要徒步靠近火场,有时甚至要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由于每一个单兵就是一个战斗的主体,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又对装备提出特殊要求,因此,为减轻单兵负荷。作战防护鞋应穿着轻便、舒适,适合长途行军,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构建双盲消防灭火救援演练模式,提高消防指战员的临机决策能力。通过分析医学双盲实验的要点和优势,总结双盲消防演练的关键要素,并根据演练的一般环节和双盲的特点构建演练框架,将演练模式分为演练计划、演练准备、演练实施3个阶段。演练中按照时间梯度向演练者发布信息流、建立信息不对称性,演练者根据获得的信息分析、判断初始情景的危险程度,预判灾情的发展趋势,进而开展救援行动;评判者对演练者的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依据设计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估演练过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双盲演练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演练评判者的主观影响,训练和检验消防指挥员信息获取、临机决策等能力,从而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水平。  相似文献   

20.
Emergency respon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loss of any major fire and prevent its escalation. There may be many fire trucks participating in the fire-figh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scheduling of them will affect the fire-fighting efficiency and thus, capacity.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cycle process of fighting fire and refilling water of fire trucks, and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cheduling strategies of the fire trucks. The simulation tool eM-plant is utilized to model the fire-fighting process. In view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in relation to a chemical fire accident and to prevent its esca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analysis consider the allocation of fire trucks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of hydrants, the distribution of fire truck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fire hydrants, etc.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fire trucks leads to a good performance, but can be further adjusted to find a more optimal strategy. This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fire truck scheduling in case of emergency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