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既有利于缓解中国能源安全紧张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开拓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背景、基础、特点与障碍,提出了发展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查道炯 《绿叶》2010,(5):84-90
探索怎样开展好能源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怎样的能源发展目标。我们的关注点和精力刁应该老放在担心别人有资源不卖给我们,到处找油气上面。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是否有更广阔的互间,最终取决于自己国内的能源市场做得怎样——做好了国内的事,才会拥有话语权,再寻求国际雀作就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该调动公共资源,先把节能减排和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真正做起来。  相似文献   

3.
龙韬 《绿叶》2010,(5):79-83
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的中国,由于缺乏长远的整体战略,各种政策手段配合不力甚至相互脱节,在能源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如何才能把握能源的主动权?在传统能源领域,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树立蓝色国防观,保障海外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在新兴能源领域,要争取掌控原创性的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这中间,把自己疆域内的能源开发好是重点,因为它最可控、最可靠。  相似文献   

4.
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黑龙江省对俄的能源合作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虽然合作面临着种种问题,但合作途径仍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5.
于宏源 《绿叶》2012,(12):37-45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日益成为未来国际能源体系的支撑。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清洁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的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清洁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本文认为,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全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7.
妈祖文化作为亚太地区人口众多的华裔文脉之源,对促进亚太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合作具有广泛影响力。虽然亚太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妈祖文化有望成为维系亚太地区的精神纽带,促进亚太合作发展。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层次深入分析妈祖的精神文化内涵、制度文化内涵、物质文化内涵,提出了妈祖文化内涵的再认识。结合亚太合作发展现状,提出以推动亚太合作发展为最终目标,阐述妈祖文化是亚太合作发展的感情交融的纽带、转型促商的催化剂、和谐的基石和诚信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5):70-70
正"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计划启动联合国近日正式启动了一项"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十年(2014~2024年)"战略。这项计划将向全球提供现代化能源服务,将能源效率的提高速度拉升一倍,实现全球共享可再生能源。项目呼吁私营部门进行创新和投资,达成三大能源目标:确保全世界的人口普遍享有现代能源服务;将提高能源效率的速度提升一倍;将全球使用的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0.
刘性仁 《绿叶》2011,(12):69-73
日本福岛核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球性的核能政策调整和"非核家园"的呼吁,其核心关注在于确立安全优先的能源政策导向。受制于核能的巨大潜能和替代性新能源的不成熟,核能生产仍将在相当时间内构成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因此核能电厂的安全设计、管理、灾害预警和灾后合作就成为政策考量的关键点。两岸核安全合作有利于建构更加稳健的区域核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以"改革承载使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新华网2014(第四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暨年度榜样企业发布"9月26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共分为"中国能源战略转型机遇与挑战"和"能源企业‘三个创新’与绿色发展"两个专业分论坛。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代表,将共同为中国能源行业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2,(1):37-37
本刊讯2011年12月15日,由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与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能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1年第二届中国能源环境科技企业家年会"在北京隆召开。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第九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叶文虎,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全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12,(5):69-69
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物质能源事业,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主营业务为投资运营污染治理、生物质能源项目及为客户提供污水处理、水回用解决方案和工程技术服务。在沼气利用领域,公司拥有"垃圾填埋气收集净化发电工艺"、"垃圾填埋气集气竖井施工方法"2项发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8-48
<正>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24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针对本次会议主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周建做了题为"以环境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中国节能降耗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GDP能耗降低20%的量化指标,节能降耗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能源利用状况的分析以及各省能源效率的测算,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区域差异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任静  于鲁冀 《四川环境》2014,(2):103-10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考察城镇化率、人均GDP、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ESD、能源结构多元化系数ECSD、能源强度、人口总量6种驱动因素对河南省能源消费量的影响程度及驱动河南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内在机理,得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省能源消费量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和驱动因素,关联系数为0.937;产业化结构多元化系数和人均GDP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联度次之,灰色关联系数为分别为0.887和0.822。针对以上结论,探索河南省节能减排策略,为河南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4,(12):84-85
正2014年12月4日,第十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的17名记者(或团体),来自中国环境报社、南方能源观察杂志社、中国工业报社的3名社长总编获奖。"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评选活动由能源基金会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旨在表彰上一年度在中国可持续能源报道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记者,并通过这种形式鼓励更多的记者参与到可持续能源的报道中来。本次颁奖典礼上,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发展项目主任胡敏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8.
亚太环保成立于1995年,是环保主管部门直属的"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由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云南亚太矿冶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成都亚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亚明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亚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成,注册资金9700万元。亚太环保长期重视科技平台建设。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在昆明国家高新区建成"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这是经国家批准的开展循环  相似文献   

19.
陈芳  史慧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104-111,88
基于要素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竞争效应,本文梳理了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随着市场分割程度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在规模报酬递减作用下,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从提升转变为抑制。未来破除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瓶颈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市场融合。另外,分样本回归表明市场分割导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存在"中部塌陷"的风险。由此,加强研发资金的精准投入、提升对外开放度和中游地区支撑力,以及增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粮食安全的生物能源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有效手段,世界许多国家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开发了生物能源产业。随着生物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粮价与石油价格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农产品的能源属性日渐显现。作为连通农业和能源的一个新兴产业,生物能源事实上面临着两端约束。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能源问题,也造成了能源与人争粮,对粮食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关注能源安全,在协调粮食安全的同时寻求发展生物能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