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空气污染物会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危害,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和防范,长期暴露可能会造成各种职业病。作为保护劳动者呼吸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呼吸防护用品能起到防护各种呼吸危害的作用,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正确选择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并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方法、常见类别呼吸防护用品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及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对呼吸防护用品的选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呼吸防护用品符合人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才能保证其防护效果和舒适性。笔者从人体的面部形态与生理机能角度,分析了呼吸防护用品与人体的适配性,系统提出密合性、呼吸阻力、死腔、视野等呼吸防护用品的人机工效学问题。该论文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丰富呼吸防护用品人机工效学研究内容,指导呼吸防护用品的设计与生产,提升我国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与核心竞争力,以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防护用品是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选用呼吸道防护用品,是实现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因此,掌握选用原则,是有关企业主管人员和使用这项用品的职工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所谓呼吸道防护用品,又称呼吸器或防护面具(口罩),其功能是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佩用者供氧气或清净空气,保证在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呼吸道防护用品按用途,可分为防尘、防毒、供氧三类;按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隔绝式两类。重要的品类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自救器、…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简要介绍了ISO呼吸防护用品分技术委员会,并对即将颁布的ISO呼吸防护用品分类标准进行解读,分析其定义呼吸防护用品种类和等级的全新视角。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呼吸防护标准体系,一个是代表北美的美国NOISH标准,另一个是代表欧洲大陆的欧盟CE标准,其余的国家要么认可上述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标准),要么在这两种标准上做些修改或增减,或有自己国家更严格的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12,(7):92-94
呼吸防护用品,是保护人体呼吸器官的防护用品,主要作用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体内,或直接向使用者提供氧气或洁净空气,以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人员的正常呼吸,佩戴呼吸防护用品能有效地防御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第四讲介绍了如何识别危害环境性质和判定危险程度,将危害环境分为IDLH环境和非IDLH环境;并说明应对IDLH环境提供最安全的呼吸防护用品。那么如何评判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等级呢?在这一讲,我们介绍一个新概念,即呼吸防护用品的  相似文献   

8.
调查重点行业企业在用呼吸防护用品质量状况,发现主要问题并研究对策,促进对呼吸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对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样37家企业对在用69种呼吸防护用品进行检测。所有企业均配发了呼吸防护用品,样品合格率为40.58%,LA认证率33.33%。防尘口罩过滤效率和泄漏率的合格率较低(40.38%和48.08%),且国内外品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毒口罩防护时间合格率35.29%,防护时间、过滤元件通气阻力(30 L/Min和95 L/Min)的国内外品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在呼吸防护用品中的应用、制备以及抗菌性能、耐清洗性能、耐溶剂性能、稳定性等性能特性,并说明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是一类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呼吸防护用品材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由于接触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的人数巨大,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消费市场十分可观。为保护人身健康,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使用受到国家的监督。对使用最普遍的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类产品,国家有强制监督检验的规定,以确保产品在使用中能向职工提供保护。2000年3月,国家经贸委制订并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明令禁止纱布口罩作为防尘口罩使用,纱布口罩这一市场占有率第一、使用时间最长的个体防护用品,将逐步退出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保市场目前处于怎样一种状况?黄建铜从一个局部进行了描述,用笔有力,话说得挺透。企业在使用劳防用品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张庭华有自己的看法。这两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都涉及这个问题,企业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不能不加以充分重视。张敏的文章已连载三期,将三期内容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一篇关于“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及其保障体系”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1 噪声引起的危害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据报道,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是那些人们不愿意听的、惹人烦恼的、对人有害的声音。入耳是靠听觉系统感觉声音的,而听觉神经神经受到损伤后不能再生和恢复。除了先天因素外,一些后天的影响,如药物、外伤和接触噪声都会影响听力。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除高强度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作者近19年来从事仪器设备计量、维修、科研试验技术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中对仪器设备静电防护工作的开展,根据静电产生原因和对仪器设备的危害现象,提出仪器设备广义静电防护,即设备在设计阶段、科研试验使用阶段、维修阶段全生命过程都应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特别提出仪器设备全生命过程中防护静电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护方式——蜡烛绝缘隔离防静电.对仪器设备设计人员、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开展可维修性、可测试性、安全可靠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子辐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子辐射伤害及防护原理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静止质量为1.675×10-27kg,为电子质量的1838倍,其半径约为0.8×10-15m,与质子大小类似,与γ射线一样不带电。因此,中子与原子核或电子之间没有静电作用。当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是和原子核内的核力相互作用,与外壳层的电子不会发生作用。中子通过物质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人体产生的危险比相同剂量的X射线、γ射线更为严重。人体受中子辐射后,肠胃和雄性性腺会严重损伤、诱导肿瘤的生物效应高、并易导致早期死亡,同时受损伤的机体易感染且程度重,所致眼晶体混浊的相对生物效应为γ或…  相似文献   

15.
保护层分析中独立保护层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述保护层分析(LOPA)中独立保护层(IPL)的识别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以生产聚氯乙烯(PVC)的间歇聚合反应为例,对8个不同的LOPA场景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场景的IPL和要求时的失效概率(PFD),以及建议增加的IPL。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IPL的识别时,应重点确认IPL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在评估IPL有效性时,应关注具有共同元件的IPL,IPL的行动能力、人员行动有效性及IPL的PFD等。在评估独立性时,应确保IPL独立于初始事件和同一场景中的其他IPL的任何构成元件。通过分析,发现PVC工艺中安全阀(PSV)设计、安全仪表功能(SIF)设计和人员行动等IPL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与健康的认识逐步加深.化学烧伤也被更加的重视。但由于化学品种类繁多.而且不同化学品烧伤的机理各有不同.因此对化学品烧伤的防护也相当棘手。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环境。在生产活动中人类首先不应受到伤害,所以必须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1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保障亿万劳动者个人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个体防护装备(俗称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劳动防护用品,是个体防护的具体设施,是有效防御各种有害因素伤害人体的繁多物品的总称(简称护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个体防护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如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纺织、印染、建筑、医疗等行业需要具备…  相似文献   

18.
防护用纺织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性呼吸危害存在面很广,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有一亿四千万,其中半数接触粉尘,我国尘肺累计发病已达59万例,其中25%的尘肺病人已经死亡。2000年虽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工人接受了体检,但仍发现了9100例尘肺,占职业病发病率的78%;其他呼吸性危害,如急性苯、硫化氧和一氧化碳中毒都非常突出.慢性中毒以铅、苯、锰为首要危害。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保护劳动者呼吸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呼吸防护用品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物本身的价值决定着它的社会地位。劳动保护工作也同其他事物一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由其本身的价值决定劳动保护工作到底有多大价值?目前尚无理论根据。由于没有价值指标,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它的地位就时而重要时而不重要。出事故的时候就重要,不出事故时就不重要。一些企业或基层领导人重生产轻劳动保护,他们认为:生产效益不好,劳动保护再好也没用;劳动保护本身没有效益,效益是间接的;劳动安全是个负效益,只是发生事故造成损失,才能看出“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