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中关村壹号A,D区重大工程为背景,为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的技术难题,通过总结实际工程经验,提出并研发了一种以循环水为媒介的高效控制厚大基础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方法。采用现场温度监测的方法对基础底板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基础底板混凝土内部温度场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基于循环水控制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温度变化规律,为相关实际工程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施工技术方案、温度控制、抗裂分析及验算等方面介绍了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对该高层筏板基础混凝土温度与温度应力的变化对裂缝控制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为筏板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华电宁夏灵武电厂二期2×1 GW发电机组工程锅炉大筏板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通过采取优化配合比,降低水化热,加强保温,控制内外温差等技术措施,消除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应用结果表明:灵武电厂二期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成功地控制了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镇罗330kV变电站工程是宁夏第一个户外GIS站,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施工质量,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及施工技术关键进行分析,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宜于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如何杜绝人防工程大体积砼的裂缝,一块心病,根据笔者多年人防工程监理的实践,对人防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办法。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可能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  相似文献   

6.
以中关村壹号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循环水控制厚大基础混凝土裂缝的试验,提出了理论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采用MA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水化热三维温度场的仿真计算,将理论模拟结果与混凝土及调温养护水温度的实时监测结果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温度变化曲线更为平滑,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出现裂缝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等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裂缝原因,提出修补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裂缝产生原因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柱的刚度大,梁截面刚度相对较小,形成了强柱弱梁,因而在梁的应力复杂部位产生了收缩裂缝。(2)通过改善约束条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振捣等方法,可避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8.
三峡电站蜗壳尺寸大,但是外围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体积相对较小,而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作为水轮发电机和主厂房上部结构的基础,它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各种因素,得出不同季节对蜗壳保压值进行调整或蜗壳水温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在不同的施工 季节制订相应的温控措施。同时,优良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重要的因素。钢筋锈胀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压力,继而导致保护层的受拉开裂,出现锈胀裂缝,这对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十分有害。研究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抑制措施,对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结构构造入手,以快速通电加速纵向钢筋锈蚀的方法,研究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间距对混凝土构件锈胀开裂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试验构件进行了数值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件表面应力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箍筋间距的相关关系,得到了不同保护层厚和箍筋间距对试件表面锈胀裂缝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2019,(Z1)
为形成多年冻土区隧道动态信息反馈施工控制技术,主要研究了隧道施工冻融圈响应规律与控制要点。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前,由洞内至围岩围岩内部,其温度逐渐下降。同一深度处围岩温度又会随时间缓慢增长;喷射混凝土后,尽管围岩越深部其温度逐渐降低,但浇筑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对整个围岩温度场影响显著,总体来看,距离洞壁深度与水化热效果影响成反比,当深度超过2m,围岩受水化热作用轻微。喷射混凝土越晚,同一深度处围岩温度越高,冻融圈深度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对20个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高温后静力推出试验,设计变化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历经最高温度.试验获取了试件加载端与自由端的荷载—滑移曲线及特征点参数,并基于试验数据,深入分析了试件高温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受力破坏过程以及各变化参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高温后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并提出了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黏结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端和自由端荷载—滑移曲线相似,但加载端比自由端滑移更旱;随着历经最高温度的升高,试件表面颜色由深变浅,历经温度超过400℃后,试件表面混凝土出现裂缝,并且历经温度越高表面裂缝越多、越宽,随温度的升高,试件黏结强度显著降低;当0%≤r≤50%时,黏结强度不断增大,当50%<r≤100%时,黏结强度有所降低,且再生混凝土试件的黏结强度比普通混凝土试件大;型钢再生混凝土高温黏结损伤发展过程与历经温度有关,历经温度越高,其黏结损伤发展较迟缓,同时,历经最高温度越高,试件的耗能能力越强;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公式被提出,且计算值接近试验值.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裂缝病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箱粱顶板纵向裂缝,腹板斜裂缝和横隔板竖向裂缝。通过理论计算对其裂缝病害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些裂缝病害主要系由行车荷载、温度作用及桥墩沉降等多种原因所致,同时还对其裂缝病害状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是由混凝土与压型钢板组成且共同受力的一种楼板形式,具有施工便捷、受力合理、材料性能充分利用等优点。为了研究火灾条件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机制以及破坏模式,采用ISO-834标准升温曲线,对2块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进行了火灾条件下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组合楼板在火灾作用下板顶与板底的裂缝开展和分布情况,揭示了火灾下组合楼板的破坏模式,给出了楼板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挠度—时间曲线、温度—时间曲线。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受拉薄膜效应力是建筑火灾楼板体系的最终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是由混凝土与压型钢板组成且共同受力的一种楼板形式,具有施工便捷、受力合理、材料性能充分利用等优点。为了研究火灾条件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机制以及破坏模式,采用ISO-834标准升温曲线,对2块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进行了火灾条件下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组合楼板在火灾作用下板顶与板底的裂缝开展和分布情况,揭示了火灾下组合楼板的破坏模式,给出了楼板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挠度—时间曲线、温度—时间曲线。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受拉薄膜效应力是建筑火灾楼板体系的最终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时沉降控制严格,风险较大。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保健村民房建筑群为背景,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盾构施工主要影响区的范围和沉降量进行理论预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对该范围内民房进行分类监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盾构施工对民房建筑群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数值分析能够较好地预测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及沉降量,可用于指导房屋沉降监测;盾构施工控制不当使得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民房发生倾斜和裂缝等问题,通过控制支护压力、调整施工速度和壁后注浆等施工参数,并及时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时沉降控制严格,风险较大。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保健村民房建筑群为背景,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盾构施工主要影响区的范围和沉降量进行理论预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对该范围内民房进行分类监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盾构施工对民房建筑群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数值分析能够较好地预测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及沉降量,可用于指导房屋沉降监测;盾构施工控制不当使得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民房发生倾斜和裂缝等问题,通过控制支护压力、调整施工速度和壁后注浆等施工参数,并及时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国产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和普通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混凝土对结构增韧和控裂的效果,分别采用材料试验和构件试验进行研究。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发现ECC的峰值荷载和峰值荷载对应的拉应变要远远大于普通混凝土、PVA纤维混凝土,而且ECC起裂以后,裂缝宽度较小,且发展较慢,控制较好;采用不同高度的ECC、PVA纤维混凝土作为钢筋混凝土梁底保护层,发现1/4h ECC对钢筋混凝土增韧的效果最好,且裂缝宽度为0.2mm时,1/4h ECC的承载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提高1.6倍,峰值荷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提高约12%;同时发现,在相同荷载作用下,采用ECC作为梁底保护层时,裂缝宽度比钢筋混凝土小,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宽度的快速增长,间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以 RTSF 和 PVA 体积掺量以及矿渣替代率为变量,设置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测试 RTSF/PVA 矿渣混凝土在 200 ℃、400 ℃、600 ℃以及 800 ℃后的残余抗压强度;结合电镜扫描分析高温后 RTSF/PVA 矿渣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并采用一种新结构的多变量灰色模型对 RTSF‐PVA/矿渣混凝土进行高温后的强度预测。结果表明:RTSF‐PVA/矿渣混凝土对裂缝的把控能力明显优于素混凝土,600~800 ℃后的最大裂缝宽度仅为素混凝土的 1/3~1/4,但裂纹分布较广;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 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当掺量组合为 RTSF 掺量 0.6%、PVA 掺量 0.05% 以及 GBFS 替代率 25% 时,800 ℃后的抗压强度残余率为 56.64%,较素混凝土提高了 14.44%;通过电镜扫描观测到 RTSF‐PVA/矿渣混凝土基体结构更加致密,混凝土劣化主要是因为胶凝物质的分解和骨料膨胀,导致 ITZ 出现缺陷,以及纤维与基体粘结力降低,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强度降低;建立 NSGM(1,4)模型对 RTSF‐PVA/矿渣混凝土进行高温后的强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 6.3% 以内,模型精度达到Ⅱ级,根据发展系数判断模型可以对 RTSF‐PVA/矿渣混凝土进行高温后强度的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广泛应用于大跨桥梁和立交工程中,但是箱梁腹板普遍存在裂缝的问题。对于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更易出现裂缝。为了研究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腹板应力状态,本文以港沟互通立交工程为例,选取F10匝道箱梁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各工况下箱梁腹板应力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孔道附近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腹板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工况,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的应力状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强再生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进行了2个足尺再生混凝土板和2个普通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对比试验。试件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100%、细骨料用天然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40,加载方式为三分点单向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挠度、裂缝及损伤过程。研究表明:中强再生混凝土楼板与中强普通混凝土楼板相比,受弯破坏过程类似,开裂荷载相近、极限荷载较低,跨中挠度略大;中强再生混凝土楼板承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和裂缝宽度计算可近似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方法,但应乘以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有关的折减系数,以考虑其长期工作性能与短期试验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